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阿卡德帝国的统一
苏美尔城市的兴起、城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及分分合合的过程,反映了人类从史前向历史时期的过渡、城邦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与文化的确立。而统一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正如历史学家所云:“重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一,以达到我们所说的自然界限,是美索不达米亚历代君主们的梦想。从公元前第三千纪中期开始,一直到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城陷落,古代伊拉克的历史就是一部君王们不断尝试统一的历史,期间有成功有失败。”[16]他们之中第一位真正的成功者是阿卡德的萨尔贡。
一、萨尔贡大帝
萨尔贡(Sargon)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第一位强有力的君主,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统一者”,历史学家毫不吝惜地为他的名字加上了“大帝”的称号。他所开创的塞姆人王朝和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改变了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轨迹。
萨尔贡自称沙鲁金(Sharrum-kin),这是一个塞姆语的名字(意为“正义或合法之王”),因为萨尔贡本身来自一支操塞姆语的部落。关于塞姆人部落是何时来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学家尚没有足够的证据。但在公元前第四千纪的史前时期,美索不达米亚已经有了塞姆人的踪迹。在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塞姆人在巴比伦尼亚北部的基什地区已经非常活跃且很有势力,虽然与南部的苏美尔人相比,在人口数量上仍属于少数。在传统上,历史学家们很容易把塞姆人迁徙到美索不达米亚的过程,想象为始终与战争相伴的“入侵”,但历史资料并没有为此提供足够的证据,而且提供了相反的证据,即在现存的苏美尔语文献中,在提到阿卡德人的时候,没有任何不恭敬的意思,更没有一处把他们称为敌人、入侵者,甚至没有把他们称为游牧人群。阿卡德语与苏美尔语的互用,阿卡德人对苏美尔人文化的吸收,以及对苏美尔人神灵的崇敬等,都昭示着两个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和谐。
图4。6萨尔贡大帝像
萨尔贡自己原本就在基什王宫服务,可以说具有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双重性格。据文献记载,他是基什王乌尔扎巴巴(Ur-Zababa)的持杯官,他利用接近王宫和国王本人的便利机会,一举推翻了他主人的统治。一份材料记载了萨尔贡获取王权时的情景:
乌尔扎巴巴命令萨尔贡,他的持杯官,换掉伊萨基尔(Esagil)的祭酒杯:“换掉它们!”萨尔贡并没有换掉它们,相反,他小心翼翼地把酒杯献给了伊萨基尔。马尔都克(Marduk),阿普苏(Apsu)王之子,愉快地望着他,授予他统治四方的王权。[17]
萨尔贡旋即向都城乌鲁克进军,目标直指正在那里享受对全苏美尔进行统治的“苏美尔的主人”卢伽尔扎吉西。尽管卢伽尔扎吉西拥有多达50个“城邦”国王(恩西)的军队供其指挥,还是抵挡不住萨尔贡的进攻,最终战败。卢伽尔扎吉西本人被俘获,萨尔贡用“牵狗的项圈把他带到位于尼普尔的恩利尔神庙前示众”[18]。萨尔贡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继续率军挺进乌尔、拉伽什和乌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所进之城,“尽毁其城墙”。萨尔贡为了向世人显示他已经征服了整个苏美尔,并且已经掌握了通往波斯湾的钥匙——拉伽什的港口城市恩因基马尔(Eninkimar),做出了一个具有重大象征性历史意义的举措——在“下海”(theLowerSea),即波斯湾洗刷了自己的武器。这个最能表明胜利者姿态的举动,被后来的征服者在不同的海岸反复地模仿。
图4。7萨尔贡胜利纪念碑。约公元前2300年。出自苏撒
萨尔贡注定不会满足于“基什王”的称号,尽管先前的苏美尔城邦统治者们把获得这一象征“统一”和“权威”的称号作为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而且这一称号也给萨尔贡带来了足够的尊崇,但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他在幼发拉底河畔修建了一座都城,取名为“阿卡德”(塞姆语称为“Akkade”,在苏美尔语中称为“Agade”),意为“祖先之城”。[19]他还为自己修建了王宫。阿卡德城是考古学家迄今唯一未探知其确切位置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皇家都城。“阿卡德”城的这一名称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最早进入美索不达米亚的这支塞姆人,也就是萨尔贡家族所属的这支塞姆民族,因此以“阿卡德人”的称呼被载入史册;他们根据苏美尔语符号创造的“特殊塞姆语”,被称为“阿卡德语”(Akkadian);从萨尔贡时期开始,塞姆人所居住的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地区,从尼普尔到西提(Hit)和萨马拉(Samarra),包括下迪亚拉河谷(theLowerDiyalaValley),被称为“阿卡德地区”(thetryofAkkad);萨尔贡所开创的塞姆人统治的王朝,被称为“阿卡德王国”(KingdomofAkkad)。
虽然在萨尔贡创立阿卡德帝国的过程中,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甚至直接将萨尔贡帝国的“性质”确定为“庞大的商业帝国”[20],但军事征服无疑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萨尔贡的军事行动大体上说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东线,即穿过底格里斯河进军埃兰方向;西线,即沿幼发拉底河进军叙利亚方向。与他的“文治”相比,萨尔贡的“武功”似乎更加辉煌。据史料记载,他总共取得了34场战争的胜利[21];50个城市统治者成为他的阶下囚[22];所有战利品从东方和西方源源不断地运往阿卡德城;萨尔贡所建立的帝国绵延1450千米,包括从地中海到扎格罗斯山脉的广大地区;从安纳托利亚中部到波斯湾的尽头,其所征服的名城包括苏撒(Susa)、阿凡(Avan)和巴拉斯(Barasi)等,还征服了苏巴尔图(Subartu)[23]王国,占领了埃勃拉(Ebla)和巴勒斯坦。根据文献记载,萨尔贡帝国的领土从“日出处”(即东部的埃兰)延伸到“日落处”(即西部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从“上海”(即地中海)延伸到“下海”(即波斯湾)。例如,一份文献这样记载,“恩利尔把从上海到下海的地区交给了他”[24]。而实际上,萨尔贡的征服脚步可能走得更远。
萨尔贡依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了那个时代最庞大的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长治久安,他必须采取必要的统治措施。他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文献记载,“他使国家拥有一张嘴”[25]);建立起了庞大的常备军队,据文献记载,“每天在萨尔贡宫廷中吃饭的士兵有5400人”[26];如上文所述,他还采取亲苏美尔的文化和宗教政策。所有这一切使得萨尔贡的帝国统治在大部分时间里相对稳定,虽然在庞大的区域内完全杜绝“摩擦”或“不和谐因素”是不可能的。据《萨尔贡年代记》记载,“在萨尔贡的晚年,所有国家都起来反抗他,并把他包围在阿卡德城内,(但)他组建了突围部队,击败了他们”[27]。
图4。8记载萨尔贡身世的泥板
萨尔贡的辉煌统治持续了55年(约公元前2334—前2279年)。他死后被尊奉为神。而关于他的出身,也有了传奇甚至神话般的传说,他的这种传奇甚至神话般的传说又在历史上开了先河,为人类历史上其他民族的英雄们树立了榜样,为诸如犹太(Judaea)先人摩西和罗马城的创立者罗慕路斯一样的英雄人物所模仿。一份属于公元前7世纪新亚述时期的文献材料(有点像萨尔贡的自传)这样记载道:
我的母亲是一位高级女祭司(eess[28]),我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
我父亲的兄弟们热爱这片山峦。
我的城市是阿祖皮拉努(Azupiranu),位于幼发拉底河畔。
我不忠实的母亲怀上了我,偷偷地把我生下来。
她把我放入一个草篮子里,用沥青封好了盖子。
她把我投入了河中,让河水不至于把我淹没。
河水负载着我,把我带到了汲水者阿奇(Akki)的身边。
汲水者阿奇待我如子,把我抚养长大。
他安排我做他的园丁。
当我做园丁的时候,成为女神伊什塔尔的宠儿。
四和……年,我获取了王权。[29]
根据《苏美尔王表》的记载,萨尔贡的父亲是一位“椰枣园的园丁”[30]。萨尔贡在其“自传”中之所以“淡化”其父母,可能是有意让人们忽略其卑微的出身,而直接将他自己与女神伊什塔尔联系在一起,从而强调其获取王权的合法性,及其统治的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