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答案 > 第四 奥林匹克运动会全球化报道案例分析(第3页)

第四 奥林匹克运动会全球化报道案例分析(第3页)

毫无疑问,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盛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电视促成的。电视在向亿万人传播具有永恒历史意义的图像时,它也为人类留下了一大传播奇迹,使亿万人惊讶、震动、思索。那些具有全球意义的电视画面,表明了人类用自己创造的奇迹,为后人留下了珍贵无比的活动的历史画卷。

在现代历届奥运会历史上,电视成为展示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雄姿的最好窗口,发展成全球范围内的盛况转播。

电视对奥运会转播的热情和投入,远远超过了对一般活动的支持与重视,从而使奥运会形成全球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在一定意义上讲,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空前盛况是电视营造出来的。

[本章重点]

1。广播电视采访的基本含义: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现、挖掘事实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之一,还是许多广播电视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点,并且成为一种节目样式。

2。在即时通信时代,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电视记者用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手段、速度进行采访报道。采访的含义、作用、方式等已突破了传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拓展。因而,学习广播电视采访,不但要继承采访活动的历史遗产,而且要关注现代广播电视采访的新趋向。

3。追根溯源,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公元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就出现了以传递消息为主的手抄新闻、活页小报,专门从事采集消息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早期记者开始了较随意的采访活动。

4。17世纪初至17世纪末,定期印刷报纸诞生,专门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近代记者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分工。18世纪初至18世纪中期,日报出版发行,记者从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采集新闻的专职记者。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通讯社诞生,标志着记者职业大军形成。

5。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电讯新闻诞生,促使记者采访进入了飞跃发展阶段。新闻报道原则得以确立;新闻文体形成一定风格;新闻报道手法、写作要领、采访方法进一步得到确认。这一切变化和发展对记者采访提出了真实、准确、快速的要求。

6。20世纪20年代,广播诞生。20世纪30年代,广播记者采访活动进入了电子化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通信卫星、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使广播记者的采访进入了即时通信时期。这对广播记者的采访时效、采访技巧、采访手段以及自身条件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7。电视采访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变化的惊人历程。从时间流程上看,电视采访在每一个年代都有历史性的变革,其主要表现是:加快采集速度、扩大采访范围、同期采录图像和声音、记者进入画面,采摄分工。

8。电视采访的作用突破了以往的范围。不但是新闻报道的采集方式,而且成为一种表现手法;不但是报道的基础,而且成为报道的一种形式;不但是报道中插入的内容,而且成为一种结构方式;不但应用于新闻节目之中,而且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节目之中;不但是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成为节目的突出表现形态;不但展现记者提问的技巧,而且树立了记者形象;不但在固定场所进行采访,而且可以活动采访;不但以画面形式表现,而且可以弥补画面的不足,构成特定的画面内容;不但进行前期采访策划,而且能够同报道同时进行,使采访的进程与报道的进程同步化。

[思考题]

1。广播电视采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职业记者采访活动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3。记者职业大军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广播电视采访的拓展在时间流程上都有哪些阶段性的飞跃?

5。ENG(电子新闻采集系统)技术手段的采用,对记者采访起到什么样的根本作用?关键性的突破是什么?

6。电视采访的广度与深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同电视节目发展有什么关系?

7。采访作为表现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8。记者进入画面起到什么作用?

9。广播电视采访报道同步化的优势有哪些?

10。为什么说采访是记者行业的基本工具?

[1][美]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2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2][美]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3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3][美]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美]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2页,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5]洪民生:《回顾引起的思考》,见《中国中央电视台30年》,41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