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美]M。A。霍夫曼:《法老前的埃及》,第16页上的列表。
[37][苏联]列捷尔:《古代埃及》,莫斯科:东方文献出版社,1960年版,第172~180页。
[38]见波斯托夫斯卡娅在1950年第3期《古史通报》上发表的评鲍姆加特的《史前埃及文化》一书的文章。
[39][德]E。J。鲍姆加特:《史前埃及文化》第1卷,第一部分结论。
[40][英]J。M。罗伯茨:《世界史——到1500年》。
[41][英]柴尔德:《上古东方新证》,第159~160页。
[42][苏联]H。M。波斯托夫斯卡娅:《评鲍姆加特所著〈史前埃及文化〉》,载《古史通报》1950年第3期。
[43]《考古插图百科全书》,纽约:科罗威尔出版社,1977年版,第150页。
[44][英]A。H。伽丁内尔:《法老埃及》,第397~798页。
[45][法]A。摩赖:《尼罗河与埃及之文明》,刘麟生译,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第25页。哩即英里,1英里约合1。609千米。
[46]刘文鹏:《古代埃及史》,第66页。
[47][苏联]H。M。波斯托夫斯卡娅:《评鲍姆加特所著〈史前埃及文化〉》,载《古史通报》。
[48][苏联]H。M。波斯托夫斯卡娅:《“蝎王”及其时代》。
[49][苏联]阿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王以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6页。
[50]《古史通报》1980年第2期,第215页。
[51][法]A。摩赖:《尼罗河与埃及之文明》,刘麟生译,第24~25页。
[53]刘文鹏:《古埃及的早期城市》,载《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63~175页。
[54][德]E。J。鲍姆加特:《史前埃及文化》第1卷,第66页上的插图。
[5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24~25页。
[56][法]A。摩赖:《尼罗河与埃及之文明》,刘麟生译,第162页。
[57][英]魏吉尔:《上埃及(从阿卑多斯至苏丹要塞)古代指南》,爱丁堡、伦敦:布莱丁尼-汉森出版社,第314~315页。
[58][法]A。摩赖:《尼罗河与埃及之文明》,刘麟生译,第24~25页。译文有改动。
[59][古埃及]曼涅托:《埃及史》,第29页;[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151页。
[60]《剑桥古代史》第1卷第2分册,第16页。
[61][古埃及]曼涅托:《埃及史》,第29页。
[62][法]A。摩赖:《尼罗河与埃及之文明》,刘麟生译,第25页。
[63][美]J。B。普利查德:《古代近东文献》,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第5页。
[64][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151页。
[65][苏联]金克:《法老前的埃及》,第116~117页。
[66][苏联]司徒卢威、[苏联]列德尔:《古代东方史文选》,莫斯科,1963年版,第28~29页。
[67][苏联]别列别尔金:《远古埃及的货币》,见《古代埃及》文集,1960年版,第162~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