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传播理论与技巧答案 > 二简答题(第1页)

二简答题(第1页)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手段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郭庆光)

2。人类语言的特性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日本生物学家永野为武曾经对人类的语言与动物发出的声音信号进行过详细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言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5)能够自主地赏娱声音的节奏和韵律。然而,上述特点还只能说是从外部现象上所做的描述。从本质上,我们可以对人类语言的特性做出概括,这就是: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灵活性,可以表述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表达内容上没有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素和辅音配之以声调的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个以上的语言单词。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声音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化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手语,还有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人工语言。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郭庆光)

3。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的区别是什么?

尽管动物有着复杂的信息系统,但动物的传播与人类的传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并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郭庆光)

4。人类早期命名活动的意义

人类早期的命名活动可能是幼稚的,但它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原来混沌一片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变得清晰、有条理,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名称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纳和分类,从中把握它们的性质和规律。不管这个过程是以具体到一般,还是以一般到具体,它都意味着语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深化。

(郭庆光)

5。简述信息社会的特点。

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但在经济结构上与前两者有明显的不同。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郭庆光)

6。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将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摄影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话、唱片、电影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这三类媒介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出现的。从不依赖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赖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这是一个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