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反思整个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
①如何使活动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中学生获得的资料更多是关于风筝的历史等网络资料,而生成性的、生活化的资料较少。
②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作好反思。学生只有学会反思、自觉反思,随时调整小组计划,才能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所以,教师如何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调控并引导学生的反思就至关重要。
③如何使评价达到内化。
案例8-2:手工剪纸活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剪纸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知道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身边生活和社会的了解。
(2)增强小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小学生对手工剪纸活动的兴趣。
(3)引导小学生尝试学会对折技能的同时,按轮廓线剪纸,保持边缘光滑、不毛躁,学习剪曲直线相结合的作品。
(4)引导小学生初步学会看剪纸示意图,初步学习自画剪纸样稿。
二、活动时间
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二节课后
三、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激发兴趣
教师布置“剪纸知识介绍”和剪纸作品,学生参观。激发出学生研究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学习剪纸方法并尝试各类剪纸形式
(1)想一想做一做。Flash欣赏,教师演示剪纸制作方法,了解剪纸基本装饰纹样的变化,师生共同探讨剪纸的方法步骤。
(2)实践创作。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并播放剪纸图片。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剪制方法。难点是剪纸形象的构思设计。
(3)找一找。走进社区,寻找剪纸高手和艺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4)议一议。生活中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进行剪纸创作。
(三)总结提高阶段
(1)参观展览,交流分享。
①学生以展版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手工剪纸作品,布置“剪纸艺术展”。
②学生参观“剪纸艺术展”。相互交流资料的内容、来源,介绍作品的意境和制作过程,畅谈研究实践中的感受、体会。
③参观后,学生认真反思,谈学习收获及困惑,对他人的作品提出建议。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参观和交流中,培养了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
(2)拓宽延伸,畅谈设想。
①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手工剪纸,欣赏剪纸作品,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剪纸艺术展”可以面向学校其他班级,面向社会开放。(学生畅谈设想)
②同学们可以分工合作,积极筹备,使“剪纸艺术展”获得圆满成功。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内容安排
十月份:
(1)制订活动方案和计划。
(2)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
十一至十二月份:
(1)掌握手工剪纸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学会欣赏剪纸作品的一般方法。
(2)传授剪纸的基础知识,如剪子的使用,阴刻(剪),阳刻(阳剪)等理论,教学生如何订稿。学生以寻求上进,追求精品的剪纸艺人的身份了解更多的剪纸创作方法,掌握更多的剪纸技法、技巧。
一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