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介绍 > 五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原则(第1页)

五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原则(第1页)

五、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原则

投资人对企业及其领导的第一印象就是创业计划书的包装。由于风险投资家一年差不多要看超过1000份的创业计划书,所以创业者可能花了很长时间完成的创业计划书,投资人可能只会花不到5分钟,就决定是否批准你的申请。如果你不能在这关键的5分钟内给他们留下积极的印象,你的申请就会被驳回。只有通过了最初的粗略审查,你的创业计划书才可能入围,被仔细研究。

撰写创业计划书有一些重要的原则。请务必记住,创业计划书往往是投资者对创业项目的第一印象,如果计划不完善或漏洞百出,很容易让投资者猜测项目本身也不完善或有缺陷。在将创业计划书送交投资者或者其他任何与新企业有关的人审阅前,要留意创业计划书的结构、内容和类型。当创业计划书某些方面不完善或遗漏时,会表现出一些“危险信号”,如表5-1所示。

表5-1创业计划书中的“危险信号”

续表

一份好的创业计划书必须是符合市场的需求、呈现竞争的优势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要具体可行,便于实施,并提出符合实际的客观数据。其内容必须完整地包括重要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企业预测分析和经营风险分析、对企业内外环境熟悉认知及实现创业计划的信心。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原则如下。

1。市场导向

要充分认知企业的利润来自市场需求,没有依据明确的市场分析,所撰写的创业计划书将是空泛的、无说服力的。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按照市场导向的观点来撰写。

2。客观实际

一切数据要尽量客观、实际,切勿凭主观的估计。通常,创业者容易高估市场潜量或报酬,而低估经营成本。在创业计划书中,创业者应尽量呈现出客观、可供参考的数据与文献资料。因此,在写计划书前应准备好市场调查报告、财务数据分析、运营具体案例等资料。前期资料准备得越充分越完整,创业计划书的编制越能有理有据,客观实际。

3。呈现竞争优势与投资利益

创业经营计划不仅要将资料完整陈列出来,更重要的是整份计划书要呈现出具体的竞争优势,并明确提出投资者的利益所在。而且要显示创业者获取利润的强烈意图,而不仅是追求企业的发展。

4。呈现经营能力

要尽量展现经营团队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与丰富的经验背景,并显示对于该企业、市场、产品、技术,以及未来经营运作策略已有完全的准备。

5。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尽管有的项目包含高新技术,对项目的分析需要用到一些专业术语,但在内容的表述上也要做到通俗易懂,一味高深、玄妙只会将投资者拒之门外。事实上,只有少量的技术专家会在意复杂的技术原理,许多读者完全不懂技术,他们喜欢简单通俗的解说,排斥术语和行话。创业计划书可以适当配以图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内容形象化、直观化。

6。一致性

整份创业计划书前后基本假设或预测估算要相互呼应,也就是前后逻辑要合理。受创业者精力、计划书篇幅、完成时间等因素影响,一份创业计划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难免存在体例不一、风格迥异、结构松散等问题。为了创业计划书的完美,最后应由创业团队中的某一个人统一定稿。

7。明确性

要明确指出企业的市场机会与竞争威胁,并尽量以具体资料作为证据。同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法,而不只是含糊交代。另外,要明确所采用的任何假设、财务预估方法与会计方法,同时,也应说明市场需求分析所依据的调查方法与事实证据。

8。完整性

创业计划书应完整地包括企业经营的各项职能要点,尽量提供投资者评估所需的各项资料信息,并附上其他参考佐证的资料。但内容的用词应以简单明了为原则,切勿烦琐,过于冗长。

总之,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有一定的原则可依,有一定的技巧可讲,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创业计划书千篇一律。项目不同、用途不同,创业计划书的内容和结构也可以有所不同,创业计划书同样是个性的体现。尽管如此,成功的创业计划书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的,即客观真实,有效可行,创新性强,讲求逻辑。

案例启示

投资人手把手教你写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作为打通初创公司与投资机构的重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人的第一印象。现实中创业者对商业计划书的理解还存在太多主观因素,也由此错过了融资机会。为此,九轩资本合伙人刘亿舟撰文就如何写商业计划书做了详尽说明。以下为全文。

很多创业者都是在某种机缘巧合、“形势所迫”或者“初心不改”的情况下开始自己的创业的,手上有现成的资源,有一个“靠谱的”点子,为什么不来一场说干就干的创业呢?对于很多连续创业者来说,即便不写一份书面的商业计划书,那么心里面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了。这时候,商业计划书的作用无非是把这个“完整的逻辑”表达出来。而对于很多初次创业的人来说,光有一个点子就激动不已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要写商业计划书?

这几年看了很多的商业计划书,深感很多创业者在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时有些“隔靴搔痒”。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不外乎两点:要么就是对项目本身的发展逻辑没有想通透,要么就是没能将清晰的战略通过简洁的书面材料有效地传达,总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经常碰到一些创业者不愿意向投资人提供商业计划书,相反,他们更希望投资人有兴趣、有诚意就见面聊。殊不知,投资人是一个异常繁忙的群体,每天要开无数的会,看无数的商业计划书,如果项目的海选也要以面聊的方式进行,那么投资人这个群体的工作效率也实在是太低了。所以,投资人在见一个创业者之前,通常希望先看一下商业计划书。

另外,我一向认为,所有的创业项目,尤其是早期项目,创始团队才是项目最大的投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业者需要秉持的投资逻辑和外部投资人的投资逻辑应该是一致的,不同点只是在于,创业者是养自己的孩子,没得选择,而投资人则是抱养孩子,可以有选择。因此,商业计划书不仅仅是写给投资人看的,更是帮助创业者在“需求、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团队、营销、运营、竞争优势”七个重要方面(创业成功的七根柱子)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战略方面实现“动态而混沌”的自洽的过程。因此,商业计划书其实是为创业者自身这个最大的投资人而写的。

先来说说,什么是投资逻辑,然后再谈一谈怎么写一份合格的商业计划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