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日月长
旧容惊半改
乡语叹全忘
对月秋垂泪
听猿夜断肠
逢人问消息
觅便寄衣裳
翦烛心方慰
回头意转伤
自余离故土
赖尔奉高堂
感逝餐应减
思儿鬓恐霜
弟能支菽水
妹可致温凉
闻已调琴瑟
曾无弄瓦璋
当年送我处
今日遇君场
彼此皆如梦
依依两渺茫[25]
该诗以日常的意象和情感符码来呈现个人体验。相传云出于岫,故而,离乡九载的诗人以云自况是颇为贴切的。同时,云,这一寓意“漂泊”的意象又与诗人的故乡——云南(字面义为“云之南”)双关。与此相类,“雁行”这一比喻亦常用来借指同胞手足。弟弟的来访使得如雁分飞的姐弟又得以一夕成行。离乡日久、去乡日远的影响不只见于容颜的改变,也不只见于如诗中第十行那一常见的乡愁指涉所言的夜夜断肠的思念,这一影响更见于因侍夫宦游没有机缘使用自己的方言而导致的乡音的失落。由是,诗人建基于语言上的地域身份感亦受到摧折。王玉如在诗中还表达了对双亲的挂念,“自余离故土,赖尔奉高堂”。最后一联则流露出一丝不安与迷惘:不知来日还能否与亲人再行聚首。
对这些少小离家的媵妾而言,在别无他途的情形下,读写能力和写诗的才能为她们提供了呈现体验,建构空间和情感联系的工具。在她们的诗中,我们听到她们的声音穿透社会边缘性的樊篱,在告诫、在叹息、在讲述她们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