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魏书生的教学艺术有哪些 > 二学习方法满课堂(第2页)

二学习方法满课堂(第2页)

“不但应该教给学生完成整体任务的方法,而且应该教给学生完成每一步任务的方法。‘四遍八步法’是用来完成一篇文章的整体自学任务的,固然重要,后面三种方法对于学生完成每一步任务来说,也必不可少。只有在‘四遍八步法’和后三种方法的分工合作下,才能恰到好处地完成自学一篇文章的任务。理清文章结构的五种方法,归纳中心的六种方法,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五种方法都像完成每次自学任务的小钥匙,学生拿这些钥匙去开一篇篇文章的锁,思维方法就发生了质变。以前只是听老师讲每篇文章的段意、中心、写作特点,听讲很多篇文章也没有自己归纳分析的机会。掌握方法之后再读,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首先用演绎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每篇文章,待分析几篇文章之后,又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纳,然后补充订正,加深理解。这样,既掌握了自学方法,又训练了思维能力。学生学会了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就用这方法读更多篇文章,逐渐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有了自学习惯,学生就逐渐成了学习的主人,越学越愉快,越学效率越高。”

另一个方面是教给学生“三结合”的自学方法,就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结合的方法、学与用结合的方法。这是魏书生帮助学生找到的一把更重要的钥匙。这三种方法中,如果说第一种方法即听说读写结合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属于语文科教学的范畴的话,后两种方法则远远超出了语文科教学的范围,意义更为深远,充分反映了魏书生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立足于“大语文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艺术特色。

魏书生在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时候,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帮助他“不拘一格”地选择最恰当的方法。第二个特点是魏书生在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时候,始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包办代替不行,放任自流也不行。只有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自学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1。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的方法

魏书生是怎样教会学生自学整册教材的呢,他关键是教会了学生以下七个方面的事:

第一,列生字表。生字表一般指教材下面加拼音的字。把现代文字和文言文生字分开列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加注释的自己也不认识的字,也可以列入表中。

第二,列新词表。把注释中需掌握的词列成表。重点是动词、形容词,必要的名词也可列入表内。现代文和文言文要分开列表。这些词不仅列表,还要在教材上依次编号,这样容易引起注意,还能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度。

第三,单元分析。统计本册教材共几个单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等各占几个单元。这样能明确本学期文体的重点。

第四,习题归类。统计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再将这些题分为四种类型,分别统计出数量来。字、词、句的训练;语法、修辞、逻辑训练;听说的训练;读写训练各有多少道题。

第五,知识短文归类。本册教材,知识短文一共多少篇,其中读写听说知识短文几篇,汉语知识短文几篇。

第六,书后附录。写清书后附录是什么,对我们学好语言有什么作用。

第七,列文学常识简表。按照时代顺序列出这册教材涉及的作家、诗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称、节选自何处、有何名句,外国作家要单列出来,写清他们的国籍、年代和作品名称。

2。引导学生自学同类文章的方法

魏书生说一册教材从总体角度来学习,效果好。同类文章,若能从总体的角度去自学,效果也会好些。魏书生常常用表格填充法来引导学生自学同类文体的文章。这种表格填充法,既可以使学生自学一册语文书,又可以使学生自学六册语文书。

3。引导学生自学一篇文章的方法

魏书生说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很多,如“浏览法”“设疑法”“五步读书法”“十步读书法”“圈点摘要法”等。而他最喜欢介绍给学生的是“四遍八步”读书法。“四遍”就是一篇文章读四遍;“八步”就是完成八项任务: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任务:①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②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应达到每分钟读1500字的速度。第二遍,速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③复核内容;④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要读1000字。第三遍,细读。完成五步、六步、七步任务:⑤理解掌握词、句;⑥圈点摘要重要部分;⑦归纳中心思想。读的速度一般与朗读相同,每分钟200字。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速度根据需要,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词语。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读四遍,如《人民的勤务员》之类的文章,读两遍就可以完成任务;像《岳阳楼记》读五六遍,也不一定能够全部理解其中的妙处,自然需要再读。读每篇文章也不是非要完成八步任务不可。有的文章只要记住梗概,复述大意即可,如《连升三级》,又如课外阅读报纸杂志上的大部分文章。

4。教会学生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

第一,划分记叙文层次的五种方法。

①按时间顺序划分。有的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写人记事、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多收了三五斗》一类的文章。

②按空间顺序划分。文章写自然景物,一般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也有的写人记事,也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如《老杨同志》等文章。

③按不同表达方式划分。有的记叙文,以记叙为主,在开头部分抒情、议论,末尾以抒情议论结束。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

④按材料性质划分。有的文章不受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以事件内容为依据。把表现同一思想内容的材料安排在一个部分里。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类文章。

⑤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来划分。如《荔枝蜜》按作者对蜜蜂的认识过程,划分为不喜欢、想看看、赞美、联想到劳动人民、梦见自己变成蜜蜂这五个部分。

第二,划分议论文的四种方法。

①三段式。大部分议论文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层次。在结构上分为开头(引论)、正文(本论)、结尾(结论)三部分。如《谈骨气》。

②总分式。较复杂的议论文则先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又提出若干分论点。

③并列式。文章论述的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有几个问题,则划分为几个层次。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递进式。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层层深入的,如《最后一次讲演》,第一部分揭露反动派的卑鄙,赞扬李先生的光荣。第二部分深入论述敌人的卑鄙,说明其末日将临。第三部分号召青年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第四部分则进一步表示斗争的决心。

第三,划分说明文层次的方法。

魏书生认为,划分说明文的层次方法大致可采用记叙文、议论文的方法。魏书生以前也曾和同学总结过划分说明文的十种方法,后来觉得方法太多,不利于初中生掌握,就不用了。

以上所说的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适合于大部分文章,不等于适合所有的文章。有的文章结构形式特殊,不能用现成的公式去套,只能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5。教会学生归纳文章中心的方法

魏书生教会学生归纳文章中心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六种:

第一种,看文章题目。有的文章一看题目就知道整篇内容是围绕中心写的。如《反对自由主义》《石油的用途》等文章。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