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
1。试述跨国传播的一些新特点
今天的跨国传播借助卫星通信和互联网模式,具有了如下一些新的传播特点。
(1)跨国传播者代表国家讲话,是国家的代言人。
(2)跨国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的传播总是建立在彼此全面、正确了解的基础上。
(3)信息流通不平衡,媒介地理不平坦,发达国家和媒介强国往往也是信息输出大国,而欠发达的弱小国家除了天灾人祸等负面消息,则几乎没有正面信息输出。
(4)西方媒介强国发起的文化侵略来势凶猛,媒介欠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包括语言和风俗习惯等)受到威胁和破坏,有的将会逐渐消融在大国文化的洪流之中。
(5)传播对象主要为对象国政治界、经济界、文化界、传播界、知识界中当前的或未来的精英和领导者。
(邵培仁)
2。跨国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塑造和美化国家形象。(2)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3)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方针政策。(4)报道友好往来,加强彼此了解,密切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5)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6)中国的对外传播还要抵制西方媒介大国的信息污染、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反对其借口新闻自由干涉我国内政和外交。
传播学的研究学者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信息往来越频繁,越容易增进了解和增强好感。政治信息交流越及时,越不容易发生武装冲突。对世界舞台上的“玩火”行为提前“报警”,可以避免“火势”蔓延。当然,好斗的跨国传播媒介也可能把人民拖进战争的火海,特别是那些带有敌意的跨国传播往往会成为对象国政治动**、社会混乱的直接祸源。
(邵培仁)
3。“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结果是什么?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传播学会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进行了一项题为“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的大型研究。这项以29个国家为对象的研究揭示:(1)国际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标准,这在全世界任何媒介中都可以发现。(2)所有的传播媒介,都突出强调报道本国的事件或人物。(3)在西方媒介支配着世界的新闻生产和流通的情况下,美国和西欧在世界各地都是最经常的新闻话题。(4)仅次于美国和西欧的,是关于纷争、灾难或混乱的“异常事件”话题。(5)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除非作为“异常事件”的发生地得到报道,否则很少出现在国际新闻当中。(6)国际新闻的主要提供者是少数几家西方大媒介和通讯社,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媒介只能从这样一些外部信源那里“选择”或“翻译”新闻,仅仅起到一种“二次把关”的作用。
(郭庆光)
4。大众传媒在国际传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它执行对内报道的功能,不断地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社会。第二,它执行对外报道的功能,担负着宣传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方针和立场的重要任务。
(郭庆光)
5。国际传播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日本学者鹤木真曾经为国际传播下了这样的定义:“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除了国家以外,还包括:
国际机构——以国家为单位建立的政府间常设机构,如联合国。
超国家机构——指其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或范围内对成员国政府拥有约束力的国际机构,如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