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电视名牌栏目 > 百姓人生的真情讲述(第2页)

百姓人生的真情讲述(第2页)

节目第一期的收视率,在所有省级卫视同时段节目中排名第二,为四川卫视“天下故事”栏目带的打造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成绩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节目所坚守的人文传播理念提升了节目的品牌形象,提高了节目在社会上的口碑,自然获得了更多观众的支持与喜爱。不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效益、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真情人生》给其他电视节目树立了一个榜样,指出了一条发展道路,那就是精品化发展。

四、阐述与评价

《真情人生》把新闻故事化,把故事戏剧化,既保留了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特性,又用戏剧化的方式处理冲突,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为了唤起观众的共鸣,调动观众的心理参与感,节目运用了多种叙述方式:用原本的真实场景展现整个故事框架,必要时辅以后期再现的场景来表现细节;采用忠于纪录片的表现方式但不局限于此,平行记录事件始末的同时也使用多种蒙太奇剪辑手法;张弛有度,平铺直叙中穿插扣人心弦的跌宕情节,层层递进。

人物、事件、情感,是《真情人生》每一个故事的核心元素。不同身份、不同经历和不同感悟的组合,可以为节目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人物是节目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事件的线索,是情感的突破口。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人物讲述的,所有的结构和冲突也是根据人物安排的,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揭示主题。但是,要刻画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又离不开事件和情感的支撑。所以,如何组织结构、如何设置冲突以及如何表达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真情人生》“在对生活素材进行筛选、归纳和剪辑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悬念结构**,以**带动事件,以事件突出人物,以人物彰显情感,以情感收拢叙事的戏剧化讲述方式”[3]。这不仅令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也与节目形成了情感互动,从而使节目获得了良好的感召力。

在每一个故事中,为了突出节目效果,节目将对立的元素放置在一起呈现,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碰撞,令冲突更加激烈。这种二元对立结构,不仅加强了戏剧化效果,同时也令观众的两极情绪达到顶峰。虽然这种处理技巧强化了观众的情绪,但是并没有干涉观众的道德走向。节目在讲述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客观,避免因其主观判断而中断观众的独立判断过程,将评价的权利完全交给故事的聆听者。

不过,这档堪称四川电视台“功臣”的节目在播出了六个年头之后,于2012年遭遇停播。节目本身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节目内容较分散,缺少更深层解读。就节目来看,单独审视每一期节目,其选题和立意基本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单位时段内就显得比较分散,不够集中,对一些焦点话题没有进行更深层更广泛的解读。一些特色的系列节目和专题节目是针对上述问题的很好的解决方式,但是从整体上看它们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因此,这类话题在传播效果上就会大打折扣。近年来,“季播”的概念被中国电视节目广泛接受。电视人意识到,季播节目有利于培养稳定的收视群体,在观众心目中树立稳定的节目品牌形象。《真情人生》却缺乏这种统筹意识,没有一个以某一主题为核心的播出周期,无法营造稳定的收视氛围,也无法根据受众反应及时做出调整。

第二,到了后期,节目的一些主题渐渐偏离了初衷。例如,2012年4月2日播出的《背篓上的巨睾男孩》特别节目,小男孩面部和下身的镜头过多,虽然大部分打了马赛克,但是遮盖效果不佳,有吸引眼球的嫌疑;悬念设置过多,讲述技巧的痕迹明显,生硬做作,缺乏真诚。类似这样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展现真情的主旨,选题不够谨慎,有玩噱头、搏出位的倾向。

第三,节目为了讲故事而弱化主持人的作用。虽然《真情人生》以拍摄记录为主,但主持人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有时候,主持人精辟的解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纵观《真情人生》各种题材和各种情境的节目,主持人的串词单一乏味,不见其情感投入,引起观众的视听疲劳也是在所难免的。

五、阅读延伸

[1]张珏娟,朱培琳。川版电视栏目敲开收视大门[N]。四川日报,2006-03-17。

[2]杨翠云。走进故事——四川卫视全面升级栏目侧记[J]。广告人,2007(11)。

[3]杨状振。用真情讲述故事用爱心温暖人生——四川卫视《真情人生》栏目的价值理念与传播定位[J]。中国电视,2009(4)。

[4]张建勇。天下故事栏目带:四川卫视影响力传播[J]。西部广播电视,2007(2)。

[5]川宣。四川卫视:讲天下故事[J]。当代电视,2005(10)。

[6]张莹。四川卫视打造中国第一故事频道[J]。群文天地,2012(10)。

[7]王萍,刘翼。四川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竞争态势下的策略探析[J]。四川戏剧,2013(2)。

[8]陆地。四川卫视的“故事”怎么讲?[J]。中国电视,2005(12)。

[9]汪明远。“吉人”无关“天象”[J]。咬文嚼字,2006(10)。

[10]梁章林。品牌品位品质——省级卫视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视,2009(4)。

(胡家玮,孙宜君)

[1]张珏娟,朱培琳。川版电视栏目敲开收视大门[N]。四川日报,2006-03-17。

[2]杨翠云。走进故事——四川卫视全面升级栏目侧记[J]。声屏世界·广告人,2007(11):120-121。

[3]杨状振。用真情讲述故事用爱心温暖人生——四川卫视《真情人生》栏目的价值理念与传播定位[J]。中国电视,2009(4):21。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