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特需课程
当提供给全体学生的核心课程、学养课程不能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特需课程。特需是学生的特需,它不是一门具体的课,它是一种从学生内在需求出发,由学生提出学习需求,学校特供、特备的课程组织形态。学生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课程的创设发端于学生的需求、生成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先由学生“提”、再由学校“供”,是实现按需服务、个性化学习的变革,探索“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潜能开发”的实验。
当学生对某一领域有特别的志趣,有求知兴趣和学习动力,向学校提出特需后,还须经过专家团队确定其具有特别的潜能,具有一定的天赋,能够对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有能力可持续研究才行。因此,能参与到特需课程的学生,不仅需要有内在的自主学习需求和特长,还需要有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
特需课程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潜能为前提,通过因需而设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使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发现与尊重、保护与帮助、提高与增强,为他们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他们的优势潜能在未来持续发展中发挥卓越优异的创造力。
以下课程表就是由中三直升生自己填表完成的,课程由学生来定,学校特备、特供。
表1-3上海市实验学校某中三直升生的特需课表
5。学生社团
学校高中部在进行学养课程统整过程中,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纳入学养课程管理并做到“五个定”:一是定社团,即要求高一、高二学生每学期选择参加一个社团;二是定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社团指导课,第四节课安排自主活动;三是定场地,确保每个社团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四是定指导老师,邀请中青年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制订指导工作规范并予以补贴;五是定评价制度,实行星级制度,打造明星社团。学校高中部有21家学生社团,如今不少社团已经创出了品牌,如“JA学生公司”“中文辩论社”“英语辩论社”“管弦乐吉他社”“心理社”“爱心社”“绿叶环保社”等。
表1-4上海市实验学校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中部社团课程
综上,上海的高中学制改革经验说明,示范性高中应该关注其改革实验,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改革实验创新,仅仅追求升学率,就不应该视其为示范性高中。
(三)广州市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截至2005年,广州市创建了首批2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6]广东省教育厅提出“十五”期间在建设200所省一级普通高中的基础上,再建设10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教育规模,提升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
而广州市首批创建的2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名单是: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市二中、市六中、广州大学附中、协和高级中学(市属中学)、市七中、市十六中、育才中学、培正中学(东山区属学校)、市一中(荔湾区属学校)、市三中(越秀区属学校)、市五中(海珠区属学校)、市四十七中(天河区属学校)、培英中学、市六十五中(白云区属学校)、市八十六中(黄埔区属学校)、真光中学(芳村区属学校)、秀全中学、邝维煜中学(花都区属学校)、仲元中学、番禺中学(番禺区属学校)、从化中学(从化市属学校)、增城中学(增城市属学校)。
据报道,这2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3。11亿元,其中市属学校8。83亿元,各区、县级市所属学校14。28亿元。这2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将有1407个教学班、优质学位将达到64722个,比2001年的优质学位增加43332个。而这批学校的建设必须坚持“硬件达标”与“内涵发展”相结合,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科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参与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形成辐射效应,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验和示范基地。
据统计,2017年广州市又新增1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即广州市外国语学校、广州市九十七中、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广州科学城中学、广州市二十一中、广州市南海中学、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广州市七十五中、广州市一一三中、广州市白云中学。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范性高中
新疆从2001年起就开始试评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在此之前,新疆共有“重点高中”30所。到2007年底,已有33所学校获得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称号,其中包括12所原来属于30所重点高中的学校。此后,新疆“重点高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由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取而代之。
与“重点高中”由政府认定不同,自治区示范性高中改为专家全面评估命名(包括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实力、学科建设的评估以及实地考察等内容)。与“重点高中”强**育优势资源不同,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突出现代教育实践中的探索性和引领性,鼓励学校从以往“自上而下”靠文件指导办学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同时,示范性高中也不像原重点高中,没有定额,不搞终身制,“有多少评多少”。普通高中只要能通过示范性高中评估,即可步入示范性高中的行列;而获得称号的学校如果违反教育法规和政策,情节严重者也将被取消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称号。上述这些规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示范性高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带动自治区高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从2010年开始,新疆作为国家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区”之一,全区的普通高中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不再赘述。
(五)陕西省示范性高中
陕西省从2005年以来,先后启动了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标准化高中建设项目,以及“春笋计划”培优项目。“春笋计划”是为某些优秀学生创造更多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在本书第五章将有对“春笋计划”的专门介绍和分析。
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建设项目属于常规工作改进的范畴,目的是为了敦促所有高中学校都要达到国家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要求,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本节主要介绍陕西省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将全省一大批教育质量比较高的高中学校树立为标杆,希望这些学校在学校管理,在特色学校建设和发展方向上,给其他高中树立榜样。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建设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通知》(陕教基[2005]57号)及相关评估标准的要求,经组织专家初评、复查,陕西省教育厅自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已经陆陆续续批复了47所普通高中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这一历史阶段也是全国各个实验区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实验阶段。
下面是陕西省省级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名单,共计47所。
西安市16所: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春笋计划”生物学科基地学校)、陕西省西安中学(“春笋计划”通识培训基地学校)、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春笋计划”化学学科基地学校)、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春笋计划”信息学科基地学校)、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春笋计划”物理学科基地学校)、西安市铁一中学(“春笋计划”地理学科基地学校)、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春笋计划”物理学科基地学校)、西安市第一中学(“春笋计划”化学学科基地学校)、西北大学附属中学(“春笋计划”生物学科基地学校)、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户县第一中学、西安市第七十中学、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周至中学。
宝鸡市6所:宝鸡中学、凤翔中学、眉县槐芽中学、扶风县扶风高中、陈仓区虢镇中学、眉县中学。
咸阳市7所:咸阳市实验中学、三原南郊中学、彩虹中学、兴平西郊中学、泾阳县泾干中学、礼泉县第一中学、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
铜川市1所:铜川市第一中学。
渭南市9所:瑞泉中学、象山中学、合阳中学、渭南高级中学、澄城县澄城中学、蒲城县尧山中学、渭南市杜桥中学、白水县白水中学、富平县迤山中学。
延安市1所:陕西延安中学。
榆林市2所:陕西省神木中学、陕西省榆林中学。
汉中市1所:陕西省汉中中学。
安康市1所:陕西省安康中学。
商洛市3所:陕西省商洛中学、商南县高级中学、陕西省洛南中学。
(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示范性高中
2001年7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的通知》决定80所高中为第一批示范性高中。直到2015年1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还组织专家验收评估了第19批次的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这项工作在政府工作计划中一直坚持着。下面是该区第一批立项建设的80所学校名单。
南宁市三中、宜州市一中、合浦县廉州中学、百色市祁福高中、灵川县中学、容县高中、武鸣县高中、百色地区高中、桂林市十八中、宁明县中学、全州县高中、陆川县高中、南铁一中、横县中学、岑溪市中学、崇左县中学、北海铁山港区南康中学、兴业县高中、柳州市一中、玉林高中、荔浦县中学、桂平市浔州高中、防城港市高中、阳朔县中学、柳铁一中、博白县高中、来宾县一中、贵港市高中、扶绥县中学、大化瑶族自治县高中、南宁市二中、南宁市沛鸿学校、河池地区高中、兴安县中学、河池市高中、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桂林中学、南宁市郊区高中、柳铁二中、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学、南丹县高中、象州县中学、广西师大附中、苍梧县中学、贺州市高中、柳州市二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中、柳州高中、灵山县中学、宾阳中学、合浦县一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中、梧州高中、钦州市二中、南宁市一中、平南县中学、柳江县中学、防城区实验高中、北海市中学、南宁市八中、北流市高中、柳城县中学、昭平县中学、柳州市龙城中学、邕宁县高中、桂平市一中、柳州市四十中、南宁市外国语学校、浦北县中学、梧州市一中、北海市七中、梧州市七中、合浦县公馆中学、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校、柳州地区民族高中、藤县中学、钦州市一中、贵港市江南中学、玉林市一中、南宁英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