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魏书生教学主张 > 三处世思想特色(第3页)

三处世思想特色(第3页)

“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么富于人生的智慧!功高,不专横傲慢;遇挫,不颓唐意志。顺境中,珍惜机遇和现有条件,逆境里,不断完善自我,以待时机!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是魏书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2。对待工作抢挑重胆

多少年来,魏书生的工作量在普通人看来是极其繁重的。读书、写作、教学、管理、演讲、社会工作,了解他的人都觉得他太累了,太苦了,然而魏书生面对这一切却非常坦然,常能变苦为乐,以豁达的心情乐此不疲地心情愉快地做好每一件事情。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长期既担任班主任(较长时间是两个班),又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兼任校长、书记等行政职务,此外,需要实实在在做事的社会兼职多达数十个,还在全国各地讲学不断。后来到盘锦市教育局任局长直到退休,不但始终承担教学任务,还一度担任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浙江书生中学的校长,同时还要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相关职责,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出讲学报告、写文章、写书,他也一直没有间断。

这么繁重的工作任务,长期不断的辛苦,居然没有压垮魏书生,真是一个奇迹。魏书生作报告从来都是站着的。如果时间不长,他总是采用单腿独立,两只脚换着休息的方式,就算报告时间长达数天,他也一直是站立的姿势。1991年7月,魏书生在西藏拉萨讲学,刚到时,大家都劝魏书生多休息两天,因为空气只及平原地区的60%多一点儿。时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同志提醒魏书生,赵本山到西藏说小品要打氧气;冯巩来说相声,刚下飞机便进了医院。中央某领导来视察,一下飞机就进了医院,出院后没视察就飞回了北京。结果魏书生只在到的当天稍作休息,从第二天起一直讲到第五天的1:10。因为是第一次到拉萨,接连讲了三天半的魏书生希望能看看市容,热情的老师们要求和魏书生合影留念,直到2:15魏书生才走下舞台。下午参观了大昭寺、小昭寺和市郊的古寺。晚间回到日光宾馆,又座谈到半夜12:05才送走了副市长、教体委主任、副主任等领导和教师。第二天早晨,5点钟,副市长、主任等领导来送行。孔副市长问魏书生:“在拉萨这样的高原地方,连讲3天半课,这么繁重的劳动。西藏当地人也讲不了,你能承受得了,有什么秘诀吗?”魏书生想了想,回答说:

“要说有秘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平时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这样,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

3。锻炼身体毅恒康乐

工作量大不仅没有累倒魏书生,即便现在已是60出头,他也还保持着良好的身心状态,这与魏书生数十年持之以恒地坚持跑步、打拳、体操等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

其实锻炼有益健康的道理谁都明白,可是锻炼的毅力和恒心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在魏书生看来,人生很多层面的体验都符合“痛而后快”的道理,“痛快,痛快,痛而后快。世界上的许多幸福、快乐都要先付出痛苦的代价才能换来”,身体的锻炼也是如此,“长跑5000米,速度要超过昨天的自己,要经历痛苦的困难期……在战胜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在经受痛苦的磨炼中看到快乐,看到幸福,看到胜利,用对快乐、幸福、胜利的期待鼓励自己战胜追求过程中的痛苦”,只有忍耐跑步的苦累,才能收获身体康健的幸福、快乐。

魏书生在老区开会,去宾馆、剧场有个四五里路,都是步行。有人看见了,问:“魏老师,怎么不骑自行车呀?”“我在锻炼,在占便宜。”到新区开会,往返20公里,倘时间允许,即使是数九寒冬,魏书生也爱骑自行车去。有的领导遇到了,问:“魏老师,怎么不坐车呀?”其实学校有3台东风大卡车,有面包车,还有伏尔加(后来市领导又把伏尔加换了一辆桑塔纳)轿车。见魏书生有车不坐,有人便说:“典型难当呀!魏书生得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国家省汽油。”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作报告时,魏书生这样讲自己的观点:

“在骑自行车开会这个问题上,我真的一点都没想党和国家的利益。那我为什么骑车不坐车呢?实在是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想占一点小便宜,白捡一次锻炼的机会。20公里路,一边骑,一边锻炼,还增强了体质。”在魏书生看来,“人就是这样,有动的机会,有锻炼的机会,不能白白丢掉,要紧紧抓住。生命在于运动,多锻炼才有较强的体质。”

很难想象,如果品尝不到锻炼的快乐,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以做操为例,即便经常外出讲学,从时空条件上讲要很好坚持都极其困难,可魏书生却坚持得很好。

“魏书生当局长最初的七年,一共少做一百八十天操,平均一年少做二十六天,平均两个星期有一天没及时站在那个位置上,哪儿去啦?几次出国都算我缺席,参加党的十六大,一下就缺席九天,(笑声)这都算缺席。即使这样,我是七年只有这些天没做,两个星期少一天,即使在高考招生、中考招生、毕业生分配,局长最忙的时候,我也天天往那儿一站,做操。”

4。物质生活俭朴简单

魏书生曾在日记本上写道:

“1982年7月21日,我与桂芹结婚了……我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今天的起点,终生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力争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流下的汗水,能够多于这个世界养育自己的乳汁。”

“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这是魏书生的生活信条。平常日子,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下班;瓜果梨桃不吃,烟酒茶牌不爱,家里吃西瓜,妻儿吃瓤,他吃西瓜皮,常年饮用白开水。外出讲学,白色衬衫配上一套黑色西装,多年不变。

魏书生评上特级教师,在职评中又评上高级教师,加上讲课费、讲学费、稿费,从表面看,收入不低,但有的钱他从不领,有的领了却又花在别人身上:有的学生家穷,考取了高中却读不起,他悄悄地为他们付了学费;有的老师患病,学校按规定补助一定的钱,他认为少了,又偷偷掏出自己的钱补上去;每一次捐献灾区人民群众,他总是带头慷慨解囊。魏书生几次来重庆讲学,他要求我们把讲课费捐给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根据他的要求,我们在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找了两个学生,捐了多年。

魏老师曾把自己家的一台彩电送给学校一个将要结婚的生活困难的老师。魏书生自己花钱购买课外书,教学用品和文体游戏的器具,1987年以前,魏书生的工资一直是几十块钱,可他光给学生购买各类图书就达500多本,而当时他们学校的图书馆总藏书量也不过500多本。魏书生过去家里一到冬天就冷得像个冰窖,室温只有0℃左右,妻子只能带上儿子回娘家去住。他写东西时身上裹着厚被可手却冻得又红又肿,但即使这样,学校改善住房条件时他也总是把房子让给别人。

不仅自己物质要求降到最低,魏书生的观念也影响着他的家人。家里的家具非常简单,他的妻子桂芹把结婚用的水瓶与水标拿到教室送给学生……

精神上富有,物质上节俭的魏书生给人的是一种苦行僧的形象。他自己怎么看呢?他说过:苦行是一种幸福,一来可享受理智的满足,二来可砥砺意志,最主要的,它能省掉不少为个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麻烦。别人觉得俭朴简单的生活清苦,在魏书生看来,却是一种幸福。

“因为苦因为累,一定是享受,万事万物都是这样,手心儿翻过来,肯定是手背,走出阴影,肯定是阳光,有一苦肯定有一乐……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乐园,要紧的是什么?强化你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外界的**、外界的打击,你全都不动摇,那你天天生活在享受之中……”

魏书生就是这样一个不追求物质享受的仁者,是全面的苦行主义者,无论生活、学习、工作都贯彻一个“苦”字。但是所有走近魏书生的人,看到的都是他微笑的表情,听到的都是他风趣幽默的谈吐,感受到的都是从他心底流露出来的幸福和愉悦。

5。精神享受孜孜以求

魏书生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快乐。

(1)读书学习之乐。魏书生自小爱好阅读,该上小学时,母亲征求他意见,在魏贤生和魏书生两个姓名中做选择,他对母亲说:“我也想叫魏书生,我也想一辈子不离开书。”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魏书生的阅读博杂散乱,抓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都能让他看得废寝忘食。1965年后,他的生命被哲学照亮。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大开本的高校教材《哲学讲义》,使他在迷醉之后得到清醒,得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大彻大悟……进而读《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在找到哲学的同时,他更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意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思想。到盘锦地区新建农场插队落户期间,在他小心翼翼扛下马车的行李里,包裹着几十本他从家中精选的书。不论多忙多累,在田间地头煤油灯下,总能抽出读书的时间;对他来说,读书是最为幸福的事情,一读书,就好像自己给自己过了节一样。后来进入工厂,他仍读书不断,由于肯定孔子的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伟大而遭受批判。“**”结束,回工厂之后魏书生反复要求教书,达成愿望后,他将自己全身心奉献给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阅读既是他生活中的享受,更是他事业取得成功的智慧源泉。

“人来自动物界的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这就决定了人永远要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永远需要战胜自己的阴暗面。人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幸福感就是征服自己惰性之后产生的幸福感。”

“人真正的幸福和愉快的感觉是什么?就是能战胜自己某些狭隘东西的感觉。”

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意志上超越自我——仰卧起坐,俯卧撑,第一天5个,每天增加一个,此外坚持长跑。

工作上超越自我——一个差班,一个好班;把全校最差的学生集中在自己班里;高课低上……不断地挑战自己。

生活上超越自我——不嗜烟酒,连茶和饮料都不需要,走遍天下都是白开水一杯;他基本不出席大小宴会,平日吃饭极端简单;他的着装、家庭用具只有简单朴素这一个特点——战胜自己的物质欲望。

学习上超越自我——1978年下半年参加辽宁大学的自学考试。(下半年其做教导处副主任。)原来保送不读,正规的不考,现在却要读自考,是不是有病?他要给自己的学习一个挑战。在下半年里,他一下泡在书海里:《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班级教育管理学》《中小学班主任手册》,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凯洛夫、赞可夫……

道德上超越自我——日记,道德长跑。

“人如果学会了驾驭自己的智力,驾驭自己的认识,驾驭自己的感情,他就从一个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