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潍坊台报道的。
1。即席简短的问答
广播、电视新闻的时间极为宝贵,是按分、秒计算的,广播、电视记者更不允许浪费时间,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采访必须能够立即抓住问题的实质、要点。
通常在做普通人物采访时,记者们往往只提几个问题。采访对象的回答也是三言两语,但却能说明问题。
典型的“快速”采访包括采访双方几分钟的提前谈话——从中记者抓住一条消息的要点,然后迅速作出判断,提出2~3个问题,得到2~3个迅速的回答,录音机、摄像机开着机,对简短的问答录音、拍摄,接着机器关掉,记者离开现场去进行另一次采访任务。
2。速度体现的优势
“快速”人物采访有它独特的优势,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当今“信息爆炸”社会,“快速”采访以最少的时间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可以立刻见到效果,为观众和电视台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由于“快速”采访的问答都很简练,容易为最广大的观众所接受。同时,它又可以以最少的时间扩大信息量。
最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记者的采访技巧。如果说名记者是从写简短消息开始训练文笔、业务技巧的话,那么广播、电视记者也是从“快速”采访开始进行锻炼、提高,最后能胜任重要人物采访的。
“快速”采访不仅可以训练、培养电视记者的良好文风,而且还可以帮助记者训练自己的判断力、反应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3。不可避免的问题
像任何事物一样,“快速”采访也有它不足的一面:
(1)记者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准备,如果消息不灵通,再加上截稿时间紧,往往会在忙中出错,而且不易补救。
(2)由于采访时间极短,采访双方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创造性的思想交流。
(3)如果记者没有高度概括的能力,在80秒钟的时间里不可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概括复杂的内容,从而使采访流于形式,没有货真价实的东西。
(4)记者来回移动麦克风,再加上采访双方都在现场处于活动状态,容易分散注意力,减弱采访的效果。
看起来,“快速”采访似乎很容易,记者不过问几个小问题,对方也简单回答一下,就结束了采访。其实,并不这么简单。真正好的、成功的“快速”采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炼、思索得来的。一个不会做“快速”采访的广播、电视记者,同样也不可能会做单独名人广播、电视采访的。
在这个意义上讲,要想做名人独家采访,必须从“快速”人物采访开始进行锻炼。
4。灵活的插入方式
快速采访的插入方式是一种片段插入的方式,在广播电视报道中,插入记者和采访对象的问答或者仅仅插入采访对象的声音,这种方式区别与报纸记者的采访,也是一种将直接引语引入报道中的编辑方法。
快速采访是一种用新方法把事实串在一起的采访,在某种程度上讲,快速采访的插入方式改变了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和编排方式。
5。公众意见展示的窗口
普通人物的快速采访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成为展示公众话语权的窗口,可以说是一种独具魅力的采访。在某种程度上讲,公众的意见以快速采访的方式得以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形成了一种新的公众意见表达方式。
6。生动、逼真的话语方式
普通人物的快速采访形成了生动、活泼、逼真的话语方式,成为一种广播、电视新闻独特的报道方式。在很多节目中,由于插入了普通人物的快速采访,使报道得以新鲜、生动、活泼、感人,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