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报纸编辑学教程pdf > 第四 稿件社会效果与报纸特色(第2页)

第四 稿件社会效果与报纸特色(第2页)

5。恒安国际集团股票200万股(价值金额视乎股价,折合1。15亿人民币)。

6。厦门逾二千平方尺豪宅值600万。

7。宝马一辆,约值180万。

8。保时捷一辆,约值250万元。

稿件中讲到的事是真实的,似乎无可非议,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各方面消费高是自己的事。问题是这种极尽奢华的婚礼,自己去举行便罢了,报纸不值得去报道、宣扬,应当做的是宣传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风尚。而且再结合现实环境来看,目前正是社会的转型期,贫富悬殊的现象突出,有的人为挥霍一掷千金,有的人为温饱艰难度日,国家正在为努力缩小这种差距而奋斗。在这样的状况中,一些贫困者看了这样的新闻报道,有可能会产生出某种不平衡感,加剧贫富对立的矛盾。类似的纯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少,编辑都应考虑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

一些于社会具有明显危害性质的新闻,世界各国根据长期的新闻实践经验都明确地禁止刊登。在联合国新闻自由会议上通过的《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其中就对不许传播的内容作了相关规定,它们具有全球范围的普适性。

1。为国家安全应守秘密的事项;

2。意图煽动他人以暴力变动政府制度或扰乱治安的;

3。意图煽惑人民犯罪的;

4。发表不洁,有害于青年的文字,或供青年阅读的出版物;

5。妨碍法庭审判的公正进行的;

6。侵犯著作权及艺术权的;

7。意图毁损他人的名誉,或有害他人而无益于公众的,无论其毁损者为自然人或法人都相同;

8。违反因由职业上,契约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的,包括泄露因职业上或官方资格而获得的机密消息;

9。有意欺骗的;

10。有计划地传播足以损害人民或国家友好关系的虚构或曲解新闻的。

我国目前虽还未制定有新闻法,但根据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以及其他法令的规定,至少这些方面的内容是必须禁止刊播的:煽动推翻国家政权体制的;煽动抗拒国家法律、法令的实施的;煽动闹事的;散布谣言、欺骗公众的;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来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用侮辱性的言词来公然贬低他人人格、名誉的;违反国家保密法规,泄露国家机密的;教唆他人犯罪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描写**或露骨宣扬色情形象的;未经本人同意公布其私人生活方面侵犯隐私的。

二、媒体风格特色的考虑

各家媒体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不同,出版时间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各家媒体的风格特色方针有所差异。编辑在选择稿件时,除了上述的从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两方面的考量外,还要从稿件是否适合于本报的风格特点方面来进行取舍。如就报纸来说,日报与周报、机关报与都市报、全国性的报纸与地方性的报纸、综合性的报纸与专业性的报纸,老年人的报纸与青年人的报纸等,都会坚持各自选稿的侧重点,以此来体现自己报纸的个性特征。个性就是事物的优势,就是区别于他物的特征。报纸没有自己的个性,就体现不出自己的优势,难以适应读者的特殊要求,也就会失去单独存在的理由。如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坚定沉着战狂澜》,从沉着果断决策、深入调查研究、心系民生疾苦、推动国际合作、着眼长远发展等五个方面,运用大量事实和生动笔触,全面反映中国政府如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凡历程。次日各地的党委机关报都选择了这篇通讯,而都市报则许多都没有选,或者有的只登了个标题,或作简讯处理。如《扬子晚报》只作了一百来字的简介和提示“详见今日《新华日报》”。

有的思想性、指导性强的稿件在党报机关报上必须刊登,而在都市报上则不一定采用;一则趣味性十足的社会新闻,都市报上大登特等,却不一定适合在讲究权威性、指导性强的报纸上报道;一条时效性强的动态新闻日报及时登载,而在周报上刊发就失去时效性,等等。我国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后,各种媒体获得了极大发展,受众选择媒体的空间越来越大,媒体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稿的选用强调具有本报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编辑实践中都十分重视这一点。许多媒体除了重要新闻外,通讯社电讯稿的采用量减少,自采稿件的使用量增多,就是坚持自己媒体特色的一个明显表现。

正是依据读者定位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各家媒体在选择稿件时存在的侧重点的差异,方才有了新闻园地的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各种风格特色的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市场上争相斗艳,既有自己的独特风采立足于世竞争,也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广泛需求。倘若众多媒体不分彼此,大家的内容雷同,就会出现“千报一面”的现象,陷入到“**”时期的“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局面。而这正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段不能忘却的沉痛教训。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