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红色根系——国防班
“少年强则国强。”一百多年前,当祖国被列强侵略的时候,梁启超发出这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这时代的声音,曾鼓舞了多少有志青年,自立自强,解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母亲。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祖国正一步步强大,现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是大人的事,更是孩子的事,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中国梦,就要从孩子的教育抓起。
广附,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国防情结,学校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干部子弟学校。深受这种军队文化的影响,学校一直有个梦,就是希望能继续传承这种红色文化,为祖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中国梦。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规划等筹备工作后,2012年10月,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在广附正式挂牌成立。伴随这个“梦”,我们正在前行。
一、举办国防班的意义
人才是兴军之本。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发展,知识和科技已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事实雄辩地证明,谁抢占了人才制高点,谁就能在战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世界军事强国把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作为提升战斗力、谋求军事优势的关键。
广附与广州军区选培办的首长们经过认真的调研和论证,认为在中学开设国防班是富有创新性和重大意义的举措。广州军区选培办首长认为,如果能选择一批具有光荣传统、办学水平高、校风学风优良的重点中学开办专门的国防班,军地联合采取特殊培养措施,引导学生高考时集体报考军(警)院校和国防生,可以走出一条培养国防人才苗子的全新之路。就广附高中国防班的开办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2012年11月9日专门作出批示:“在普通高中进行‘国防班’试点是提高师生国防意识,培养高素质国防人才的有益尝试,教育部要给予大力支持”;中央军委相关领导在2012年11月12日也作出批示:“办好高中‘国防班’试点并适时总结宣传好这一开创性工作的经验”;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刘联华同志也作了专门批示:“要充分研究认证,广泛听取有关各方意见,确保办成、办妥、办好”。
广附开办国防班的具体意义体现在:一是人才培养平台的前伸。军队人才培养工作提前到高中,从高中阶段开始介入,逐步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身体素质,打牢思想根基、夯实知识基础、强化军事基础,有利于壮大信念坚定、素质更高的国防后备人才队伍。从高中阶段开始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也是被世界军事强国实践证明的有效做法,值得借鉴。二是国防教育的普及。在一所优质中学创办国防班,必将引发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所开设的军政理论课、组织的军事训练、进行的准军事化管理,本身就是“含军量”高的生动的国防教育实践,能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教育的熏陶,提高爱党爱国爱军的意识。一个国防班学生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家长在参与子女教育的过程中,自身的国防意识也会得到强化,从而实现将国防观念由学生向家庭再向社会辐射的目的。三是国防生源的稳定。开办高中国防班,不仅可以建立稳固的生源基地,更有利于提前“锁定”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从而为稳定军校和国防生招生报考的数量以及录取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为部队挑选优质人才提供更宽泛的选择面。军区选培办计划,在广附创办全国首个高中国防班成功后,拟在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逐步推开,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动其他生源基地中学和其他更多中学,确保国防生生源数量充足、质量更高。
2012年10月,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在广附正式挂牌成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予以专题报道
二、广附国防生的培养模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高中培养国防生是一项创新的举措,对师生来说都是一项挑战,如何将国防生的培养落到实处?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国防班创建之前学校领导就这些方面进行了实际的调研及考察,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进步,制定了一系列国防生培养方案。经过与军区选培办的认真商讨,学校确定了“以中学为主,军队全程嵌入,军地联合培养”的思路,开展国防班学生培养工作。学校和军区选培办一起专门制订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学生培养实施细则》和《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军政训练实施办法》,明确国防班的学习、教育、管理以学校为主,招生面试体检政审、军政教育训练、高考报考军队院校或国防生等环节,军队介入协助。不仅要在军事训练上以生为本,更要在知识、信息的学习上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1)培养目标。
让国防班学生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养,健全人格,成为品学兼优的国家后备军官选拔人才。
(2)培养途径。
①讲座类。主要通过聘请国防院校或部队中理论丰富的专家、学者或首长到校开展讲座。目前主要包括国防知识讲座、国防历史讲座、国防形势讲座、国防法规讲座等。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学生得到了专家学者高层次的引领,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加深了国防观念,增强了爱国情感。
②课程资源建设。广附目前的国防班课程结构由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军事体育课、军事技能课四个部分组成。国防班军政训练课程教材书目包括:《军事理论教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兵训练教材》等。
③国防技能。主要依据广附《军政训练大纲》,针对平时训练科目及体能达标标准,开展相关的训练。
④实践活动类。近几年国防班组织的实践活动主要有: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南昌、井冈山、韶山等革命纪念地;走进军营体验部队生活,走进军校体验国防生生活;举办校内军事特色活动,如以“我崇拜的军中英雄”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举办国防知识竞赛,晚自习前10分钟唱军歌,周一全体学生穿军装,校园处处显军姿等。
⑤环境建设类。国防园地、军事小知识、国防书籍阅览室(书籍、报纸、杂志)、训练场建设、“将军林”建设、军魂墙、教室军事文化建设(班级名片、口号、海报等)。
⑥各种组织建设类。军事爱好者社团、后备军官合唱团、后备军官拳术队(军体拳、匕首操)、国旗护卫队、小组突击队(全方位竞赛,尤其是学习)。
⑦成果宣传类。国防微信、国防网站、国防小报、国防画册等。
(3)师资配备。
学校根据国防班的特点,配备了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
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国防班建设领导小组,由邓云洲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由广州军区选培办驻我校的军事副校长单志祥同志和主抓国防班建设的德育处主任席长华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国防班专职教官、年级组长、国防班班主任等人员组成。
专业师资:为了凸显国防班的课程特色,学校专门聘请军区教官和军事专家到校给国防班学生上课。强化日常训练,聘请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国防生为日常军事活动的教练。
近几年到学校上课的军事教官和军事专家有:
何晓庚,副教授,广附国防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广州军区驻广东高校选培办主任。积极探索国防生培养特点和规律,筹划推动的全国首家“后备军官学院”、全国中学首创国防班培养模式等在军地引起较大反响,被广东省评为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改革一等奖。承担广东高校国防生《军事领导科学与方法》《人民军队导论》《国家安全环境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课程教学任务。
单志祥,广附国防副校长,广州军区驻广东高校选培办干事,荣立三等功2次。在军队院校工作8年,从事高校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7年。刻苦钻研选培工作业务,承担国防生军政理论部分课程授课任务,负责国防生体能、队列、轻武器射击及军事体育等科目组训工作,两次参加军区选培业务知识考核均获得第一名。
此外,还有宿双宁、梁宁宁、闪淳昌、刘大响、徐长江等专家、学者、领导来我校作讲座,详见下图。
广附老校友宿双宁同志回母校作讲座
广附老校友梁宁宁同志作军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