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古典传承与博雅教育的联系 > 三教堂与宫殿 建筑景观的政治意蕴(第1页)

三教堂与宫殿 建筑景观的政治意蕴(第1页)

三、教堂与宫殿:建筑景观的政治意蕴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这种政治性也蕴含在建筑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堂是凝固的宗教,宫殿则是凝固的政治。在《浮士德》悲剧中,反复出现教堂的景观,这超越了戏景的意义。教堂成为一种基督教信仰的标志与象征,教堂也是悲剧情节发展的媒介与契机。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追溯基督教的历史,也无须考辨教堂的建筑历史,而旨在阐明教堂在《浮士德》中的宗教意义与政治意义。

然而,我们如何体验《浮士德》中的大教堂?歌德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体验既是美的,又是崇高的。歌德说:

我越多看大教堂的正面,我最初感到这儿是崇高与快适之美的结合物的印象便越加强和明显。如果当它的整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个庞然大物不使人惊惧,当我细察它的各部分时,它又不使我们迷惑,那么它一定实现了一种不自然的、表面上似不可能的结合,这即是说,一种快适之美一定与之为伴。[5]

有教养的人对教堂的体验是深层的,充满想象的各种可能性。无须歌德浓墨重彩,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个宗教的仪式景象,诸如洗礼、圣晚餐、忏悔,这些基督教会的圣礼难道不是上帝的恩典。葛丽卿深信上帝的爱,撒旦的任何**无法阻挡她灵魂被纯洁的身体所包围。她的精神与上帝直接相通,分享上帝的福祉。

毫无疑问,教堂作为戏景在整个悲剧中都至关重要。在悲剧第一部中,葛丽卿精神是以教堂来呈现的,或者说,教堂是理解葛丽卿宗教精神的钥匙,大教堂上演礼拜仪式,葛丽卿身处管风琴的音乐和赞美诗之中。恶灵的出现使得教堂变得阴森逼人,合唱演绎出世界末日的情绪。葛丽卿在教堂的宗教体验幽深无比,她的祈祷泄露出她高贵与单纯的灵魂。葛丽卿的自白道出内心的苦痛与秘密。

唉!唉!

我怎样才能摆脱这些思想,

千回万转,

萦损了我的愁肠![6]

葛丽卿内心感觉到哥特式大教堂的压抑与压力。

我心紧气急!

石墙的圆柱

把我包围!

穹隆的层顶

把我压倒!——空气![7]

一般说来,哥特式教堂的经验是崇高的,身处其中,人的精神有被提升的经验,让人超绝于现象界,飞升到超感性的世界。然而,此时此刻,葛丽卿以安眠药害死母亲后,她体验到的教堂已不是昔日的教堂,一切面目全非。她感觉被禁锢、被压迫、被窒息,她无法呼吸,无路可逃。

教堂是葛丽卿的灵魂栖息之所。对于葛丽卿,教堂是神圣的,是忏悔之所,是祈祷与拯救之地。葛丽卿在教堂之中,教堂对她才显示出宗教信仰的意义。教堂是信仰者的教堂,而非其他,它是精神的存在,也是信徒精神的家园。葛丽卿在教堂的忏悔之言,揭示一个信仰者的存在意义和生存价值,否则,葛丽卿的存在只是一粒草芥,她的生死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尽管靡非斯陀断言,葛丽卿的遭遇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然而,她在教堂中的宗教行为证明她的死是可以自己来救赎的,浮士德的囚牢救美也是徒劳的。正如拉维利所论,“我觉得表现一个壮观、华丽的教堂没有多大意思,倒不如出现一个凌晨的空旷、寒冷和毫无生气的教堂更好些。我在凌晨去教堂时,总有这种空旷寒冷之感。这样的气氛很容易使人气馁。突然,与上帝的交流和基督教的奥义都消失了,舞台只剩下那淡黄微弱的光线和昨夜被遗弃的满地废纸,气氛阴森而凄凉。这样的气氛,对于正在离开上帝的保护进入敌对世界的玛格丽特(葛丽卿)来说是非常适宜的。她受到良心的谴责,只能感受到痛苦,却又忘不掉浮士德。”[8]戏剧导演拉维利大胆地构想出悲剧中的大教堂,这种戏景的设计契合葛丽卿的精神与灵魂。

然而,教堂也是基督教会制度实施的场所,充斥神父的说教与死板的仪式,基督教的体制化带来的却是基督教精神的没落,教士露出贪婪的面孔,教会制度散发出腐朽的气味。葛丽卿说出了教士心中的教堂。

母亲请来了一位教士,

教士还没有把话听完,

一见宝物便满心欢喜。

他说:“这种想法真是不错!

谁能克制,才能收获。

教堂的胃口很强,

虽然吃遍了十方,

从不曾因过量而患食伤;

信女们功德无量,

能消化不义之财的只有教堂。”[9]

对于信徒,教堂是一个神圣之所。然而,教士却把教堂当作敛财之地。一个是精神的存在,另一个是敛财的场所,这种对比真是莫大的讽刺。教士心中的教堂,像一个巨大的怪物哈德斯,张着大口吞噬着信徒的钱财,践踏着信徒的精神。

因为宗教神权与世俗政权的联姻,教堂堕落到深渊之中。宗教的政治化导致教堂的世俗化,宗教成为奴役人的工具,教堂成为压制与盘剥信徒的场所。现实的“真理”处在宫殿与教堂的宝座之上,政治与宗教的联姻编织的制度之网,捆绑了基督徒的心灵,控制与统治着现实中的人与信徒。这是一个隐而不宣的现实。在教堂中,我们既深刻体验到基督教的精神性,又认识到基督教教会制度的堕落。作为戏景的宫殿,我们如何理解与诠释?

宫殿是浮士德进入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键戏景。在悲剧第二部中,作为戏景,宫殿出现在第一幕、第三幕与第五幕中。这些宫殿出现的时期不同,第一幕的宫殿出现在中世纪,象征政教合一;第二种宫殿出现在古希腊,为斯巴达的梅纳劳斯宫殿,象征古希腊的精神;第三种宫殿出现在近代,浮士德功成名就的宫殿,象征自由与事业的实现。

梅纳劳斯宫殿富丽堂皇。不能忘记的是,这是希腊城邦世界中的宫殿,可以想象的是,宫殿是城邦权力的象征。回归故里的海伦眼中的斯巴达宫殿依然宏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