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京市的实验
南京市是唯一一个以地级市参与国家级改革的试验区。
(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项目启动
2011年8月17日,南京市政府转发了该市教育局拟定的《南京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意见》,标志着南京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根据文件,南京市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富有鲜明办学特征的高水平普通高中,即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高中,努力形成特色鲜明、课程丰富、资源开放、评价多元、育人全面的普通高中发展新局面。通过重点建设、典型引路、滚动发展,构建南京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格局。
第一类,综合改革高中。以培养基础宽厚、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基本目标,在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明确的思路和举措。第二类,学科创新高中。在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学科建设特征,在数理、人文、科技、体育、艺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第三类,普职融通高中。融合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形成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富有成效的就业指导,可与职业类学校合作办学,实行学籍流动和学分互认。第四类,国际高中。以接纳外籍学生和开展国际课程教学为主,科学整合中外高中教育优秀元素,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南京市共有高中学校66所。根据南京市教育局顶层设计,最初计划遴选20所左右的学校参与本次改革实验项目,改革启动之后,南京市的改革和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以及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结合进行,使得参与实验的学校有所增加。
2011年10月21日,南京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作会议在中华中学河西新校区召开。各区县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中教科长和各普通高中校长近100人参加了会议。南京市第一中学、宁海中学、大厂高级中学的领导分别从申报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3个项目类别介绍了学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在这次会议召开时,已经有39所高中申报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项目,其中也包括“普职融通高中”项目。如大厂高级中学、行知实验中学、高淳湖滨高级中学在内的多所中学等。
2012年8月,南京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的意见》,总结了一年来南京市各高中学校的改革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思路,决定进入改革实验实施阶段。同时,南京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确认南京市第一中学等43所高中参加“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的通知》。这43所学校中获批11个“省级课程基地”,2个“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5个普职融通试点学校,有9所高中成立市级交响乐团、舞蹈团、民乐团、书画艺术团、管乐团等。
(二)实验学校及其实验内容
南京市高中教育底蕴很雄厚,参与多样化实验的学校都是勇于创新的学校。从各校的以下简单信息可以看出,围绕课程基地建设是一大亮点。除了有些学校是江苏省的课程基地建设学校外,没有特别标注的学校则是南京市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
南京市第一中学(江苏省环境生物技术课程基地)、南京市金陵中学(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南京市中华中学(江苏省生命·生活·生态教育课程基地)、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江苏省模拟联合国课程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南京市第九中学(江苏省音乐课程基地)、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南京市人民中学(学科创新高中)、女子高中、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开展美术教育)、南京市第五中学(江苏省“落花生”文学教育课程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体育与健康模块选项教学课程基地)、南京市行知实验中学(开展普职融通实验)、南京市第二十七中(江苏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南京市文枢中学(开展普职融通实验)、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江苏省数学自主学习课程基地)、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生涯规划课程基地)、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4年4月17日恢复了“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名,是江苏省普通高中儒学经典课程基地)、南京市宁海中学(学科创新高中)、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江苏省科技教育课程基地)、南京大学附属中学(科技体育特色学校)。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小班化教育模式)、南京市燕子矶中学(小班化教学,书法教育特色)、南京市栖霞中学(开展体育教育)、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综合改革高中)、南京市雨花台高级中学(综合改革高中)、南京市板桥中学(美术课程基地)、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以垒球为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南京市秦淮中学(美术教育课程基地)、南京市秣陵中学(开展普职融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物理全纳教育课程基地)、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数学课程基地)、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学科创新美术教育)、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火山·雨花石课程基地)、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开展普职融通)、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艺体教育学科创新高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江苏省中外语言文化体验英语课程基地)、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普职融通高中)、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江苏省基于农村乡土资源的化学生物课程基地)、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开展美术教育)、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开展艺术教育、小班化教育)、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开展江苏省数学文化实践课程基地)、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普职融通下的校本课程基地)。
上述43所学校是南京市确定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改革实验学校。南京市政府支持高中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首批支持1200万元。同时,不同改革内容,获得支持的额度也有所区别。综合改革高中100万,学科创新高中60万,普职融通高中80万。南京市政府要求各区县1∶1配套投入。2013年11月,南京市又批准同意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开展普职融通改革实验。到此时,南京市参与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改革实验的学校共44所。参与改革的学校占全市高中的78%。
另外,没有列入实验学校,但是被列入江苏省课程基地的还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该校是2007年南京市高中布局调整之后,新建的一所高标准高起点的学校。也是“汽车文化课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