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 > 第四部分 大事记(第5页)

第四部分 大事记(第5页)

4。国办发文控缀保学: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对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提出要求,为早日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想进一步夯实基础。

5。香港多所高校现“港独”制品在港内地学生抗争

据香港文汇网消息,继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大(教育学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的校园出现“港独”横幅之后,9月6日,又有3所高校被“独物”污染,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出现“港独”字条。7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内地学生在中大文化广场发起“反对被代表”“反观点霸凌”的集会,抗争“港独”。

6。教育部: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3%超发达国家水平近一倍

9月8日上午,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超过发达国家的1。6%水平近一倍。

7。浙大新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可以认定为学术成果”引热议

9月8日,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原创作品,根据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将可被认定为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可等同于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并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此新规的发布引发舆论热议。

8。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现象引关注

据《科技日报》9月11日报道,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已是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一些人担心由于选考物理的人数大幅下降可能造成物理界未来人才的断层。有专家回应称,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教育部门应做一个科学的评估,给出一个合理的警戒线,一旦超出就启动修正机制。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一流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10。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11。教育部: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教育部9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已经达到748万,毕业生规模突破7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0%增长到42。7%,我国正在快速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

12。浙江金华一小学叫停家长签字

9月,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该公约取消了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

13。浙江小学五年级设中医科引争议

9月,浙江省在小学五年级推出“中医药与健康”课程,成为全国“首创”,该举引发社会广泛热议,甚至出现“中医粉”和“西医粉”的论战。浙江省教育厅回应称:教材编写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主要由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课程为辅修,不会进行考试或考核,相关内容的审核不存在不恰当内容。

14。北京现“内力觉醒”大学律师称其违反法规

据媒体报道,北京昌平回龙观吉晟别墅住宅群有一所名为“内力觉醒”的大学。“校舍”是一栋200平方米三层高的别墅,共招收了30多名学生,年龄从7岁到16岁不等,据了解,该学堂号称“中国第一所少年儿童大学”,但并无教材且混龄教学,还存在对学生体罚的现象。有律师称,“内力觉醒大学”“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已构成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破坏了义务教育制度。

十月

1。陕西科技大学教授殴打清洁工被拘10日

2。河南南阳一中学开大会销毁学生手机

10月8日,河南南阳一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将从学生处没收来的手机扔进水桶,用锤子猛砸砸烂。学校工作人员称,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一切都是为学生好。此举也引发舆论热议,有人认为学校是为了让学生好好读书,可以理解。但多数网友不赞同学校的行为,认为砸毁手机过于极端,损害了学生的私人财产,学校的处理方式值得商榷。

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方回应苏轼相关大数据研究争议

10月9日,微信公众号“清华附小2012级4班”推送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文章以五篇研究报告作为范例,分别是《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人杰地灵——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的对比》《苏轼的社交圈——揭秘苏轼不同时期的朋友》。虽然文章格式没有正规论文严谨,但其中附有大量的图表、表格以及统计数据,该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舆论争议。对此,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回应称,社会公众质疑因对目前中国小学的教育和发展太不了解、对小学生的现状不了解。

4。教育部、人社部:将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校

10月20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其中明确提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可以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高校副教授、教授评审权不应下放至院(系)一级。

5。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10月25日上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该中心是全国首家成立的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

6。南昌区政府回应“豫章书院”体罚学生事件

10月26日,有网友在知乎发帖爆料称位于南昌一所名为豫章书院(全称:豫章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的学校存在严重体罚、囚禁、暴力训练学生等诸多情况,事件经曝光引发广泛关注。10月30日,南昌市青山湖区官微回应称,经调查,网帖反映的问题部分存在,书院确实有罚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为和相关制度,已责成教育部门对豫章书院进行处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将加大对该区民办教育机构监管力度。11月2日,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科体局同意了豫章学院提出的停止办学申请,并要求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分流学生。

1。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

11月初,携程人力资源部门接到员工投诉,称小孩身上出现一些伤痕等不正常现象,调取监控后发现,视频中老师有殴打幼童、给幼童喂芥末等行为。该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引发了舆论的一致谴责。事发后,携程公司立即报警,警方到场控制了涉事的4名工作人员,其中3人因涉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携程方面的相关责任人员除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外,另有多名高官引咎辞职。12月13日,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携程亲子园工作人员郑某、吴某、周某某、唐某、沈某某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批准逮捕。

2。湖南桃江四中出现群发性肺结核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