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鱼儿看见水中月时的惊愕、害怕与好奇表现得风趣传神。
与大海相关的儿童诗,再看郑春华的《小桶变船》:
我用小桶舀海水
往沙滩上倒
大海涌上来说
给你舀
给你舀
忽然大海趁我不注意
“哗”地一声
抢走了我的小桶
把它变成自己的玩具——一只小船儿
在海上漂呀漂
在这首诗中,“我”与大海好像一对怄气的朋友,其孩子般的神态、动作、表情在诗人的笔下栩栩如生。与刘饶民《大海》的深沉厚重情感不同,《小桶变船》以轻快活泼的语言表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
三、鉴赏与创作的互动
教师在鼓励孩子读诗、吟唱、“画”诗的同时,还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写诗。以下便是成都高新实验小学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也是与海相关的题材,试看李纪龙的《大海醒了》:
月亮落下去了
太阳升起来了
阳光下
大海睡醒了
她推着浪娃娃
追着鱼宝宝
那飞来飞去的海鸟
是她美丽的风景
简洁明快的诗句显示出孩子独特的视角与想像。“推着浪娃娃追着鱼宝宝”,温馨的场景里不乏孩子的嬉戏,充分展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
孩子不仅可以从儿童诗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还可以接受语言美、音乐美和图画美交融互渗的熏陶。成长中的儿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像、敏锐的语言感受和不断丰富的情感。教师在鼓励他们读诗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动手写诗,这样既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的有益互动,也可以激发他们多方面的潜力。
思考题
1。民间儿歌有什么特点?
2。儿歌的审美特点有哪些?
3。传统儿歌有哪几种特殊形式?
4。少年儿童诗歌的艺术特质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