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国教育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四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第1页)

四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第1页)

四、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

(一)江西省

2011年11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的通知》,文件指出,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的主要内容有:积极探索切合自身实际、富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全面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模式,以评价标准多元化逐步取代单一、求同的评价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按需投入,有针对性地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配备。最终能使实验学校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普职融合、多样发展等方面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各设区市教育局推荐,学校申报,经审核认定的实验学校,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组指导下,制订实验方案和学校建设方案。对于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的条件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实验学校要充分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设备、师资等各个方面对实验学校予以倾斜;二是省教育厅将成立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发展实验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试点工作,并成立实验专家组,对实验工作进行全程指导;三是省教育厅将把实验学校优先列入全省普通高中建设有关项目,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和设备配备,并视情况对实验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补助。

2012年6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公布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学校名单的通知》,公布确定南昌市第二中学等36所普通高中为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首批试点学校。具体学校名单及实验方向如下。

南昌市第二中学(国际化教育)、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普通高中课程模式改革)、南昌市实验中学(艺术教育)、南昌市洪都中学(国防教育)、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教育信息化)、南昌市第二十中学(校园传媒艺术教育)、九江外国语学校(多语种教学)、九江市第六中学(美术教育)、永修县第一中学(羽毛球运动教育)、上饶市音体美特色高级中学(音体美教育)、婺源县天佑中学(普职融合)、铅山县第一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东乡县实验中学(书法教育)、资溪县第一中学(普职融合)、崇仁县第二中学(艺术教育)、高安中学(艺术体育教育)、靖安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宜丰中学(学生社团建设)、丰城中学(高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吉安市第三中学(数字校园建设)、遂川县第二中学(普职融合教育)、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体育美术教育)、赣州中学(外语教育)、赣州市第四中学(体育艺术教育)、瑞金市第一中学(德育)、南康市第三中学(科技创新教育)、兴国县第三中学(农村高中分层自主学习模式改革)、信丰县第二中学(体育艺术教育)、景德镇市第七中学(艺术教育)、乐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浮梁县第一中学(体育教育)、萍乡中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萍乡市上栗中学(学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新余市第三中学(体艺和科技创新教育)、新余市第六中学(国学教育)、鹰潭市第一中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2012年12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增加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的通知》,增加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8所学校为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学校。具体名单如下。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传承赣文化”地域文化与科学探究)、九江第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玉山县第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临川第一中学(高效课堂快乐课堂建设)、吉安市白鹭洲中学(德育教育)、赣州市第三中学(多元教育)、景德镇一中(科技创新教育)、新余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1月,江西省教育厅在南昌召开了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工作研讨会,总结交流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工作,分析研究问题,以进一步推进实验工作的进展。

2014年3月,江西省教育厅举办了特色高中发展专题研修班,参训对象为普通特色高中发展实验学校主要负责人,培训紧紧围绕特色学校创建专题,包括特色学校创建理论概述、特色学校与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长与学校管理、特色学校创建个案研究等,通过组织学员开展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把理论学习、问题研讨、经验总结和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福建省

1。福建全省的改革动向

2013年4月,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11],该文件指出,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的目的是,通过改革现有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持续提高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试点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统筹与学校自主发展相结合,坚持特色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坚持改革试点与示范引领相结合,试点的任务在于创新培养模式,鼓励学校突出学科建设特征,在科技、数理、人文、外语、艺术、体育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与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如探索建立高中学生大学先修制度,这是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核心。

创新教学方式,倡导实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指导学校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选课、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等多种教学管理制度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管理机制。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积极探索实施发展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更加突出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功能,更加关注全体学生和教育教学过程。

强化学校资源建设,有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包括师资培训、实验室与课堂开放、开设特色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有效合作。

实验学校的申报,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学校领导有强烈的教育改革愿望,教师的课程意识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已具有某些方面的特色。其认定程序包括学校自主申报、设区市审核、省级审定。对已确认的实验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将限期整改或取消其资格。

在保障措施方面,各设区市的教育局要对区域内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在经费、设备、师资等方面予以必要的倾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给实验学校充分的自主权。

2013年8月,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修改完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方案的通知》,专家组对48所申报学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评审,从中选取了26所学校作为省级改革实验备选学校,并对各校所申报的试点项目提出了修改意见。26所备选学校及其试点项目如下。

省直属2所:福州一中(拔尖创新人才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福建师大附中(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州市3所:福州三中(卓越人才培养实验计划)、福州八中(构建博雅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福州格致中学(构建有格致特色的多样化可选择课程体系)。

厦门市4所:厦门双十中学(基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实验)、厦门一中(推进“人文·创新”校本课程,探索高中生培养新模式)、厦门科技中学(大中学校衔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厦门外国语学校(有外语特长的多样化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