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校长发展学校的关键要义 > 三问题汇总归类及排序(第2页)

三问题汇总归类及排序(第2页)

通过分析这个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可以使我们看到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将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从而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问题树的具体操作

在一张大白纸的中心,写下(或画一张图一个标志)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由教师、校长或社区成员提出的。在纸的下半部分,写出尽可能多的原因,并用线条把它们连起来。在原因的下面再引出原因,并标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一直这样做下去,直到你找到最根本的原因为止。然后,在问题的上面写出尽可能多的影响或后果,并把它们用线条连起来,在影响或后果之后接着引出更进一步的影响或后果,并标明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一直做下去,直到参与者认为满意为止。

图4-2

可以把画问题树作为讨论某个问题的起点。下面所附的就是一个问题树,正如图4-2,有时候同一个问题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而原因和影响可能是相同的(如同一个圈)。

注意:原因和影响本身也是问题,画出的问题树最终就成了相互关联的问题形成的一个网。

·举例:

2。排序法

·排序法概述

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挖掘学校特色的过程中,排序是指对学校存在的某一类别下的若干个问题,按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因素来确定优先次序的一种方法,同时,问题的解决方法或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可通过排序来确定优先次序。

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把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汇总,根据社区群众和师生的意见,把这些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出优先次序,便于集中有限的资源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排序活动还能够使我们参考不同人群的不同意见与建议,把问题的优先次序明确下来,这样每个人的意见都得到同等重视。由于不同人群的出发点不一样,排序结果可能不一致。比如,校长在征求社区意见时,要把各个组的排序意见汇总起来,在社区大会上,形成整个社区的最终排序结果。

·常用的两种排序方法

(1)优先排序

优先排序是指一组人对问题排序时,个人先将这一类问题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先后排序,并标出序号,最优先解决的标“1”,次之标“2”,依此类推,然后将每个人对同一组问题排序的序号相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过程。

优先排序的具体做法是:先选择一类需要区分优先次序的问题,然后让参与者就这些问题的优先次序,提出他们各自的看法,让不同的人重复这一活动,然后把结果记录在下面所附的表中。

表4-7优先排序样表

如果访谈者很多,可以先分组做优先排序,然后把小组序号之和填进总排序表之中,再进行排序,形成最终结果。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很多人参与分组和最终排序,排序的问题必须相同,否则难以汇集形成最终排序结果。

(2)对比排序

选择需要排出优先次序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来自问题树。每次拿两个问题,让访谈者选择哪个更为紧迫或重要(下面的表将帮助你一步一步做对比),记下访谈者的选择(直接写在下面的表中或单独写成一个单子)。与不同的访谈者做同样的对比。然后把他们的选择填入表中。表中的A、B、C……代表不同的问题。

表4-8对比排序样表

·排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排序时,让参加排序的人按他们自己的理解来做,别人尤其是组织者不要做任何暗示。

(2)在排序过程中,要耐心了解人们的反应。

(3)排序时,可以将表中的矩形格改成“米”“田”字格或九宫格,以方便更多的人或小组使用。

(4)建议对文盲、记忆力差等特殊人群采用对比排序法,可用图片或实物等代替表格中的问题,石子等代替个数和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