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标准测试卷 > 第二章 逻辑思维能力(第4页)

第二章 逻辑思维能力(第4页)

一般来说,只有p为假,q为真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才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其标准形式是“p当且仅当q”。在日常语言中也常用“如果p则q,并且只有p才q”“如果p则q,并且如果非p则非q”等来表达。

例如,“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其中,“等边三角形”就是“三个角都是60°”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般来说,只有p和q同真或同假时,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才为真,其他情况都为假。

④负判断。负判断是通过对原判断断定情况进行否定而作出的判断。其标准形式是“并非p”,记为“﹁p”。

例如,“这批战士的年龄都是18岁。”这句话的负判断是“这批战士的年龄并非都是18岁。”

一般来说,当且仅当“﹁p”为真时,负判断才为真,其他情况都为假。

(三)直言判断★

直言判断也称性质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直言命题由主项(S)、谓项(P)、量项和联项四部分组成。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热的。

其中“金属”是主项,“导热的”是谓项,“所有”是量项,“是”是联项。

1。直言判断的基本类型

①全称肯定判断,简称A判断,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是P”。例如,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②全称否定判断,简称E判断,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例如,所有的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

③特称肯定判断,简称I判断,标准形式是“有的S是P”。例如,有的恐龙是食草动物。

④特称否定判断,简称O判断,标准形式是“有的S不是P”。例如,有的教堂不是哥特式建筑。

⑤单称肯定命题,标准形式是“a(或某个S)是P”。例如,苏格拉底是位哲学家。

⑥单称否定命题,标准形式是“a(或某个S)不是P”。例如,王老师不是班主任。

经典例题

2013年单项选择题:“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D。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道判断题。题干是全称肯定判断,根据判断的性质,只有B项的结论是正确的。

2。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

对当关系就是具有相同素材的直言判断间的真假关系。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判断称作同素材的判断。一般来说,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概括为四类,即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1)反对关系。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之间,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也就是说,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例如:

A。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真)→E。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党员。(假)

E。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党员。(真)→A。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假)

A。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假)→E。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党员。(真假不定)

E。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党员。(假)→A。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真假不定)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