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校长营造育人文化的途径包括 > 三瞬间精彩定格成长学校仪式文化活动(第2页)

三瞬间精彩定格成长学校仪式文化活动(第2页)

第三幕《放飞美好希望》中,王校长致辞,鼓励同学们“做一个追风的少年”表达了对毕业班同学们美好的祝愿。六(6)班、六(7)班的配乐诗朗诵《少年中国说》气势慷慨激昂,表现了少年的朝气蓬勃,爱国之情**漾其中。接着,王校长给六年级三百多名毕业生逐一发放了毕业纪念册。

六(5)班陈白同学洋溢着浓浓的温馨留恋之情的歌声,拉开第四幕《祝你一路顺风》,学生、家长和老师在内操场自由合影留念。

这次毕业典礼为六年级同学的学习生涯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让他们带着学校给予的真挚的关心和殷切的希望奔赴中学,开创新的未来。家长们表示,这是一场有深刻意义的典礼,他们十分感动,孩子们一定会牢记学校的恩情和嘱托,不辜负学校的期望,刻苦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资料来源:陈书舫。深圳××小学2013毕业典礼[EBOL]。http:szps。sz。edu。xyxw627。jhtml,2013-07-10。

案例分享

中学毕业典礼:仪式,独特的文化形式

在湛蓝的天空下,翠绿的香樟树旁,阳光洒在××中学学子们年轻的脸庞上面,在××中学的操场上围成一个同心圆,默默地低着头,闭着眼,把手放在胸前合十,许下了人生中,最庄重的承诺,现场听不见任何人声的喧哗,只有音乐在默默地流淌,然后,孩子们放飞了象征梦想的气球,跟随着音乐大声地歌唱,五彩缤纷的气球纷纷飞向了蓝天,那一片斑斓的色彩点亮了孩子们清澈的眼神。

这是一场情动师生的毕业典礼,是一场庄重的成人仪式,在这个圣洁的时刻,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向过去告别,在这个庄严肃穆的时刻,他们将开始承担起作为成年人全部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用放飞气球、许愿的方式,播种下一个个美丽的梦想,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被放飞的梦想将伴随他们的一生,温暖他们的一生。

这样的仪式每年都会在××中学的校园里举行,××中学还有很多能代表自己独特文化底蕴的仪式,比如,每个学年的钱学森奖章颁奖典礼、毕业典礼仪式。每天早上同学们跑操并喊出各种励志的口号,也是我们的一种仪式,我们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仪式来强调,展现我们特有的舜耕文化,凝聚人心,升华、净化师生的心灵,每次看到这样的场面,内心都会涌起一种感动。

××中学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仪式?仪式是一种茶文化,具有直抵人心的共振作用,当仪式举行的时候,它表明师生都怀有共同的信仰和愿望,在做着相同的动作,想着同样的话语,唱着同样的歌,通过这些共振作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场”,就像磁场那样吸引着人们,使大家变得更加团结、更加亲密。

资料来源:黄飞。耕学载道:校长能力的五项修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0。

[1]石中英。谈谈校长的价值领导力[J]。中小学管理,2007(7):4-6。

[2]杨文娟主编。小学合作分享教育主题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4。

[3]丁锦宏主编。小学品格教育主题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前言。

[4]孙国宽。德育视野下学校仪式的实效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6):40-41。

[5]新华社授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xi。edu2010-0729,2010-07-29。

[6]戚万学,唐汉卫。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4(7):38-42,48。

[7]周建华。校长领导力:内涵、结构和提升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10):7。

[8]傅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之我见[J]。教育导刊,2004(9):15。

[9][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288。

[10]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7。

[11]平章起,刘爱玲,王贵菊。学校仪典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4):22。

[12]陈永明等。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0。

[13]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的通知(文明办〔2010〕8号)[EBOL]。http:enming。ziliaowenjianjigouzhongxuanbu201203t20120307_543725。shtml,2012-03-07。

[14]中国文明网临汾站。临汾市文明办关于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EBOL]。http:sxlf。wenming。wjzlk201105t20110527_44289。shtml,2011-05-27。

[15]DealTerre。ShapingSchoolCulture:TheHeartofLeadership[M]。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1999:15-18。

[16]王海英。构建象征的意义世界:学校仪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15-19。

[17]易丽。文化生成:营造学校发展“新生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3。

[18]范楠楠。中小学学校仪式的价值迷失与追寻[J]。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5):6。

[19]程晗。读懂仪式教育[J]。中小学校管理,2013(5):3。

[20]范楠楠。中小学学校仪式的价值迷失与追寻[J]。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5):6。

[21]范楠楠。中小学学校仪式的价值迷失与追寻[J]。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5):20。

[22]林崇德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167。

[23]刘海,李晓明。高校校庆活动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J]。高校教育管理,2013(3):42-45。

[24]卢新伟,蔡国春。解读大学校庆的价值:组织文化和仪式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9(9):15-18。

[25]许建国。中小学校庆为何[J]。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5):13。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