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古中国文明史 > 第二 兼并战争(第1页)

第二 兼并战争(第1页)

第二节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战役战斗,已经无法计算,只能讲述较大的、有代表性的战事,以看出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和阶段。

一、齐魏桂陵之战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率先实行变法,开始强盛起来,到魏惠王时继续改革。这时,齐国威王实行改革,齐国强大起来。不久,两个强国之间就爆发了战争。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卫国入朝魏国,魏国便派大将庞涓率军八万,联合宋、卫伐赵,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求救。次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8万救赵。孙膑分析形势,认为魏国伐赵,精锐尽在国外,内部空虚,如果军队疾驰魏国首都大梁,那么魏军势必回撤。这样既可以解救赵国之围,又可以乘魏军疲敝而有收获。田忌采纳这个建议,派军向南进攻宋卫之间的平陵(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40里),同时又准备直驱大梁。进攻平陵的军队遭到失败,孙膑便命轻快战车向西直驱大梁城郊,同时又把军队分散,显得兵员有限,力量不强。被激怒的庞涓轻敌,便放弃辎重,急行军兼程赶来,到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遭到齐军的伏击而惨败。

魏国攻赵期间,正在商鞅主持下实行变法的秦国乘机进攻魏国,在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打败魏军,取得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齐军打败魏军于桂陵之时,楚国也派军队救赵,攻取魏国的睢水(今之濉河)、濊水(即河南与安徽境之古涣水,也称浍水)间地。形势一度对魏国甚为不利。不过,魏国很快就扭转了局势,攻破了邯郸。公元前352年,魏惠王联合韩国军队,在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击败齐、宋、卫联军,齐国只得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讲和。次年,魏、赵在漳水结盟,魏国把邯郸归还赵国。

这时的魏国拥有绝对优势,称夏王。

二、齐魏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求救。齐威王听从孙膑的建议,同意救韩,以坚定韩抵抗魏国的信心。待到次年,才派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伐魏。魏惠王则任命太子申和庞涓为将,出兵10万前来迎战。孙膑采取“减灶诱敌”的计策,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3天内从10万减少到5万,随后又减少到2万,魏军主帅误以为齐军减员严重,便只率少量轻装军队兼程赶到,在马陵(今山东省范县西南)遭遇齐军伏击。马陵道两旁高起,地势狭窄,魏军进入时正值黑夜,齐军收紧包围圈,万弩齐发。魏军大乱,主力被全歼,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魏国势力受到重创。

此后,在秦、齐东西夹击下,魏国不断遭到失利。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采纳相国惠施的建议,通过齐相田婴的关系,带领韩国及其他小国的国君,前往齐国的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不过,这又激起楚、赵等国的进攻。

齐、魏刚刚和好,秦、魏之间又展开激战。公元前330年,秦国公孙衍(犀首)在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打败魏军,迫使魏国把河西地献给秦国。此后,到公元前324年,秦派张仪攻略魏陕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至此,秦占领了河西(今陕西省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上郡(今陕西省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甚至在河东也占有部分土地,在河南占有陕等地。从此,黄河天险便为秦国所掌握,秦的声威已震动天下。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继魏、齐之后自称为王。为了与秦对抗,魏惠王到巫沙(今河南省荥阳市北)与韩威侯相会,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此后,各国矛盾复起。为了与秦、齐、楚对抗,公元前323年,魏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活动,参加者有魏、赵、韩、燕、中山五国。从此,赵、燕、中山也称王。

三、秦灭巴蜀之役

秦国自从秦惠王即位以后,进一步图谋对外扩展,以建立王业。不过,在如何建立王业这个问题上,秦国内部发生了争论。张仪主张进攻韩国,劫持周天子,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则认为这样做只会蒙受恶名而无实惠,因而主张先攻灭西南“戎狄之长”的蜀国,不但可以积累财富,还可以为攻楚做准备。因为得楚才有可能统一天下。秦惠王支持了司马错的主张,便利用巴国、苴国与蜀国发生战争之际,巴国和苴国向秦国求救的时机,于公元前316年,派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军从石牛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伐蜀,蜀王率军到葭萌(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抵御秦军,军败被杀,蜀国灭亡。随后,秦军攻灭巴国、苴国,俘获巴王。

秦灭巴、蜀后,在当地采取羁縻政策,改封蜀王子弟为侯,改封巴国的原统治者为君长;设立巴郡,保留蛮夷君长,让他们可以娶秦国王室女子为妻;保留蜀国为属国,贬蜀王为侯,任命陈庄为相,任命张若为属国守,让秦民万家迁移到蜀地。后来,属国发生内乱。公元前311年,陈庄杀死蜀侯;秦武王派甘茂伐蜀,杀死陈庄。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封子辉为蜀侯,史家认为子辉应是蜀侯子弟。公元前301年,秦昭王派司马错入蜀,迫使蜀侯子辉自杀,并杀死其手下27人。次年,秦昭王封子辉的儿子绾为蜀侯。公元前285年,秦昭主怀疑绾谋反,又把他杀死。此后派张若为蜀守,设立蜀郡。蜀地至此得到稳定。

此后,秦国兼并西北的义渠(今甘肃省宁县)之地,不断进攻三晋,据说也攻取了楚国的汉中(大概在今湖北西北一带),攻占韩国的宜阳(今河南省宜阳西),势力范围大大扩展。

四、战国中期的混战状态

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国内乱灭越国,在江东设郡。

公元前301年,齐、魏、韩三国联合攻楚,展开垂沙(今河南省唐河西南)之役,大败楚军。楚国向齐国表示屈服,派太子横为质,向齐国求和。秦国恐惧,派泾阳君为质,和齐国修好。公元前299年,秦国请孟尝君入秦为相。

公元前298年,齐、魏、韩三国大举攻秦,3年,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秦国归还给魏国河外(黄河以南、以西为河外)、封陵(今山西永济西南),韩国的河外、武遂(今山西临汾西南或垣曲东南),三国罢兵。三国攻燕,大胜。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也发生在这个时期。

公元前300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国,5年,灭中山国。

公元前294年,秦国又开始攻韩国,取武始、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次年,韩魏两国联合抵抗秦国,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龙门)被秦国左更白起打败,死24万人。这是韩、魏两国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此后,韩、魏两国不断受到秦国的兵锋,公元前290年,韩国被迫割让武遂(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黄河以北地区)200里给秦,魏国也被迫让出河东400里给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