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传播理论与技巧答案 > 二简答题(第1页)

二简答题(第1页)

二、简答题

1。信号的特点

简单地说,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这种对应关系是客观的,具有因果性的联系。(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在自然符号中,这种对应关系是明显的,在人工符号中也有许多一一对应关系的符号。

(郭庆光)

2。如何区分信号与象征符?

信号和象征符虽然都是符号的一种,但是这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别。德国学者E·卡西尔认为:“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符则具人类语义性质”。S·K·兰格尔认为:“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而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郭庆光)

3。象征符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符号在信息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不同,象征符又可以分为“示现型象征符”、“论述型象征符”、“认知型象征符”和“价值型象征符”等。象征符是人类特有的符号,唯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使用象征符。

(郭庆光)

4。象征符的特点是什么?

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具有人类语言性质。它的性质是:(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表示具体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可以自由创造,就是说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此外,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中会有不同的解释,即便在同一个社会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

(郭庆光)

5。请简述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其代表学者有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布鲁默、西布塔尼等人。这种理论把人类看做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认为象征活动是人类创造文化的一种活力,研究象征行为不仅能够揭示人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对事物的认识)来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意义”、“社会互动”和“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概念,也是考察社会传播的重要视角。

(郭庆光)

【参考知识点】

简述象征互动理论

1937年,在《人与社会》一书中,赫伯特·布鲁默首次提出“象征互动理论”(又称“符号互动理论”)一词,以此指称库利、米德、杜威、托马斯、詹姆斯等人著作中蕴涵的“社会心理状态”。

这一理论源于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大学一些颇有声望的社会学家的思想,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迄今仍不失其重要价值。它与实用主义、现象学联系紧密,与心理分析理论、民俗学方法论、喜剧理论等相通,与结构—反应的行为主义等相对立。

“象征互动理论”认为,人与动物的反应模式的根本区别是,在“刺激—反应”中必有解释作为中介;解释也就是符号、意义的互动与理解的过程,即传播。该理论认为,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核心力量就是象征(符号)。社会生活不是对自然环境做出反应,而是对一个以象征为中介的环境产生反应;象征不仅包括书面语,还有口语、姿态外观等。人的认识、行为都是由符号调节的有意义的遭遇(内心互动与人际互动),行动者互相(用经历、经验)约束并调整互相给予的意义与目的;意义取决于情境定义,亦即符号交换;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感知、反应方式。因此,社会是由人在行动中的观念组成与改变的。

在对于符号和意义的理解方面,“象征互动理论”反转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结构先于传播(语言的应用);意义由文本结构产生,对传者与受者具有同质性。而“象征互动理论”认为,传播先于结构,在个人与社会互动中建立意义,并达到对人的生命、历史的理解;意义、结构不是固有的、客观的,而是与传播过程共生、共存与共变的;社会、自我、心灵、群体及一切社会结构与行动,不是里面充满固有意义的容器,而是容器与充填物互相建构的过程,意义产生的同时,对象才存在。

(张国良)

6。简述象征活动的意义

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间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包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人类创造了最完整的象征符体系,利用这种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

(郭庆光)

7。简述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符号是人类交流意义的基本手段,但是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总是很清晰的,有时甚至是模糊的。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有些词语包容范围很大,但一般人是不容易分清的。另外,一些新语和流行语的意义也具有这种暧昧性。

(2)语言符号的多意性。多意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有时我们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语言符号的多意性很常见,一个单词、词组、句子都可能具有多种意义。除此之外,同音异义词汇也是造成语言符号多义性的一个原因。

语言符号具有暧昧性和多义性,这种暧昧性和多义性有时会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意义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境来消除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不仅如此,人类还能积极地利用这种暧昧性和多义性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

(郭庆光)

8。语言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人类创造语言是为了有效地传播信息,可实际上却经常发生编码困难和传播障碍,普通语义学认为这应归咎于语言的三种特性。

(1)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语言一旦被约定俗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稳定不变的,可我们周围的世界却日新月异。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的,可我们用来表述它的语言却是凝固和静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