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转引自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93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1]廖星桥:《法国现当代文学论》,48页,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2]袁可嘉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13]题目为《梦》(外四篇),但包含有《梦》《湖边邂逅》《散布》《宛如月光》《栗树》。
[14]袁可嘉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1~3页,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15]王忠琪等:《法国作家论文学》,3~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16]王忠琪等:《法国作家论文学》,7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17]张炜:《精神的丝缕》,10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8]《小说家》编辑部:《聚焦20世纪文豪》,13~14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9]赵丽宏:《心灵的花园——读〈追忆似水年华〉随想》,载《小说界》,2004(4)。
[20]陈染:《无处告别》,78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21]王小波:《黄金时代》,161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2]王小波:《黄金时代》,161~162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王小波:《黄金时代》,162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4]格非:《小说叙事研究》,7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5]格非:《小说叙事研究》,49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6]LettresereentreromanoisetfraionBleudee,Paris,1996,pp。53-54。
[27]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17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8]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52~5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9]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194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30]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19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31]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189~19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2]程抱一:《天一言·自序》,杨年熙译,1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33]程抱一:《天一言·前言》,杨年熙译,4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34]程抱一:《天一言》,杨年熙译,122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35]程抱一:《天一言》,杨年熙译,282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