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由于结构化面试让所有的应聘者回答同样的问题,并依据客观的标准对应聘者进行比较,对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做出决策,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人员,不易造成由于民族或性别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保证了以一种不偏不倚、所有应聘者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筛选。
结构化面试需要在面试前事先进行工作分析,建立题库,设计评分程序等,这也是其与传统面试的根本区别,同时也使结构化面试工作显得更有条理,更有准备。
(六)主要内容
结构化面试的内容有哪些?
1。结构化面试
(1)简历筛选标准。
(2)价值需求测评。
(3)经验问话。
(4)文化匹配度。
(5)行为面试。
这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化面试的组合。
2。招聘
结构化面试又称为标准化面试,它是指面试前就其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结构化的面试方式。
结构化面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和人为视线的误区,因其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测评、统一方法,根据分数高低录用。
3。设计
结构化面试的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岗位分析。
(2)确定测评要素。
(3)确定面试试题。
(4)确定考评标准与考评者。
(七)主要环节
在结构化面试中,主要的环节可分为:①开场白,主要目的是营造轻松的面试气氛,告诉应聘者面试中采用的面试方式。②主要背景回顾。③行为事件回顾。④附加信息咨询。⑤结束面试。⑥评估。其中行为事件回顾是主要部分,面试人员应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
(八)测评要素
1。一般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说服动员别人,以及解释、叙述事情的能力。
2。领导能力
计划能力:对实际工作任务提出实施目标,进行宏观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的能力。
决策能力:对重要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分析判断,做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应变能力:面对意外事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