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要人物的电视快速采访,不但时效性强,而且政治性强。记者在紧张的采访活动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有半点疏忽。此外,还要注意国际采访活动的纪律。要看不同情况,适度把握运用巧妙的提问技巧。
每年10月1日,中国驻各国使领馆都要举行国庆招待会。2003年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招待会定于9月30日晚举行。荷兰使馆邀请记者前去参加招待会。
按惯例,一般不报道招待会。CCTV记者了解到,荷兰外交大臣可能参加招待会。荷兰外交大臣夏侯雅伯当时已当选北约秘书长,正处在候任秘书长的位置上,已经是世界瞩目的人物了。
北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而北约秘书长则是北约的最高行政长官。CCTV记者意识到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同时考虑到,即使他参加招待会,也不会有多少时间接受采访。于是,提前把采访夏侯雅伯的计划告诉了使馆。使馆方面回答说,不敢保证他能否同意接受采访。
重要人物的出场似乎总是要晚一些。8点开始的招待会,夏侯雅伯9点半才来到中国大使馆。CCTV记者感到,采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招待会10点就结束了,迟到的政要们往往顾不上理睬记者。
CCTV记者即刻把提前准备的问题压缩、调整。准备用引起注意的方式进行提问。
中国驻荷兰大使薛韩勤与夏侯伯雅交谈一结束,CCTV记者就走上前对他说:“大臣先生,您今天来参加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这本身是否表明您对中荷关系的重视?”
“当然,我重视中荷关系。”他简短地回答说。
“那您能否评价一下目前的中荷关系?”
他看起来似乎来了情绪:“中荷两国的关系目前非常好,但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最近刚刚访问中国回来,中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荷兰政府会积极努力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您现在是北约候任秘书长,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出任北约秘书长。您上任后,将会集中精力做哪些工作?”
“北约秘书长是一项很重要的职务。我对担任这项职务感到很荣幸。北约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北约参加了联合国领导下的阿富汗维和行动。明年还将吸收7个新成员国。所以说,对于北约秘书长来说有很多工作要做。”
“您对北约的军事改革有何打算?”
“北约的军事改革就是建立新型的指挥机构,提高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作战能力。同时,北约各成员国应该密切合作,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北约的作用。而这也是我本人的职责。”
采访非常顺利,CCTV记者通过巧妙的提问达到了目的,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事实上,CCTV记者采访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他对中荷关系的态度;二是他对即将上任的北约秘书长职务有何打算。记者第一个问题使他不能回避,这是一个中性的问题,很好回答。第二个问题强调目前的中荷关系,使采访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第三个问题着眼于他现在的工作变化,对观众来说是新的信息。第四个问题比较尖锐,触及到北约的军事改革,这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国际政要的采访技巧运用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人物的特点灵活掌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即记者在提问时心中一定要清楚,要从采访对象口中得到哪些要点,用以阐明所报道的题目。
此外,记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过多,一般围绕一两个重点问题展开,问题之间要有逻辑联系。提问方式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5。其他相关要领
国际政要的电视快速采访的其他要领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采访预约
国际政要的采访预约自有一套程序。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在现场当即决定,记者要想办法接近采访对象,可以用直接提问的方式采访,也可以先征求对方同意,然后采访。二是通过官方途径,一般是依靠使馆来牵线搭桥。三是通过政要的新闻发言人联系,简洁清楚地说明采访意图,可以强调采访的重要性,说明电视采访的方式和要求。
(2)采访时间、地点选择
国际政要的采访时间、地点选择也有自身的特点,主要在两种情况下来选择。一是选择新闻发生的现场,采访时间可以安排在新闻进行的间歇,也可以安排在新闻结束之后。二是选择其他固定场所,一般在政要办公室里采访比较多。这种采访大都要提前预约,是实效性不太强的反应性报道,或者是有新闻由头的观点采访。
(3)采访插入
国际政要的快速采访在新闻中的使用以片段插入的方式为主。大多数情况下,以动态新闻的方式播出。有时候,政要采访自身也可以构成新闻的主要内容。采访对象在现场大多数以站立的姿势接受采访,记者要考虑出镜的方式。采访对象在办公室大多数以坐下来的姿势接受采访,记者要考虑采访的背景,最好能够提供从属信息。
国际政要高端人物的现场快速采访是一种较深层次的信息交流,对记者的职业素养和采访能力有较高要求,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采访水平,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