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 第一编 埃及文明的出现(第2页)

第一编 埃及文明的出现(第2页)

(23)至于把这些现象归之于欧凯阿诺斯的人,他的理由是以虚无缥缈的神话为依据的,因此完全没有反驳的必要。就我这方面来说,我从来不知道有一条叫做欧凯阿诺斯的河流。我想是荷马或者是更古老的一位诗人发明了这个名字,而把它用到自己的诗作里面来的。

(24)既然我都不同意上面说提出的意见,对于这些不明确的事情,现在我必须提出我个人的意见来了。因此,我便来着手解释一下看,为什么尼罗河的河水会在夏天的时候上涨。在冬季的时候,太阳被风暴吹出它原来的轨道而转移到利比亚的上方。如果要用最少的话来做出结论的话,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因为最容易明白的道理是这样:凡是离日神最近的地方,或日神直接通过的地方,那里边最缺水,而那里的河水也便最少。

(25)但如果解释得比较详细的话,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样。太阳在经过利比亚上部的时候,对它们发生了这样的影响。那些地方的大气一年到头都是清朗的,土地是温暖的而且没有凛冽的寒风,因此太阳经过那里的时候,对它们发生的作用就和在夏天它经过中天时对其他任何地方通常发生的作用完全相同。这就是说,它把水吸了过来。在把水吸过来以后,它再把水驱到内部地区,而风便把这些水接过来,再把水分散,溶解;这样当然可以想象到,从这个地区吹出去的风,即南风或西南风,都是带着最多的雨的风。而我的看法是,太阳每年从尼罗河吸上来的水,它并不完全放出来,而是在它的身旁保留一些。当冬天变得暖和一些的时候,太阳便重新回到它在中天的旧轨道上面去并开始同等地从所有的河流吸收水汽。到那时为止,其他的那些河流由于大量流入的雨水而充满了汹涌的激流,因为当地落雨而土地又被冲出了沟壑。但是到了夏天,由于缺雨,而太阳又吸收了它们的水分,这些河流的水位便下降了。但尼罗河却恰恰相反,它并不曾得到雨水的供应,又是太阳在冬天才吸水的唯一的河流,因此它当然和其他的河流不同,它在冬天的水位比夏天要低得多;这是当然的事情。因为在夏天,它和所有其他的河流一样,河水同样为太阳所吸收,但是在冬天,只有它的水才被太阳所吸收。从而我以为上面的现象的唯一原因就是太阳。

…………

(27)至于为什么从尼罗河上没有微风吹出来这件事,我的意见是,从酷热的地方是不可能有风吹过来的,因为微风总是喜欢从寒冷的地方吹出来。

(28)这样的事情就是这样了,就和从一开始便是这样一样。至于尼罗河的水源的情况,和我谈过话的埃及人、利比亚人或希腊人都没有向我说过他们知道什么东西。例外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埃及撒伊司城雅典娜圣库的主簿。当他说,他对于尼罗河的水源知道得十分清楚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在跟我开玩笑。他的说法是这样:在底比斯的一个城市叙埃涅和埃烈旁提涅之间,有两座尖顶的山。一座山叫作克罗披山,另一座山叫作摩披山。尼罗河的水源便在这两山中间,这是一个深不知底的水源。它一半的水向北流入埃及,一半的水向南流入埃西欧匹亚。他说,这个水源据说是深得没有底的,因为埃及的一位国王普撒美提科斯曾经测验过它的深度,从而证实了这个事实。他制造了一根有好几千寻长的绳子,把它沉到水源里面去,然而却摸不到底。因此这个主簿便使我认识到,如果他所讲的话还有可信之处的话,在水源的这个地方有一些强力的涡旋和一股逆流,故而在水流冲击两山的情况之下,这个测锤是不能到达水源之底的。

(29)此外,从任何其他人那里我便没有听到任何东西了。由于我亲身上行直到埃烈旁提涅去视察并且对于从那里再向上的地区根据传闻来加以探讨,结果我所能知道的全部情况便是这样:当一个人再从埃烈旁提涅上行的时候,土地就升高了。因此人们就需要在河的这一部分,就好像人拉着牛那个样子给船的每边系上一根绳子,这样溯河行进。如果绳子断了,船就会给水流的力量带回到河的下游去。航程在这样的河道上要继续四天,这里的尼罗河与迈安德罗司河一样地曲折,这样必须走过的距离要有十二司科伊诺斯。在这之后你便走到一个平坦的原野上面了,尼罗河在这里分成两支,因为在河流中间夹着一个叫作塔孔普索的岛。埃烈旁提涅以上的地方就开始住着埃西欧匹亚人,他们占有这个岛的一半,而埃及人占另一半。在岛的附近又有一个大湖,而埃西欧匹亚的游牧民就住在这个大湖的周边。过去这个大湖,你便又来到了流入这个大湖的尼罗河。在这里,你得登陆并沿着河岸步行四十日,因为尼罗河的河水中有突出水面的尖峰,而在那里的水面下又有许多暗礁,因此人们便不可能再乘船上行了。当你在四十天中间这样经过了河流的这一部分的时候,你便可以再乘船循着水路走十二天,到了这段时期的末尾的时候,你便来到了一个称为美洛埃的大城市。这个城市据说是其他埃西欧匹亚人的首府。当地的居民所崇拜的只有宙斯和狄奥尼索斯(按:指埃及的阿蒙和奥西里斯)两个神。他们对这些神是非常尊敬的。……

(30)离开这个城市再溯河上行,经过你从埃烈旁提涅到埃西欧匹亚人的这个首都所需的同样的时间,你便来到了被称为“逃走者”的地方。……他们是在国王普撒美提科斯的统治时代背叛了他而到埃西欧匹亚人这里来的。……

(31)这样,不仅仅是通过全部埃及,就是从埃及的疆界向上,陆路与水路四个月路程的地方,尼罗河行经的道路我们都知道了。计算一下便可以看到,从埃烈旁提涅到上述的逃走者的土地那里,就需要那样长的一段时间。在那里,河流的方向是从西、从日没的地方向东流的。从那里再向上,就没有人知道它流到什么地方去了。那个地方太热,因此那里也就成了一片无人居住的沙漠地带。

(32)然而我从库列涅当地的某些人那里却也听到一些话,我现在要把它们转述一下。……谈话中间他们偶然谈到了尼罗河,说不知为什么没有人知道它的水源。埃铁阿尔科斯听见这话之后就说,过去有一些纳撒蒙人曾到他的宫殿来,而当他问他们是否能提供关于利比亚的无人居住的地区的任何情报时,他们便向埃铁阿尔科斯讲了下面的故事。纳撒蒙人是利比亚的一个种族,他们占居在叙尔提斯和叙尔提斯东部的不大的一块地方。他们说,在他们中间有一些粗暴狂傲的少年,这些少年是领袖人物的子弟,当这些少年长大成人的时候,除去干出了各种各样无法无天的事情之外,他们还用抽签的办法选出他们中间的五个人到利比亚的荒漠地带去探险,试一试他们是否能够深入到比前人所曾到达的更遥远的地方去探查。利比亚的北部海岸,从埃及直到利比亚的一端的索洛埃司岬的全部地带,住着许多不同部落的利比亚人;他们占居着整个地带,只有属于腓尼基人和希腊人的某些部分是例外。从海岸线和海边居民的地区向上,利比亚便是猛兽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从猛兽出没的地区再向上,便是一片沙砾的地区,是极其缺水的地区,是完完全全的荒漠之地了,因此,这些青年人便说为了这件事被他们的同伴们派了出来,而在出发前时他们带了充足的水和粮食;他们起初是旅行在有人居住的地区,过了这个地区之后,他们便到了野兽出没的地区;从那里他们最后进入了一片沙漠,他们是按着从东到西的方向在沙漠上行进的。在一片广大的沙漠上行进了许多天之后,他们终于走到了一个平原,他们在平原上看到有树木生长着。他们走到这些树跟前,看到有果子长在上面,便动手采集这些果子。正当他们采集果子的时候,他们看到一些比普通人要矮小的侏儒走过来,这些侏儒把他们捕获并给带走了。纳撒蒙人一点也不懂他们的话,他们也一点不懂纳撒蒙人的话;他们被领过了片的沼泽地带,最后到了一个城镇,那里的人都和带领他们的侏儒一样高,而肤色也是黑色的。有一条大河流过这个城镇,流向是从西到日出的方向,河里面可以看到鳄鱼。

(33)……根据库列涅人的说法,他曾宣称,纳撒蒙人安全地返回了自己的国土,而他们所到达的那个城镇的人们是一个以巫师为业的民族。至于流经他们的城镇的那条河流,埃铁阿尔科斯猜想是尼罗河。这个看法很有道理,因为尼罗河从利比亚流出,一直流经这块地方的中央,而据我猜想,从已经知道的来推想不知道的,它是发源于和伊斯特河相同距离的地方。伊斯特河发源于凯尔特人居住的地方和披列涅城附近,流经欧罗巴的中部并将其分为两部。凯尔特人则居住在海拉克列斯柱之外,与欧罗巴最西端的库涅西欧伊人为邻,因此伊斯特河在最后流入黑海之前,曾贯流整个欧罗巴,它的河口地方的伊司脱里亚则是米利都人的一个殖民地。

(34)既然这条河流过了有人居住的那些地区,所以人们对它的河道大体是知道得清楚的。但是尼罗河的河源却无人能说出来,因为它所经过的利比亚是一片渺无人迹的沙漠。关于这条河,我所作的叙述,是我尽全力所能探索到的东西了。它是从埃及以外的地区流入埃及的。埃及大体上是对着奇里启亚的山区的;一个轻装的旅人从那里可以在五天当中一直走到黑海上的西诺佩。西诺佩位于与伊斯特河入海处相对的地方。因此,我的看法是,尼罗河穿过整个利比亚的长度等于伊斯特河的长度。关于尼罗河,我所要谈的就是这些了。[8]

关于尼罗河的泛滥与埃及收成的好坏,希罗多德说:

(13)我从祭司们那里听到的又一件事实,对我来说,是关于这个国家的一个有力的证据。根据他们的说法,当莫伊利斯做国王的时候,河水只要上升八佩巨斯,就会把孟斐斯以下的全部土地泛滥了。但当我从祭司们那里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莫伊利斯死了还不到九百年。不过现在,除非河水上升至少到十五六佩巨斯,它是不会使国土泛滥的。因此,在我看来,如果土地按着这样的比例不断增高而面积也同样地不断扩大,则居住在莫伊利斯湖下方其他地区的埃及人以及所谓三角洲上面的居民终有一天会因尼罗河终止泛滥而永久地受到他们常说希腊人在什么时候要经历到的苦难。在听到希腊人的全部土地都是用天上的雨水来灌溉,而不是像他们的土地那样,是因为尼罗河的泛滥得到灌溉时,于是他们就说,总有一天希腊人会对自己的巨大期待感到失望,而那时他们(指希腊人——译者)便要陷入悲惨的饥馑之境了。这话的意思等于说,如果有一天神不愿意再降雨给希腊人,而使他们遭受长期旱魃的话,希腊人就会给饥馑消灭掉,因为他们除去指望从宙斯那里取得雨水之外,他们是没有任何其他的水源的。

埃及人在这样谈到希腊人的时候,他们的话是非常真切的。现在让我再说一下埃及人本身的情况如何。正象我刚才所说的,如果孟斐斯下方的土地(这是一块不断在扩大的土地)继续以和过去一样的速度增高,则既然那个地方没有雨而河水又不能泛滥到他们的田地上去的时候,那个地方的居民怎么能够不遭受饥馑呢?现在必须承认,他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包括其他埃及人在内,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大地的果实,因为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用犁犁地,不需要用锄掘地,也不需要做其他人所必需做的工作。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然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他们是用猪来打谷的,然后把粮食收入谷仓。[9]

关于古代埃及的国土,公元1世纪前半期的古代罗马的地理学家庞蓬尼·麦拉在其3卷本的《地理图志》(《寰宇地志》)的第9章中说:“埃及是亚洲的第一个国家,它位于卡塔巴特姆与阿拉伯之间。它的领土自我们的海起(按:可能是指地中海),向南延伸到埃塞俄比亚的边境。”[10]

关于尼罗河,庞蓬尼·麦拉说:

虽然雨水不灌溉埃及的土地,但是它仍然非常肥沃,充裕地养育人和动物。它所以这样肥沃,是因为有一条注入我们的海的最大的尼罗河。这条河从非洲沙漠流出,其上游不能通航的地方,不称为尼罗河。该河最初水势汹涌,以一条河床流经很远的地方。后来流入埃塞俄比亚境内,乃分为两条支流。这两条支流间有一大岛——麦罗埃。一条支流称为阿斯塔博尔,另一条支流称为阿斯塔彼。这两条支流后来汇合在一起,从这汇流处起才称为尼罗河。尼罗河有些地方水流湍急,有些地方可以通航;继续流到可怕的悬崖处,便从悬崖上急剧地倾泻下来。其后又形成一个塔霍姆普索岛,接着便水势奔腾,波涛汹涌地一直流到埃列范亭纳(埃及一个城市)地方。在这里,它的水流终于平静下来。当尼罗河已经成为完全可以通航的河流时,它在克尔克苏尔城附近又分出三个支流。后来,尼罗河又在三角洲和密拉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分出支流,流遍全埃及,最后以七个宽阔的河口注入海中。尼罗河不仅流过埃及,而且在夏至时节还泛滥起来,灌溉埃及,河水特别有助于生产,给土壤带来非常多的养分,更不必说众多的鱼类和偌大的野兽如河马、鳄鱼之类。尼罗河加强了土壤的生命力,使土壤变成生物。这用下述的事实可以证明:当泛滥停止和河水退回河床的时候,湿润的土地上留下了特殊的生物,它们虽然还没有定形,但是却已有了生命;它们身体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其余部分还是泥土的。[11]

关于尼罗河的泛滥,庞蓬尼·麦拉说:

关于尼罗河的泛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可能是当埃塞俄比亚的高山积雪融解时,全部的雪水流到这里来,以致河的两岸不能容纳而泛滥。可能是冬季太阳离地面很近,晒干了尼罗河的水源,而在夏季太阳升高的时候河床就充溢了。此外,也可能是夏季贸易风吹来,把乌云从北方赶到南方,而这些乌云恰好把雨水倾注在尼罗河的水源上。也可能是逆着尼罗河的水流吹来的贸易风阻碍了河水流出,或者因风作浪,海浪把砂子卷到海岸上来,堵塞了河口。由此看来,河水之所以溢出两岸,或者是因为河水遇到阻塞,或者是因为河里接纳的水太多,而流出的太少。假如在南方的确有另外一块为我们的安齐赫唐人居住的土地,那么预料尼罗河发源于安齐赫唐人的地方,由地下河床流过海底,又在我们这里露出地面,不是太不足信的。因此尼罗河当夏至时节溢出河岸时:在这个时节安齐赫唐人那里正是冬天。[12]

关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城市,庞蓬尼·麦拉说:

埃及人断言他们是最古的民族。在他们可靠的史册里,记载着到阿美斯为止统治埃及的三百三十个皇帝。这些史册中,若以数字计算,可以肯定古老到一万三千年以上。从史册中可以得出结论:自有埃及人以来,星宿已经有四次改变了轨道,太阳在现在日出的地方降落了两次。在阿美斯王在位时期,埃及人有二万座城市;现在,他们的城市更多了。远离海岸的城市中,最著名的有舍易斯、孟斐斯、西厄那、布巴斯齐斯、埃列范亭纳和底比斯。根据荷马的意见,底比斯以它有百座大门而闻名,而根据另外一些人的说法,这是官长的一百个宫邸和同数的住宅;遇有必要的时候,每个大门中可以走出一万名武装士兵。沿岸的城市中,最著名的是和非洲接壤的亚历山大港,以及和阿拉伯接壤的彼鲁西。埃及的沿岸地带被尼罗河的许多河口——坎诺布、博尔比特、谢宾尼特、帕特麦特、门捷集、卡拉西里——把它和彼鲁西分隔开来。[13]

老普林尼《自然史》,第8章中说:

埃及距离阿非利加省不远,它向南方深入内地,到达埃及之外的埃塞俄比亚人的地区。尼罗河在分为左右支流时,即以其水流作为埃及的南部疆界。坎诺布的河口把埃及与阿非利加分开;彼鲁西的河口则把埃及与亚洲分开。这两个河口之间的距离为十七万步,因此一些人把埃及列入岛屿之类。原来尼罗河分为这样多的支流,遂使这个地方形成三角状,因此许多人按照希腊的字义称埃及为三角洲。从尼罗河开始分流的那个地方起,到坎诺布的河口,其距离为十四万六千步,到彼鲁西的河口为十六万六千步。埃及的上部与埃塞俄比亚交界,称为菲华伊达……[14]

老普林尼《自然史》,第10章中说:

51。尼罗河流经沙漠和由太阳所灼热的地区,它的水源却没有查明。对于它的巨大的长度,世人仅从传说与平日的考察中获知,而不是由于战争知道的,虽然战争发现了其他的一切地方。尤巴国王所查明的尼罗河的水源是这样的:它发源于离大洋不远的下摩里得尼亚的山上,不久便形成一个湖泊,叫做尼利达。湖中出产鱼类,有翅鳗、鲑鱼和鲇鱼,此外还有鳄鱼。为了证明这一点,尤巴国王曾就这些鱼中送一条到克萨里亚的伊西神殿,在那里至今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动物。至于尼罗河的泛滥是有赖于摩里得尼亚说降下的雪和雨所致,这是曾经观察得知的。

52。尼罗河于流出尼利达湖时,即隐蔽于地下达若干天的路程。按沙漠地方来说,它仿佛不配作为一条水流;同时我们可以想到,它所以向地面流出,是为了看一看人们;并且在摩里得尼亚的克萨里亚的马瑟西尔地区,构成另一个更大的湖,那里有同样的动物。从这一点可以证明这仍然是一条同一的河流。其后,尼罗河仍然回到了多沙之地,在沙漠里再隐蔽二十天的路程,而到达埃塞俄比亚的边境。但是,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它则挟水源向地面冲溢而出,这个水源可能称为黑水源。

54。从前有人把尼罗河所流经若干里的范围叫做锡里斯,荷马称它的全部范围为埃及,而另一些人则称之为特里屯。尼罗河冲击着一个岛屿时,由于受到它的阻碍而成为急流,最后则奔腾澎湃于岩石之间,比在其他任何地方更为湍激;它的急流达到了卡塔杜普人居住着的埃塞俄比亚地区,便似乎停止不流了,忽然发生可怕的声音,再成为一股瀑布,向下倾泻于迎面屹立的岩石之间。其后,它流经一段水势稍减的漫长河道,使最难控制的洪流归于驯服,而水流也迂缓下来,于是通过许多支流而宣泄于埃及海。尼罗河在一定期间大肆泛滥,波及整个埃及,使之成为肥沃的土地。

55。人们相传尼罗河有各种不同的泛滥原因,但以下述各点最可置信:或者贸易风从相反方面吹来,因此海洋沿岸发生泛滥,把尼罗河水向后排挤;或者埃塞俄比亚夏季的暴雨惹起河流的泛滥,因为上述的贸易风把整个世界的乌云驱集到这里来。马捷马齐克·齐麦曾援引这样的议论:有人称尼罗河的水源为长颈坛形盏;或者河的本身由于热气而蒸发,河水遂隐藏于地下,并掩蔽于雾气弥漫的岩石之间,但当太阳接近河流上空时,尼罗河水在热气的影响之下,沿河岸上涨而后溢出,以后又潜藏起来,不再被耗失了。

56。尼罗河的泛滥发生于天狼星上升的时期,当太阳进入狮子宫时,狮子星即位于河源上空的天顶点,并且在这个地区内没有隐晦的天气。相反地,许多人以为河水上涨是当太阳趋向于北方的时候;而当其出现于巨蟹宫和狮子宫的时候,尼罗河也就缺乏水量。当太阳刚刚在进入摩羯宫并转向南极的时候,尼罗河的水就被吸收,所以它更为干涸了。但是,如果有人相信齐麦所援引的泛滥原因,那就应当考虑到在那个时期里,这个地区的隐晦是很微小的。

57。当太阳正在通过巨蟹宫的时候,尼罗河开始从夏至日后到新月初缓慢地逐渐上涨;当太阳通过狮子宫时,尼罗河便暴涨起来;而在太阳通过处女宫时,河水下降达到上升时的同一水位。依照希罗多德的说法,当天秤星出现到一百天的时候,尼罗河已经完全回复到它的堤岸了。世人都知道,当水位上升的时候,国王与地方长官们是不许在尼罗河航行的,人们借助于设有特种标符的井穴来判断水位上升的高度。它通常上涨十六个肘节,如果水小一些,它就灌溉不了全部的土地;如果水大一些,就会落得迟一些。

59。尼罗河的水流开始流经埃及,从西厄那起为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分界;世人所称之半岛,其周圈为一千步,其上有阿拉伯方面的兵营。在对面还有四个淮利岛,距离尼罗河的分流处六十万步。我们已说过,这个分流处叫作三角洲。这一段距离是阿提密多拉斯所提出的,并且他还报道了那里有二百五十座城市;根据尤巴的说法,这段距离为四十万步,而阿里斯托克昂则谓,从埃列范亭纳到海洋的距离为七十五万步。埃列范亭纳岛位于最后的石滩以下四千步,而在西厄那以上一万六千步。它是埃及通航的界限,距离亚历山大港五十八万五千步。但是上述作家在这方面弄错了,原来埃塞俄比亚的船只都聚集在这里,并且由于这些船只都是可以折起来的,当他们驶向石滩时,埃塞俄比亚人常常把它们放在肩膀上搬过去。[15]

三、古代居民

古代埃及人属哈姆-塞姆语系,创造古代埃及文化的埃及人是由原来的北非居民与从西亚移居来的人融合而成的。但西亚人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埃及的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古代埃及人的外貌特征是:高个头儿,有着健壮的体魄,有宽而直的肩,宽脸,直鼻,低低的额头,褐色的皮肤,蓝黑色的头发,密密的眼睫毛,黑而扁的眼睛。这些外部特征使他们同努比亚人、利比亚人和亚细亚人明显不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