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PE格式
APE是目前流行的数字音乐文件格式之一。与MP3这类有损压缩方式不同,APE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技术,也就是说当你将从音频CD上读取的音频数据文件压缩成APE格式后,你还可以再将APE格式的文件还原,而还原后的音频文件与压缩前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损失。APE的文件大小大概为CD的一半,随着宽带的普及,APE格式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希望通过网络传输音频CD的朋友来说,APE可以帮助他们节约大量的资源。
7。MIDI格式
MIDI(MusistrumentDigitalInterface)格式被经常玩音乐的人使用,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再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MID文件主要用于存储原始乐器作品,流行歌曲的业余表演,游戏音轨以及电子贺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赖于声卡的档次,这种格式的最大用处是在电脑作曲领域。*。mid文件还可以用作曲软件写出,也可以通过声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乐曲输入电脑里,制成*。mid文件。
5。1。4常用音频采集的方法
在多媒体CAI课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声音,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有利于使学习者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使视觉思维得以维持。音频素材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如直接录制、互联网下载等。
1。直接录制音频资源
在制作音频素材的时候,有时会需要录制一些原始的音频素材,这样就需要播音人员利用麦克风进行录制,如果希望在录制过程中获得比较好的录音效果,就需要在录音棚里进行录制。
组建一间教学用的录音棚需要监听设备和功放、调音台和录音话筒、MIDI输入设备、计算机等设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增加采样机、多功能的子卡、转换卡、音乐工作站(看起来就像一台高档的合成器)、编曲机、MIDI接口、效果器、话筒防风罩、前置放大器等设备。当然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和传唤头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将直接影响音频资源的制作效果,一个基本的录音棚组成,如图5-1-8所示。
图5-1-8录音棚
目前常用的数字录音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中的数字音频接口,将(话筒或其他)音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录制成波形文件进行存储,再通过多轨录音软件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包括复制、剪切、粘贴),组合成完整文件,再输出录制成CD或其他音频格式。
数字录音有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采样
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模拟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音频采样可以分为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其中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数字录音中的采样频率(一秒钟内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采样频率越高,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还原声音就越真实自然。
(2)量化
模拟信号采样后需解决采样点信号幅度的读出问题。把连续变化的信号振幅按一定的级差精度读出采样点信号振幅的数据称为“量化”。量化值通常用二进制表示。表达量化值的二进制位数称为采样数据的比特数,也就是采样精度。采样数据的比特数越多,声音的质量越高,所需的存储空间就越多;反之则声音的质量越低,所需的存储空间也越少。
(3)编码
数字化音频在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压缩,根据所需质量的要求,需要选择相应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2。直接转录已有的音频资源
通过录音室可以获得原始的音频素材,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更多时候我们倾向于转录一些现有的音频资源。这只需要一些录放音的设备就可以进行录制,该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完成,传统的录音设备有录音磁带机、MD机等。我们不提倡使用麦克风直接在音响面前录制,因为这种方式转录的音频信息的信号质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3。通过计算机获取音频资源
计算机的普及使音频的处理更加方便和快捷,运用计算机编辑音频信息,首先要把音频资源采集到计算机中,这时可以通过一块音频采集卡直接把外部的音频资源导入到计算机中,也可以把一些已有资源通过光盘之类的媒体直接拷贝到计算机中,或者直接通过计算机进行录制。
通过音频采集卡把音频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需要根据原始资源的类型确定相应的采集方法。
(1)录音磁带的采集
如果需要把磁带机上面的资源采集到计算机中,就需要把磁带机和计算机的线路连接口(LI和LINEIN)连接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普通的磁带机并没有提供线路输出口(LI)。
(2)CD素材的采集
多媒体计算机一般都有一个光盘读取设备,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读取CD光盘中的音频信息,不再需要通过音频采集卡进行CD资源的采集。
CD是一种音频质量相对较高的音频信息,要将CD中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有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根据所获得的音频质量来确定。
当对音频资源质量要求较高时,可以直接把CD中的音频文件转存为。wav的格式,可这样做的代价是极大地浪费了存储空间,因为一张80分钟左右的B的存储空间。如今我们还可以通过无损压缩的方式进行处理,经处理的音频信息理论上和原始音频信息是完全一致的,处理出来的文件格式一般有*。ape、*。flac等。制作*。ape文件最常用的工具是Exaoney'sAudio。
在教学中使用的音频,目前大量使用的是mp3音频格式,它是一种有损压缩的格式,是通过把音频信息中人耳不易识别的高频和低频删除来完成对音频数据的压缩处理的,处理完成后可以把一张500MB的CD压缩为35~45MB左右,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并为其网络传输提供了便利条件。生成*。mp3文件的方式非常多,可以通过PowerMP3WMAverter工具进行转换,该工具的界面如图5-1-9所示。
图5-1-9PowerMP3WMAverter软件的界面
PowerMP3WMAverter可以简单地在各种音频格式之间进行转换。
总之,各种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其实并不难,只需掌握文件格式转换的基本思想便可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转换。
4。通过互联网获取音频资源
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大量的免费音频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