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期放假时,我把下学期的语文教材都发给学生。学生在假期就开始写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包括七部分内容:A。本册书的生字表。B。本册书的生词表。C。本册书的课文文体及单元分布情况。D。本册书书后习题总数及习题归类。E。本册书知识短文类别分析。F。本册书书后附表及其作用。G。列出本册书文学常识简表。分析之后,学生对整册教材做到了心中有数,就可以分类自学了。
5。再复习一遍一类文章的读法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类文体的文章的一般读法。如从六要素的角度分析记叙文,从三要素的角度分析小说,从说明的顺序、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说明文,从论点、论据、论证的角度去分析议论文等,强调这些,每学期一节课就够了。
6。再复习一遍一篇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时,先注重文章的一般性,分析文章的结构。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有六把钥匙,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一般也从五个大方面入手。强化了这些方法,学生能自读一般文章,剩下为数不多的难懂的文章,讲起来也就省劲一些了。这件事,每期也用一节课的时间做。
7。写作文
学生每天写命题日记,一般说来不要求买作文本作文,只是刚入学那一年,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学会批改作文,还需要写几篇。自1982年至今的几届学生,平均每人每学期在作文本上写作文不足两篇。但因坚持长年写日记,作文水平仍普遍比较高。
8。批改作文
十年来,我一直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并逐渐引导学生对别人的作文必须从10个方面写出具体的批语。即:A。格式是否正确。B。卷面是否整洁。C。有几个错字。D。有几个病句。E。标点有几处错误。F。中心是否集中、突出、正确。G。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典型真实、详略得当。H。结构是否清晰,首尾是否照应,过渡是否自然。I。表达方式是否合文体或作文指导的要求。J。语言是否简练通俗,或生动形象。学生不仅学会了写作,而且学会了批改。
9。作业的检查积累
每位学生的作业及日记,均须写清年月日,除平时抽查外,每个学期放假前总结检查一次。然后将本学期的182页语文作业取走,也可继续放在班级。现在我们教室后面的作业,如果摞成单摞,已达到58米高。如果有哪位同学不够182页,那么少几页就要补几页。
(五)不定期的6件事
1。读课外书
十年前我们班级就设立了图书柜。上级有关部门先后向我们赠书或拨款,总额为500元。我也先后拿出400元为学生买课外书。再加上同学献书,外地兄弟学校赠书,我们课外阅读活动一直开展较好。
2。郊游
几年前我额外工作不多的时候,曾确定每周到郊外游玩一次。现在工作多了,也力争每学期领学生到郊外去两三次。到冰封的大河上打雪仗,到野外寻找生命的踪迹,采集标本,摸鱼捉虫……也曾乘车去千山、阊山、笔架山……这些活动有益于学生观察与认识大自然,同时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学习方法介绍
有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不好,往往是由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十年来我经常在语文课上向学生介绍名人、科大少年班、国内外专家使用或提倡的学习方法,也经常召开学习方法介绍会、研讨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4。教育学、心理学介绍
学生很渴望知道外省外国同龄人的学习状况,我就经常在语文课上讲《美国教育掠影》《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本山口县中小学教育》等材料和文章,也给学生讲增强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理解力的方法。讲完之后,让学生复述,回去以后整理成日记,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听、说、写的能力。
5。相关学科渗透
为提高学生对语文是工具学科的认识,我曾多次让学生写作文或命题日记:《谈十字相乘法》《谈因式分解》《谈压强》《谈浮力》《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区别》等,既加深了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又增强了写说明文的能力。
6。介绍国外科技动态
十年来我经常向学生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国外科技动态》这一杂志,我已经订了15年,每当见到鼓舞人心的新发明创造、新成就,我都尽可能地介绍给学生,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紧迫感。
(六)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的7件事
1。写学习病历
学生考试出现了较大错误,便请他写一份学习病历,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既有助于改正错误,又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2。写个人法院审判程序
学生学习拖拉,或马虎等,就请学生写一份审判程序。原告、被告、律师、法官都是自己一个人,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
3。写说明书
学生犯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便请学生写一份心理分析说明书,写清事前、事中、事后心灵中新我旧我不同的斗争过程。
4。智力训练
为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经常开展背短文比赛、书法比赛、记忆不规则数字竞赛、猜谜语比赛、成语接力比赛等。这些比赛有的仅五六分钟,却能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5。三结合学语文
我多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三个结合。即学与用结合,听、说、读、写结合,语文学习与语文科学习相结合。语文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三个结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这件事似乎不和语文教学直接相关,但自我教育能力却是地下的基础工程。只有打好了这一基础才谈得上执行一系列的自学计划。
7。体育训练
十年来我一直引导学生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并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长跑、仰卧起坐、俯卧撑都进行超负荷训练,寒冬酷暑都不中止,学生磨炼出来的意志自然也迁移到了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