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雾霾”成为大气污染严重的关键词,雾霾天的元凶之一PM2。5也获得了正式的中文命名——细颗粒物。《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加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中东部地区雾和霾天气多发,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大面积、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损害人类健康,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专栏7-3北京PM2。5浓度最高达993,天安门能见度不超过500米
2013年1月1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超过500米,街头上不时出现戴着医用口罩的行人,有市民表示,呼吸有一定的困难,总觉得胸闷,比前几日的严寒更难忍受。根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1月12日以来,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微克立方米,西直门北交通污染监测点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这是中国有PM2。5监测数据以来最高的一次。监测中心网页有红字滚动提醒称,目前北京PM2。5浓度监测值非常高,很多地区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北京市环保局官方网站显示,北京连续三天空气质量达六级污染。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有气象预警史以来首个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3日白天平原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霾的厚度可达1公里到3公里,核心物是灰尘颗粒。
资料来源:东方早报,2013-01-14。
固体废物污染形势严峻。固体废物污染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在人们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是生活垃圾。中国每天都要制造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的大部分被运送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只有小部分被回收利用。在这其中,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废塑料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还不到10%,而据PetcoreEurope工业协会表示,2012年欧洲PET瓶回收量超过6000万个,超过52%的PET瓶被再度回收利用(约168万吨)。[7]可见,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对垃圾的循环使用还远远不够。俗话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但我国技术上的劣势,是导致这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原因。
在表7-1中,我们看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也逐渐显现。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守志认为:“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部分地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积成山,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更是长期的。”[8]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涉及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等19个地市,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区、煤化工、能源电力行业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与煤相关行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当地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迅速增加,造成大气污染的同时,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更是长期的。[9]此外,2011年被曝光的云南曲靖铬渣倾倒案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云南曲靖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将5222。38吨重毒化工废料铬渣非法倾倒,导致珠江源头南盘江附近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附近农村77头牲畜死亡,并给周围农村及山区留下长期的生态风险。
相比前两类固体废物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的集中爆发尽管较为少见,离人们的生活也更遥远,然而,一旦发生危险废物污染,对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的伤害都是巨大的,也需要我们格外重视。
专栏7-4垃圾围城,触目惊心
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73亿吨,如果堆在一起,可以堆出500多座百层高楼。广州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8万吨,两天不处理,垃圾将堆到香港。“垃圾围城”不仅是广州的困惑,也是多数中国城市面临的难题。北京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如果用2。5吨的卡车装载,能从天安门一直排到河北廊坊;上海每半个月的垃圾量能堆出一座88层的金茂大厦。与此同时,由于土地稀缺,城市周边已无垃圾“葬身”之地。
面对如此巨大的垃圾量,城市垃圾处理该如何破局呢?垃圾焚烧成为现实之路。在国际上,垃圾焚烧也是成熟可靠的主流技术之一。同样的处理量,垃圾焚烧用地仅是垃圾填埋的120左右。更重要的是,垃圾在填埋场中分解需要10年至30年,而只要垃圾的熔点低于850摄氏度,2小时左右就可焚烧处理完毕。
尽管垃圾焚烧具有众多的比较优势,为何垃圾焚烧项目又屡遭抵制?原因在于公众担心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二英。实际上,随着近10年垃圾焚烧技术飞跃发展,已经实现了对二英的高效处理。当焚烧温度超过850摄氏度的时候,99%的二英被分解;当焚烧温度超过1000度以上,二英就全部分解了。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都是高温焚烧,而且安装了活性炭、袋式除尘器等净化装置,冶炼厂、汽车尾气,甚至家用燃气、抽烟排放的二英浓度都高于垃圾焚烧。2014年7月1日我国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垃圾焚烧厂每立方米烟气中排放的二英含量小于1000亿分之一克,实际实施中甚至更低。
资料来源:垃圾焚烧厂缘何难落地。人民日报,2014-06-05。
噪声污染日益加剧。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并称社会四大环境污染。而噪声污染相比其他三种污染,更易被人忽略。由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机动车迅速膨胀,人们的活动空间日益狭小,建设工地随意施工,城市噪声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基本民生的一大痼疾,城市居民被噪声折磨得痛苦不堪,“噪声病”干扰人们的正常睡眠和休息,导致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受到影响,造成很多人的精神损伤。
中国的发展还伴随着严重的资源消耗。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0%,却只有世界上不到7%的淡水资源。全国范围内,每年城市用水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是60亿立方米,各种污水随意排放,这些让中国可以使用的淡水更加弥足珍贵。2013年冬天,北京连续107天未出现有效降水,给农业生产、居民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导致粮食减产,威胁粮食安全。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最近十年极端天气造成的干旱和洪水的严重程度增加,以汶川地震为代表的地壳能量的急剧释放带来了房屋倒塌、生产停止、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451亿元,这种影响并不仅是地区性的而是全国性的。
7。2。2生态退化日趋严重
在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民生中国梦实现的同时,日趋严重的生态退化,从另一个侧面,加大着民生中国梦实现的难度,且这种影响持续更长、范围更广泛。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土地资源日渐捉襟见肘。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高强度耕种,退化加快,而且短期内自然恢复的可能性很小。一些地方政府和居民只顾眼前利益,忽视环境保护,过度开采,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91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10]这直接导致土地肥力衰退,土壤退化威胁加大。有关专家根据土壤侵蚀潜在的危险性,将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结果从小到大分为:微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重度危险区、强度危险区和极度危险区六个等级。[11]我国绝大部分区域都处于水土流失中度危险及以上的地区。此外,我国的耕地逐渐减少,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挤占大量耕地,城市规模无休止扩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减少耕地约600万亩,18亿亩耕地红线受到冲击,粮食危机的风险潜伏,直接威胁到13亿多人的民生。在耕地减少的同时,耕地污染也给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带来隐患。
专栏7-5中国耕地污染令人担忧
2014年4月17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根据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对全国约630万平方公里土地开展调查的数据,中国16。1%的土壤约合3亿亩的耕地受到污染。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约有0。5亿亩耕地不适于农业种植,余下的耕地中大多数属于低质或中质水平,几十年来大规模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使得这些土地丧失了生产能力。耕地污染,使得人们对食品供应的安全性产生了普遍担忧。
资料来源:黄安伟。15的中国耕地被污染。纽约时报,2014-04-17。
作为地球上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我国的种子植物有30000余种,仅次于世界种子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脊椎动物6300余种,其中鸟类1244种,占世界总数的13。7%,有鱼类3862种,占世界总数的20。0%,位居世界前列。[12]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正面临严重的威胁,公认的濒危种类有数百种之多,超过110的多种脊椎动物和15%~20%的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危机,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13]因此中国属于世界上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一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这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越多,群体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稳定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如森林的生态环境比沙漠的生态环境更稳定。因此,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单单是对生物的保护,更是对生态环境的维护。由于非法捕猎,非法采摘,非法砍伐等原因,许多生物已经濒临灭绝。因此,生物多样性减少带来的问题也同样应得到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