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她还是一位作家,著有《往事知多少》《留云借月》《一千个春天》《陈香梅的散文与诗》《迷》《追逸曲》《春秋岁月》《春水东流》等中英文著作四十余部。
从1992年至今,陈香梅四度归宁母校,发表演讲,勉励师生,书赠墨宝,捐建书斋,给真光人以极大的鼓舞,续写了她与真光的不解情缘。2013年真光中学设立“香梅女班”,尝试单性别教育,便是以陈香梅女士的名字来命名。
“虽然我以陈纳德将军夫人为荣,但我更以陈香梅个人能靠自己的努力而创造了自己的天空为傲,更以在白人的天下无畏无忧地和他们比高下为傲。”始终斗志昂扬的陈香梅如是说。
曾有人这样评价:“陈香梅以过人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十二分的坚贞成就了一段传世之恋;她用超凡的毅力、勇气和智慧在异城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她洋溢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对于养育过她的祖国一脉情深,为中国的发展不遗余力;情之细腻,性之坚毅,心之博大,她的一生,有太多的精彩。”
2。第一位华人女绝技飞行家——张瑞芬
张瑞芬女士是广东恩平人,青少年时曾就读于真光女校。1921年毕业,不久留学美国。
在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思想熏陶下,张瑞芬于1931年毅然由学习钢琴演奏转学飞行。她勇敢坚毅,勤学苦练。很快就在1932年3月考取了飞行执照,成为第一个华人女飞行员。
在林肯航空学校毕业后,张瑞芬随飞行专家学习国际航线、战斗、盲飞、霞雾飞、翻筋斗等飞行特技,造诣极深。1935年被著名的“九九”俱乐部吸收为成员,成为华人第一位女绝技飞行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张瑞芬担任领航、气象学教授的工作。在13年的云端生涯中,她创造了超过1600小时的飞行纪录。民国陆军上将蔡廷锴将军曾题词称她为“女界之光”。西方名流也称她为“女中豪杰”“当代杰出女飞行家”。
在张瑞芬八十大寿时,南加华人历史学会授予她“献身当代之妇女”的光荣称号。
3。献身音乐的作词英才——黄晚成
黄晚成女士是真光学校22届校友,音乐家兼音乐教育工作者。5岁时,她即追随真光书院开创者那夏理女士学习音乐,小学毕业后升广州真光中学,又拜当时著名的音乐演奏家玛格丽特为师学习钢琴。在广州岭南大学毕业后,转到北京音乐专科学校继续接受音乐教育,后到法国留学五年,刻苦磨炼钢琴技艺。
1936年,黄晚成回到广州,任教于广州女子师范及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是广州市音乐教育园地的开拓者之一。她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不少人成为了其他音乐学府的教学骨干。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晚成与丈夫到新加坡定居。分别执教于南洋女子中学及岭南分校,后开始教授私人学生。1946年出版了她的歌集《新的歌》,收入集中作品有17首。此后,继有《相思苦》《知足常乐》等音乐作品面世。
在音乐教育方面,黄晚成教学认真、循循善诱,为新加坡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与演奏家,驰骋在新加坡,甚至国际乐坛上。在从事音乐教育中,她不仅传授钢琴弹奏的技艺,还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许多人生的哲理,鼓励他们追求崇高完美的心灵意境。
1979年,鉴于黄晚成在音乐园地上的辛勤耕耘,以及为华人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新加坡总统向她颁发了“公共服务星章”奖章。
4。中国女排先驱——卢惠卿
卢惠卿女士生于1910年,广东东莞县人。在广州白鹤洞真光中学接受教育的她,少女时代已经是体坛健将,尤其排球球技精湛,曾带队获广东省运动会排球冠军。
1928年从真光中学毕业后,卢惠卿即留校任体育教师。1930年北上进入燕京大学,活跃于体坛,在远东地区多次运动会的排球比赛中,屡建奇功,为国争光。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获卫斯理大学硕士学位。
9年后,卢惠卿返回祖国,在真光母校服务两年,旋即受燕京大学聘为女生部主任兼体育主任,后又在金陵女子大学兼任体育讲师。不久抗战胜利,她再度赴美进修,最终获哥伦比亚大学体育博士,为中国女子得此荣衔之第一人。
学成后,卢惠卿在香港真光中学任中学部主任。1958年,她移民美国,一方面从事地产及保险业务,另一方面设立太极拳班,在西方社会中提倡中国国术,用英文著写流传甚广的《太极拳手册》,为太极拳等国术在西方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卢惠卿毕生服务于文化界、体育界,组织学生活动,精力充沛,造福青年。常以助人为乐之本,生性爽朗率直,慷慨豪迈,办事机智敏捷,忠诚负责,实为后辈表率。她是中国早期女排发展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也为中国国术在西方传播立下汗马功劳。
真光中学薪火相传,代代不息,一代代真光人走出校园,成为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知名人物。这样的校友不胜枚举,这样的故事恒河沙数,他们鼓舞着真光人前仆后继,播撒真光“爱”的光芒,为社会发展贡献“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