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箱庭疗法的心理临床pdf > 第二 对ADHD男童的箱庭治疗(第1页)

第二 对ADHD男童的箱庭治疗(第1页)

第二节对ADHD男童的箱庭治疗

ADHD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过度活动、异常兴奋、容易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男孩的患病率高于女孩。

国内外对ADHD的心理治疗主要采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以抑制儿童的多动行为及相关发展障碍,但对常见非病理性儿童多动行为的干预研究较少,干预模式相对单一,缺乏系统、成形、可供操作的具体干预方法。

箱庭疗法的游戏特性特别适合于儿童,大量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证明了箱庭疗法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性。以下通过三个ADHD儿童的箱庭治疗案例,探索对ADHD儿童箱庭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个案一(治疗者:徐洁)

经过箱庭治疗前的受理、家长(母亲)访谈、老师访谈、来访者第一次箱庭过程分析,获得并评估个案的背景信息。

(一)个案介绍及其评估

1。基本情况

小D,男,10岁,接受治疗时就读小学四年级。小D母亲孕期未有异常,剖腹产。小D出生后与父母共同生活,2~6岁上寄宿幼儿园。小学前三年出现严重的学校适应问题,后转至现在的小学。

2。学校适应

阅读小D幼儿期所在幼儿园提供的家园联系手册,老师对小D在园生活和学习记录说明他有明显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典型行为,精细动作能力欠佳,同伴关系不良。通过母亲报告和小D所在小学的老师访谈,治疗者了解到小D在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在课堂上缺乏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常扰乱课堂秩序,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紧张。

3。家庭结构

夫妻关系疏离,据称小D的父亲长年投入工作,只有周末在家与母子共同居住。小D母亲婚姻满意度较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管理儿子的生活和学习上。因小D的多动与家庭功能失调,母亲经常在管理小D无效时情绪失控,打骂小D,之后又十分自责,一度出现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母子关系紧张并过分纠缠。因此,在个案的ADHD症状和失调的家庭功能之间存在着交互的消极循环。

4。自我概念

经过对小D第1次、第2次箱庭作品的过程分析(在箱庭过程中分析)和访谈发现,小D对自我评价较低,从下述对小D的访谈记录中可见一斑。

治疗者:你能介绍一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小D:我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好学生的,我什么都不好。

5。前期评估与治疗

三年前,个案小D被某专业医院诊断为ADHD,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symptomquestionnaire,PSQ)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值。另外,小D接受箱庭治疗前曾做过系统而长期的注意力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并在医院接受针对儿童ADHD的药物治疗,但效果甚微。

经过信息收集与分析讨论,治疗者与督导对个案的评估结果为:个案为ADHD儿童,同时伴随自我概念低、学校适应(学习困难、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

6。确立治疗方案与效果评估

与来访者的监护人进行访谈后共同协商制订治疗方案,以箱庭为主要治疗工具,整个治疗历时13个月,共24个治疗单元。咨询设置为四个阶段:第1次由来访者及其母亲共同参与访谈,收集个人信息及初始箱庭;第2~19次为个体箱庭;第20~23次为个案与母亲进行家庭箱庭,其中家庭箱庭分为母—子平行箱庭和母—子联合箱庭;第24次为个体箱庭、会谈,结束整个治疗。母—子平行箱庭,即母子分别在各自的沙箱里制作箱庭,过程中彼此不交流,制作完成后带领对方欣赏自己的作品,并以箱庭作品为媒介进行交流;母—子联合箱庭,即母子在一个沙箱制作箱庭,不规定主题,轮流制作15轮次,双方不能有任何交流,每次只能放一个玩具做一个动作,制作完成后交流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在箱庭治疗过程前、中、后以及结束箱庭治疗三个月后,治疗者对个案小D的ADHD症状、学校适应、亲子关系、自我概念进行评估,评估的依据为家长访谈、老师访谈、箱庭过程和作品分析。

(二)治疗过程

1。个体箱庭治疗

箱庭作品可以扩大和增强分析的内容,且将分析与个人的经验相联系。观察个案的一系列箱庭作品的变化,可以看出个案内心世界变化的轨迹。在箱庭作品中,个案自我像使用的变化象征着个案的自我;沙、水和玩具为箱庭疗法的重要元素,其使用的不同情况有各自重要的象征意义;箱庭作品的空间配置,往往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因此,我们将从箱庭发展阶段、自我像、沙与水的使用、玩具的使用、空间配置五个方面,来呈现个案的箱庭制作过程及作品内容。作品的主题、自我像和场景主要由个案口述内容决定,空间配置、沙水使用和玩具类别由研究者在个案制作结束后根据记录和照片整理获得。

在很多情况下,初始箱庭通常是由来访者最初的2个作品构成,一个呈现了来访者当前的问题状态,另一个则呈现了来访者治愈的可能性。

个案小D在第1次箱庭作品中(图8-3)呈现了战争与安逸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而代表他自己的小松鼠正在连接两种场景的桥上观望,表达出个案目前的内部状态:内心混乱痛苦,向往安宁,而自己在这样状态中彷徨踟蹰。左边战争区域较右边大,表明小D目前在经历内心冲突。

如果说第1次箱庭作品呈现了小D当前的问题状态,那么第2次箱庭作品(图8-4)则呈现了小D内在治愈的可能性。命名为“世外桃源”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在个案心中潜藏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山是男性、精神力量的象征,在箱庭中堆起一座山可以使来访者感到确定目标时的激动心情;龟是母性的象征,在箱庭作品中出现的龟是对自我保护的祈盼和对母性的尊重。个案用小龟代表自己,尾随在大龟的身后,表达了其对母亲的依恋和需要,同时也暗示了个案与母亲的关系是其问题的根源之一。

图8-3第1次作品主题:战争贫苦

图8-4第2次作品主题:世外桃源

Allan和Berry提出,完整的箱庭治疗过程有三个阶段:混乱(chale)和解决困难(resolution)。另外,基于Eri的儿童自我发展阶段观点,也提出了动植物(aive)阶段、战争—区别(fightiion)阶段、回归集体(returive)阶段以及统合我(stellationoftheself)阶段四个箱庭治疗的阶段。

综合以上两种理论观点,可将个案小D共计20次的个体箱庭作品划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第1~5次),这一阶段主要以呈现个案的问题为主,场景比较混乱,作品缺乏明确的主题;竞争对抗阶段(第6~12次),这一阶段主要以交通工具和战争场景为主,呈现了个案内部力量的竞争和对立、新生自我与原有自我的冲突和对抗(图8-5、图8-6);问题解决阶段(第13~18次),这一阶段主要以建设场景为主,个案多使用湿沙、木片、塑料等对玩具进行加工,创造性地制作箱庭作品表明个案的自我正处在积极的建设和重构之中(图8-7、图8-8);统合阶段(第19次、第24次),这一阶段场景有明显的秩序感,出现了精神追求等抽象的主题(图8-9、图8-10),表明个案小D已经能很好地调配自己的内部能量,对未来和生活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图8-5第9次作品主题:死守明珠

图8-6第10次作品主题:偷袭

图8-7第13次作品主题:五星级隧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