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箱庭疗法的心理临床pdf > 第三 小螃蟹成长记对一位同伴侵害儿童的箱庭治疗(第3页)

第三 小螃蟹成长记对一位同伴侵害儿童的箱庭治疗(第3页)

这次的作品跟前几次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Z的情绪也趋于平稳和高兴,作品恢复了秩序,而且还显得生动,有活力。作品看似回到了初始阶段,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初始阶段的箱庭尽管充满生机,内容丰富,但总给人一种分割、孤立的感觉,似乎小Z只是将脑子里想做的各种主题一一摆出来,而不太追求其中的逻辑和整合,而这次箱庭的统合感更强,整体给人的感觉更像一幅作品,作品跟题目非常切合。有意思的是,在整理小Z的箱庭治疗记录时治疗者发现,治疗者称这次的箱庭为“作品”,而前面的都称作“箱庭”,而治疗者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这次箱庭制作还有两个让治疗者印象深刻的地方:桥和海豚。桥是最后放的玩具,桥在箱庭中是连接、沟通的象征,表明小Z正在整合自我的多种人格,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放海豚是在治疗者意料之外的,因为小Z今天将海豚“送”给治疗者后就在玩具架上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放好,之后再也没有关注过它。小Z基本上是做完箱庭并取好名字后又突然把海豚放进来的,并且刻意地紧挨着沙箱壁,正冲着治疗者,什么也没说。治疗者当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小Z的这个小举动背后包含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6。第11次箱庭

因堵车迟到10分钟,小Z在电话中跟治疗者道歉,气喘吁吁地冲上来之后,小Z满脸失落和自责,不停地念叨:“我迟到了,我迟到了……”治疗者安慰他,并建议他先休息一会儿再开始玩,他还是迫不及待玩起来,并且很高兴地告诉治疗者:“我今天作业写完了哦!”显得格外轻松和得意。

他一开始陆续摆了很多树和草,接着在右下角跟上次差不多的位置挖河,河里放了几只动物,然后又陆续在陆地上加入一些动物(图10-16)。在大森林里,动物们都在吃饭或玩耍,皮卡丘也来玩了。沙箱左边,一只蜥蜴在给犀牛让道,因为它怕犀牛。皮卡丘在第5次“动物王国”中曾经出现过,也是找朋友玩,但朋友还没来。这次皮卡丘站在森林的入口,是要准备进去玩了吗?“让道”则又是一个威胁主题,给这个和谐的大森林增添些许不安。

图10-15小树林里的轨道

图10-16大森林

最引人深思的是沙箱右边,一只螃蟹从河里爬出来,跟在一条蛇后面,蛇在觅食,小Z说螃蟹想找蛇玩。由于蛇的现实原型在第7次箱庭中已经显露,而螃蟹这一意象几乎每次都出现,还曾经与蛇出现对立状态,治疗者对这一场景自然敏感起来。于是治疗者随意说道:“螃蟹从水里爬出来了。”小Z立即答道:“反正作业写完了,它爬出来透透气。”这确实是语出惊人的,因为小Z刚开始的时候就得意地告诉过治疗者他今天已经写完作业了,这无疑在宣示这只螃蟹就代表小Z自己。结合前10次的箱庭,螃蟹这一意象出现了9次,是这一系列箱庭的绝对主角。螃蟹在前面所做的事有被老鹰抓住、跟蛇打斗、跟螳螂打斗、跟怪兽打斗,当然最多的是吃东西。如果打斗和被抓象征小Z现实中遭遇同伴侵害的话,吃东西则象征在自我滋养以补充能量。细心观察会发现,小Z对待蛇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从惩罚(螃蟹跟蛇打架、汽车撞进蛇的家、蛇被埋进沙里等)已然变成了允许其觅食了。后来在交流中治疗者了解到,学校那两个同学最近不怎么欺负他了,他说:“他们可能更多是打着玩吧。”其中一个要过生日了,小Z表示自己很想参加。至此,螃蟹和蛇突然的友好行为也得到解释。

7。第12次箱庭

这次小Z一进来就挖了一个大湖,之后开始挑选各种恐龙,并强调都是草食性恐龙,他大概不喜欢或者出于什么原因刻意避讳肉食恐龙。看得出,小Z和大多数小男孩一样喜欢恐龙强大的力量,但是他又对会伤害同伴的肉食性恐龙比较排斥,联想到小Z现实中被同伴侵害的角色,便很容易理解他的举动了。

恐龙在大森林里和谐相处,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玩“打架游戏”(右上角的两只三角龙),人们开着车来这里玩(图10-17)。小Z口中的“打架游戏”其实就是很容易与同伴侵害混淆的“粗暴游戏”,也许小Z一直以来都将同学跟他的打闹当成欺负。现在他的内在发生了变化,他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因而对“粗暴游戏”的威胁、攻击形式的感受性降低,理解上逐渐由同伴侵害转变为游戏,认知上开始发生变化。小Z的箱庭变化正是其内在变化的象征性表达,小河变成大湖显示小Z自我力量进一步增强。

治疗者将这个阶段解释为问题解决阶段,是整个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可以看到,这个阶段小Z的箱庭呈现出一个不断下陷并最终恢复的过程。小Z一直没有明确指出自我像,但实际上他的自我像一直存在(螃蟹)。当然,整个箱庭都是小Z自我的表达,但螃蟹这一意象很可能包含了小Z那时最典型的一些特征和心理状态。回顾小Z(螃蟹)到目前为止在箱庭中的活动,也许能更好地理解小Z的心理变化历程。

在前5次箱庭中,螃蟹基本都在进食,实则是在自我滋养,积蓄能量,但第6次箱庭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螃蟹在进食的同时开始行动了,跟蛇打架,第7次跟螳螂打架,第8次、第9次跟怪兽斗争。当个体需要额外的能量来执行任务前,个体通常会给自己一些滋养。小Z在第6次终于积累足够的能量开始解决问题,他用自己的方式惩罚欺负过自己的两个同学,第7次惩罚力度更大,如小Z说自己在“复仇”,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宣泄并与其现实生活进行连接(长期遭遇同伴侵害,蛇和螳螂分别代表欺负他的两个同学)。第8次、第9次小Z的内在进入了更深层次,怪兽象征了小Z遭遇的困境,也是小Z潜在阴影的表现,具有巨大的未知力量,小Z正在动用各种力量对抗它。

图10-17恐龙进入现代大森林

一旦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阻塞的能量便得以重新流动,个案就可能发生改变。于是,当治疗者无法想象小Z还会下陷到哪种程度时,他回来了,并且发生了改变,他的现实情况也有了好转(同伴关系得到改善),尽管治疗者也不能完全理解发生了什么。见证这一过程的治疗者深深体会到,只要提供给个案安全、自由、受保护的空间,在陪伴、欣赏、倾听中激发个案的自我治愈力,他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自己才是最清楚如何帮助自己的人。

(三)自我探索阶段(第13~19次)

1。第13次箱庭

小Z这次是由姥姥带着来的,早到不少,因为上次差点迟到,所以这次特意早点出发。小Z剃了光头,他表示比较满意。

首先,小Z将玩具架上所有的海豚摆进沙箱,接着加入几只螃蟹,然后兴致勃勃地问治疗者:“你猜我摆了什么?”“海底世界!”小Z脱口而出。接着,小Z又摆了一些海底动物和植物(图10-18)。他在左上角半掩埋了一只沉船,在左下角也同样半掩埋了一只。海洋意味着小Z继续开始深入了,并且不同于第二阶段的深入,他开始更加积极地探索内在的旅程。小Z表示自己最喜欢海豚,因为它们可爱、聪明、团结,不主动攻击别的动物,而且不吃肉。后来的交流中小Z这样描述自己:“我很灵活,有正义感,至少不会欺负别人,而且我也不爱吃肉。”看来小Z对自己的认同已经趋向于海豚所代表的品质了。仔细来看,早在第9次箱庭时小Z就开始了从螃蟹到海豚的自我认同转换过程,一路上海豚一直陪伴着小螃蟹成长。其实,海豚才是小Z内在真正的原型,因为遭遇自身无法应对的问题而暂时变形成螃蟹了,弱小但富有攻击性。随着问题的慢慢解决,小Z内在被压抑的自我像开始显露。沉船在箱庭中象征着在无意识中等待挖掘的宝藏和资源,小Z已经在进行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了。

2。第14次箱庭(图缺失)

这次小Z首先放了两只螃蟹,然后问治疗者:“你知道我今天打算摆什么吗?”“海滩!”接着他陆续放了一些海生动物,几个人在踢球、游戏。然后小Z对玩具车产生兴趣,一直到快结束,治疗者提醒他。小Z猛然想起来想找人,跟自己差不多的人。

3。第15次箱庭

这次小Z第一次开始在玩具架前思考,不同于以往进来就直接玩的作风,他还提出这次是否能延长时间,让治疗者充满好奇和期待。小Z想干什么呢?

小Z首先拿了两对螃蟹放入沙箱,治疗者问它们在干什么,小Z故作神秘地说:“不告诉你,等做完了再告诉你。”他要求治疗者帮他一起找很多螃蟹,因为他找不到更多了。最后,小Z把所有八只螃蟹放到沙箱正中央,开展“螃蟹大战”,他觉得“很威风”。之后,小Z停了一会,跟我聊起最近生病的事,期间牵扯出一个叫小Y的同学,这是小Z新交的朋友,是他最喜欢的同学。治疗者由衷为小Z感到高兴。在治疗者眼中,小Z善良、性情温和、礼貌、懂事、聪明,他本不缺少交到朋友的潜能,只是在新环境的困难面前暂时被压抑了,一旦他找到激发潜能的钥匙,他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与人交往。一番交流过后,小Z又开始专心摆水草,虽然只摆了四株,但是他特别认真,他对水草的形状、大小、摆放位置都特别在意。可能觉得太空,小Z又在螃蟹周围加了几只动物。最后快要结束时,小Z把玩具架上仅有的三只海豚放在右下角,“它们几个朋友要来这里玩”(图10-19)。比较特殊的是,后半段的治疗时间内小Z都没有说话,特别安静,只是制作过程中看了治疗者一眼。治疗者大概也被这“场”所感染,也没有说话,只是关注着他。

如果说前面小Z的箱庭治疗过程更像一种游戏,是无意识的、自发的表达,那么这次更像一次创作,尤其最后,小Z用划破的矿泉水瓶在沙上小心勾勒,似乎他对作品赋予了某种内涵。时间到了,小Z留下一句“海洋”就满意地走了。这着实引发治疗者的深思:所有曾经代表他的螃蟹都出现了,新的自我像海豚也聚集在旁边,整齐划一地朝向中央,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4。第16次箱庭

图10-19海洋

这次小Z的作品有了新的突破,首次从“动植物阶段”晋升到“人类阶段”了。小Z陆续摆了超人、蜘蛛侠和《复仇者联盟》里的英雄形象,并表示想要摆“童话或神话里的人物”,然后又找了《白雪公主》《睡美人》《忍者神龟》等动画片中的形象,最后在玩具架前思考、摸索很久之后,把怪兽放了进去(图10-20)。小Z告诉治疗者:“虽然我不喜欢怪兽,但它就在那里。”接着他又补充道:“我也不喜欢公主,但是女孩喜欢,所以我就放了。”这些话从小Z口里说出来让治疗者有些惊诧。生活中充满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事、物,如果我们无法改变它们,那么接纳恐怕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从象征的角度来解读,怪兽是潜意识中阴影的象征,之前小Z是不接纳、排斥它的,因而动用所有力量攻击它,想要打败它,反观现在的小Z,已经能平和地接纳它了。小Z的成长令人欣慰。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小Z在游戏期间看到了螃蟹,但他只是摸了一下,没有摆放。

这次治疗的前两天,治疗者无意中发现一个小的,有些旧的奥特曼玩具,由于箱庭室没有,便带过来放在玩具架上。

小Z挑选玩具时发现了新成员,欣喜异常,随即放入沙箱,摆玩了一会儿。然后,他拿来怪兽,与奥特曼呈战斗状,随后又找来各种建筑物,表示城市,并且尤为在意房子和奥特曼的比例。与在第8次箱庭中怪兽入侵城市截然不同,这次的城市完好无损(图10-21)。

6。第18次箱庭

这次治疗因故推迟了半小时,小Z像往常一样兴奋地冲进来,看样子父母跟他解释好了。他举起手给我看他带来的东西,一个大大的新奥特曼。随即他把新玩具放到玩具架上,说捐给箱庭室。治疗者后来了解到,他有几个奥特曼玩具,觉得箱庭室的奥特曼太小了,于是决定捐一个。

小Z将大奥特曼放进沙箱,想做一个奥特曼用一只脚把怪兽踩在脚下的场景,但总是放不稳。于是,他想到用水把奥特曼的脚固定住并且让治疗者帮忙扶住奥特曼,这很不容易,不过他最终成功了。主要原因是小Z忽然顿悟:“哦,我知道了,因为奥特曼是这个姿势,所以站不稳。”于是他将奥特曼的头向掰了一下,重心前移,就站稳了。治疗者当场表扬了他的机智和努力解决问题的行为,小Z高兴而害羞地说:“这是我的本能反应。”接着,小Z将另一个奥特曼也放进沙箱,又创作了一个奥特曼打怪兽的场景,并解释这是奥特曼变小了的样子,强调两个奥特曼原来是一样大的。之后,小Z又利用房子创作了城市,作为背景,又利用水车和树作为城市的点缀,表示“这样更好看些”(图10-22)。

图10-20动画世界

图10-21奥特曼大战怪兽

这次小Z在挑选玩具时,会有意把放错位置的玩具归位,结束时非常爱惜地把自己带来的奥特曼擦了又擦,可见他对这些陪伴他走过来的玩具非常熟悉。如果说上次的箱庭让人联想到第8次“怪兽来了”的箱庭的话,那这次的箱庭与第9次箱庭很容易产生连接,因为都有两个怪兽,不同的是上次城市遭到毁灭性摧毁,而这次两个英雄守护住了家园,小Z甚至还留有心思去点缀“城市”。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