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1997 > 第一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 高等教育评估管理机制的实然解读(第3页)

第一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 高等教育评估管理机制的实然解读(第3页)

[1]在王英杰,刘宝存主编的《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中对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有着系统全面的介绍,具体参见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7-83。

[2]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8。

[3]顾明远。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3):1-3。

[4]许茂祖教授曾对高等教育评估阶段进行过划分。第一阶段是由1985年6月镜泊湖会议开始到1987年6月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评估试点工作会议”结束的评估研究和试点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做了思想准备、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和方案准备等几件工作。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6月西安会议开始到1989年年底结束的评估试点阶段,其结束的标志是1989年12月在郑州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召开的高等教育评估试点总结会议。第三个阶段是扩大高等教育评估试点并逐步推开的阶段。这一阶段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由于许茂祖教授是在1997年完成这一划分论述的,按照许教授的判断,当时第三阶段仍然在继续进行,并没有结束。具体参见许茂祖。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10-14。

[6]参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第六章各具体条款。

[7]王冀生。中国高等教育评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6-80。

[8]文件指出:“政府和社会监督与高校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高等学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

[9]王冀生。中国高等教育评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4。

[10]陈敬良等。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透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6-87。

[11]訚金童等。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9。

[12]具体参见杨东平。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演变[A]。载自张秀兰。中国教育与发展政策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87。

[1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

[14][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前言。1。

[15]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7。

[16]同上书,第138页。

[17][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

[18]李红惠。从高校扩招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1,(3)。

[19]教育统计年鉴和相关司局也公布一些数据,但是很不全面,离研究和决策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20]具体参见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与发展趋势[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135-136。

[21]“新一轮评估方式方法改进研究”课题组会议于2008年12月11日在评估中心召开,教育部高教司石鹏建副司长、评估处朱洪涛处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季平主任、李志宏副主任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课题研究目标、基本框架并进行了课题分工。具体参见“新一轮评估方式方法改进研究”课题组会议在评估中心召开http:。pgzx。edu。webShowDoel=zxdt_tgl&docID=200812241230101352285。xml。

[22]笔者曾参加过这样的课题研讨会,出席者有政府官员,课题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等,在会上有些学者直接从政府的角度来谈论新一轮评估的改进,而不是从评估本身的目的和本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谈论评估方案改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23]许茂祖。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程序——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讨班上的发言http:。pgzx。edu。webShowDoel=llyj_pgffyj&docID=200504051112692706076。xml。

[25]夏天阳。各国高等教育评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26]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以下简称“评估院”)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2000年9月经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其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上海市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评估业务主要来源于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以及社会各界的委托与授权,是我国业务范围较广、学术活动较为活跃的专业性教育评估机构之一。具体参见http:portal。seei。edu。sh。epageDetail。aspx?AppID=1&InfoGuid=f38f8171-65b1-4c4b-8524-207de9f2cdbe&CategoryID=d176cb6c-9092-4bf9-8ae9-15406217a454;江苏省教育评估院(JiangsuAgeioion)成立于1997年4月,系江苏省教育厅设立的专门从事教育评估的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承担厅研究确定的教育评估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承担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工作;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理论研究,参与教育评估政策制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专业培训和咨询服务,指导基层教育评估业务工作;完成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具体参见:http:jypgy。pgygk_pgyjj。asp。

[27]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召开“2008上海教育评估论坛”。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信息简报2008年第2期http:。pgzx。edu。uploadjb2。pdf。

[28]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网大、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都热衷于大学排名,对其他类型的评估创造性不大,在拓宽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29]2009年3月19日,在天津大学“对话北洋”的访谈活动中,天津大学校长龚克透露,曾有一家排行榜的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费”,遭到学校拒绝。具体参见:天津大学校长揭露高校排名收费潜规则。http:daily。。bwbhtml2009-0322t_72039。htm。

[30]天津大学校长揭露高校排名收费潜规则。http:daily。。bwbhtml2009-0322t_72039。htm。

[31]许茂祖。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程序——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讨班上的发言。http:。pgzx。edu。webShowDoel=llyj_pgffyj&docID=200504051112692706076。xml。

[32]参见张红伟。对“学生评教”制度的分析。北京教育(高教版)[J],2008,(1):52-54。

[33][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