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标题的注意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由于一些思潮中泛起的庸俗化的环境影响,也给报纸的竞争带来了某些副产品,其中就有标题的一些失误。个别报纸上的标题弥漫着一种不正之风,夹杂着一些消极的、与现实要求不和谐的因素,如低俗、炒作、夸大、错位等不健康的东西,令人感到遗憾甚至不满。主观上新闻编辑也清楚这些因素对读者无益,但由于过分强调竞争,投入不应有的精力与情感,这是不妥的,是一种对读者意识的扭曲和审美意识的错位。也有的是编辑人员素质的局限原因,在标题制作上失误。这些因素在新闻标题的整体中虽不占主流,但也是值得注意的,主要应重视以下一些方面。
1。避免标题低俗
标题中的低俗在报纸上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都市报尤为突出,主要表现有几方面。
一是含有色情的内容。这类标题对新闻中有关性的内容津津乐道。如:《三级女星与罗尼有染笑其**表现太差》、《〈纽约黑帮〉全球首映导演说“**”最有看头》等。有的新闻报道原本就很正常,其中并没有涉及低级趣味的内容,但有的编辑绞尽脑汁也要从中发掘“亮点”来张扬。如有篇新闻报道,内容是讲消防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在火中抢险,勇救群众,这是值得钦佩与弘扬的,可标题却是《4楼火堆里救出光身女子》,编辑偏偏盯住“光身”聚焦在标题上强调,将读者的视角引向带有庸俗方面,给这条本来属于正面报道的新闻带了顶不雅的帽子。再如标题《男子酒后闯女浴室撞见**女生》,谁都会想到在浴室不会穿着衣服洗澡,但编辑偏偏匪夷所思要在标题加上“**”一词,不仅多余也显得品位低下。
这种对性的刻意搜寻并在标题上渲染,只为迎合低级趣味者,连在国内一家有较广泛影响的严肃周报也不能“脱俗”,如该报的几个标题:《谁动了上海的“裙子”》、《裙边上的风暴》、《绥芬河“处女漂”》。这几篇稿件的内容其实是讲城镇的变迁问题,标题却偏要生拉硬扯地沾上“裙子”、“处女漂”,让读者想入非非。有的标题引用新闻中主人公的某些“精彩”话,明知道这话是不对的,但只要与两性问题关联,就要在标题上突出。
其次是暴力的低俗表现。有的新闻报道主要就是暴力的内容,在标题中可能也会有暴力倾向。如标题《抓到小偷暴打一顿》,尽管这话是出自新闻中被窃者的愤恨之言,但将它放入标题中,就变得是报纸在呼告式的宣扬用暴力来对付小偷,这就不对,抓到小偷应送公安机关处理,用暴力处罚同样也是违法行为,打伤甚至打死小偷同样要负法律责任。更有甚者,有些新闻的内容并非是暴力性的,但标题却偏要渲染暴力,落入低俗,如下面这两个标题:
(a)
“下班了,杀人去!”
近日都市青年白领时兴“杀人”游戏
(b)
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
孟京辉把《迷宫》做成了时尚
尽管(a)标题的主标题引用的是新闻中人物的原话并加了引号,与副题配合揭示了新闻的主题,但如此直白毕竟有耸人听闻、故弄玄虚之嫌,以这种方式来吸人眼球只会给人惊怵之感。(b)标题的主题虽然也有副题的配合说明,但主题由于没有加引号,无异于是在直接号召人去偷抢放火杀人犯罪(即便加上引号这样表述也是不妥的)。不难看出,从字面上看这两个标题的主标题都是在**裸宣扬暴力,似乎置法律于不顾公开煽动反社会的激烈行为,足以让人感到恐怖,实在是耸人听闻、触目惊心。
第三是粗鄙的低俗表现,即用语粗鲁不文明。有的标题大约是想以此来显得幽默诙谐,但标题语言的幽默诙谐,是应健康而不是猥琐,应正气而不是庸俗,应优雅而不是粗鄙,如:
(a)
WBA拳王卫冕战将在中国举行
霍利菲尔德要来揍人
(b)
九龄童怕做“野种”跨省寻亲
(a)标题将拳击比赛用“揍人”来表现,并不是什么幽默只能说是粗野。(b)标题中的“野种”是民间骂人的脏话,直接将它用在标题中是不妥的,显得格调低下,标题不用这个词读者也能理解其意。上述几种标题的低俗表现,编辑都要拒绝。
2。避免标题冷漠
对一些让人感到同情的新闻,特别是事或灾害等造成的人员伤亡,标题本应抱以人文的关怀表达同情、怜悯,至少应予以理解。可有的标题却缺乏这种人道主义精神,表现出不应有的冷漠态度,有的甚至走得更远,如下面几个标题:
(a)
广州酷毙30余人
(b)
走路违章被撞死法院判决“白撞”
(c)
轰轰印度火车相吻“叠罗汉”
(d)
汽车炸弹为欧盟峰会伴奏
这几个标题对天灾人祸事件表现都显得冷漠。(a)标题对因酷暑而死亡者,用“酷毙”来戏称完全不妥。(b)标题中的“白撞”二字毫无人情味,任何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觉得“刺眼”。事实上法院没有这样的判词,是作者的主观意识的曲解,不仅亵渎了法律,也亵渎了人类的爱心。(c)标题中将火车相撞当做情人相吻,是对灾难没有同情心错位的表达;“叠罗汉”是娱乐的杂技表演的项目,不能用于灾害。我们常说“灾难无情人有情”,两列火车相撞的灾难,反示以娱乐性的语言欣喜的口吻,这种幸灾乐祸是“唯恐天下不乱”、无视异国灾难与人民的感情的态度,实在是要不得的。(d)标题对造成人员伤亡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恐怖行为,居然调侃为“伴奏”,大有隔岸观火“看别人笑话”的不良心态。
类似的标题,或许编辑对灾难并没有在主观上要调侃的意思,但客观上却是实实在在的表现。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知识、情义和道德。报纸作为文明的载体,理应渗透人道主义的精神,体现出人性的关怀,让人感到温暖。有的报纸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使类似上述冷漠的标题在报上频频出现,很不应该,这也表明了编辑对思想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随时都不能放松。
3。避免标题偏见
所谓偏见,就是偏于一方的主观成见,指某种不公正的见解,因为“偏”是歪斜与“正”相对的。常言道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就说明了偏见的危害性。偏见的具体表现便是歧视,客体恃才傲物,自视优越,瞧不起在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方面不如自己的客体,这种歧视在不同的阶层、地域、群体都有,常常把某些方面的个别扩展为一般,特殊放大到普遍。由于历史的积淀,偏见在社会上普遍存在,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社会公器,理应捍卫公正、良知,不应有任何偏见,并为制止、消除社会中的偏见而努力。遗憾的是现在一些报纸上也不自觉地有这方面的表现,在标题上出现特别惹眼,如下面这些标题:
(a)
市长田头调研敢吃农民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