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答案 > 第五 经典谈话新闻案例分析(第1页)

第五 经典谈话新闻案例分析(第1页)

第五节经典谈话新闻案例分析

1933年3月12日、5月7日、7月24日和10月22日,新上台的美国第35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广播中发表了四次影响巨大的广播演讲。由于演讲是在总统府楼下接待室的壁炉前进行的,故称为“炉边谈话”。

他在四次“炉边谈话”中极其巧妙地利用广播这一强大的舆论工具阐明了实行“新政”的目标。美国新闻广播界称“炉边谈话”为美国政治史和广播史上的里程碑。

1。“炉边谈话”的时代背景

1933年初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国:许多工厂倒闭,学校停课,无数失业的人群流落街头;各州的银行相继倒闭,全国的金融心脏停止了跳动。整个国家万般激**,人民一片恐慌。不得人心的胡佛总统宣布说:“我们已经山穷水尽,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3月5日,罗斯福上台时,虽然华尔街街头国旗飘扬,庆祝新总统就职,但证券交易所却正式关闭了,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也关闭了。这是86年来破天荒第一次。为了挽救美国面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决定实行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然而,尽管他信心十足,声威赫赫,但美国统治阶层及大财团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反对罗斯福实行“新政”的各种势力又在不断设置障碍。面对奄奄一息的美国经济和攻击“新政”的反对派,罗斯福感到在复苏僵死的经济同时,有必要首先大造舆论,指出美国并没有走到尽头,仍然有“出路”。他决定利用广播这一舆论工具直接向全国阐明“新政”目标。在他之前,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都没有对广播演讲这种形式发生过兴趣。

3月12日,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壁炉前装上了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相互广播公司的扩音器。罗斯福被人用轮椅推进这个临时布置的白宫广播室后说,他希望讲得自然些,就像坐在自己家里,听众也坐在他们家里,双方随意交谈那样。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新闻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好了。”之后就真的作为正式名称叫开了。

罗斯福这次谈的是全国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他用深入浅出、人人能听懂的词句和比喻,把工业经济的复杂结构讲得一清二楚。他说:“朋友们,我想告诉大家,过去这几天我们干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干。首先,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作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

当时的美国,正处在大萧条时期。一般劳动人民吃穿住房都成问题,哪来的钱存进银行。显而易见,罗斯福说的朋友是指中上层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他对这个阶层讲话,目的是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因为这些人掌握着全国的经济命脉,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也就谈不上实行“新政”。

罗斯福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广播演讲,是为了照顾不同的听众对象,更好地发挥“谈话”的作用。

罗斯福的四次“炉边谈话”发表后,顷刻之间,“新政”的目标便家喻户晓,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社会舆论。许多大小企业家开始相信“新政”的目标,支持他的主张。“炉边谈话”使罗斯福获得了个人成功,同时,广播充分显示了舆论的巨大作用,千百万人对无线电广播演讲这一形式产生了极大兴趣。

2。“炉边谈话”的作用

“炉边谈话”充分显示出广播这个舆论工具的巨大威力。每一次“谈话”都使信件如雪片般飞向白宫。以前,白宫只有一人负责处理总统的所有来往信件。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也是由一人负责收发总统信件的。但是,自“谈话”发表后,竟有50万封来不及答复的信件在白宫堆积如山。为此,行政当局只好雇用一批工作人员专门处理答复这些信件。这说明,广播这一舆论工具远远超过其他舆论工具的作用。

听众对“谈话”的强烈反应,造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使得国会以惊人的速度批准了一系列新法令,成立了各种“复兴”组织。如《联邦紧急救急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复兴总署》等。从此,罗斯福的“新政”在舆论的支持下顺利实行了。

罗斯福选择广播而不选择其他新闻媒体大造舆论,是因为:广播比报纸等其他新闻媒体有着更迅速、更及时、更广泛的功能。听众不分男女老幼,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都可以同时收听广播。正因为广播具有这些特点,它的舆论作用便有广泛性。

“炉边谈话”通过广播传遍了美国四面八方。中上层阶级觉得总统好像在单独和他们谈话,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对他们的事情了如指掌。他们发现罗斯福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得力的代言人。这一阶层的许多人把罗斯福的像从杂志上剪下来,贴在收音机上。《纽约时报》报道:“从来没有哪个总统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叫人觉得这样满怀希望。”甚至大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也没有料到罗斯福的广播演讲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一所小学进行民意测验时,孩子们写道:罗斯福第一,上帝第二。一些人还后悔在大选时没有投他的票。

罗斯福上台第五天,就把采访白宫的记者召集到办公桌前,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他任职期间,举行过空前频繁的记者招待会。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总统举行过这么多的记者招待会。从他开始,白宫记者招待会便成为近代美国总统任期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

罗斯福执政第五天举行记者招待会,第七天在广播中发表“炉边谈话”。“炉边谈话”成为美国政治史和广播史上的里程碑。

[本章重点]

1。新闻体裁,就是新闻的报道形式。体裁与题材不同,体裁是指新闻的文体,题材是指报道的题目或对象。就广播电视新闻而言,不同体裁写作同报道的发展变化及报道风格、方式密不可分。

2。所谓消息,就是报道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目前,消息类体裁有这样几种形式:活动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组合新闻、现场口头报道、简明新闻、综合新闻、新闻特写。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