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大学学科 > 第二 老年大学的教学语言艺术(第1页)

第二 老年大学的教学语言艺术(第1页)

第二节老年大学的教学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启迪学生思维、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介和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也就成为教师必备的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1]教师的语言修养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语言的熟练掌握和艺术化运用上,而这是基于对教学语言的特点、构成要素及其运用要求等内容的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之上的。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演讲报告语言、文学艺术语言及其他职业语言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是专业语言

教学语言的专业性是由教学的专业性及其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学语言既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和自然科学用语,也有别于电影、话剧、相声、音乐等文学艺术用语。它既不是纯粹性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用语。教学语言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会——集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语言学的规范、数学语言的精确、文学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群众语言的通俗于一身,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和经过提炼的口头语的合金。

(二)教学语言是独白语言和对话语言的结合

教学语言可以分为独白语言和对话语言两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说明、报告和讲演等属于独白语言形式,而使用的问答、座谈、讨论及辩论等则属于对话语言形式。两种语言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独白语言的使用,使教师的讲述与分析清楚、透彻,而对话语言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达成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往与互动。

(三)教学语言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教学语言首先是有共性的,它所必备的启发性、科学性、准确性、教育性、趣味性、形象性、情感性、通俗性、节奏性等,适用于各科教学。同时,教学语言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各科教学毕竟性质不同,特点有别,因此,学科教学语言在遵循教学语言共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每一学科自身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等,以适切的语言突出学科教学的特色。二是教师个人教学语言的个性化。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教师讲课时的音亮、音调、音速与音色各不相同,用词习惯、讲话神态也不同等,这就使得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语言各具特色。

二、老年大学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

老年大学的教学语言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八大要素。[2]

(一)清晰准确的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只有由多种有意义音节信号的组合而构成的语言,才使得内部信息能以声音的形式发出和传递,因此,语音是信息的载体和符号。在教学中对语音的基本要求是发音准确、规范,即吐字清晰、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吐字是发音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吐字才能传情达意。要想使吐字准确、清晰、圆润、流畅,就必须努力锻炼自己的发音器官(唇、齿、舌),使其发音到位。

首先,上下颌关节的运动,使口腔能开能合,增加或减少口腔的容积,从而带动齿的运动和舌的活动范围,保证音节的准确形成。为了使字音清晰圆润,要求舌的活动幅度比日常口语发音时要大,因此必须适当打开牙关。

其次,舌在发音中是活动最积极、影响最大的器官,在普通话所有音节中,除发唇音的b、p、m、f几个辅音外,几乎全都要靠舌的积极活动,舌的弹动力强声母就会发音清晰准确。

最后,唇是字音的出口,对控制吐字的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比如,发音时唇向前突出,会使字音包在口中,给人以压抑沉闷的感觉;如果适当把唇收拢使唇齿相依,声音就会明朗许多。为使声音集中,还必须加强唇的收撮力,如果唇的收撮力弱,就容易使声音发散,不清晰。唇在控制普通话的吐字发音中具有特殊意义。

总之,我们应明白,唇、齿、舌在发音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但更是一个整体,只有把这三者相互协调起来,才能做到字正腔圆,完成准确、清晰发音的任务。

(二)抑扬顿挫的语调

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声调的升降及抑扬顿挫的变化等,是增强语言生动性、体现语言情感的主要因素。但语调的运用一定要从所表达的内容出发,自然合度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语调的抑扬顿挫和声音的高低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教学实际来看,平淡、低沉、一成不变的语调易使教室里空气沉闷,让学生难以振作精神,信息接收率自然也低;而声音过大、声调过于激昂,又易使学生情绪烦躁或厌倦。因此,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语调,从而提高其教学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在讲解重点、难点和问题的承转处,在叙述概念、定义及说明操作程序和步骤时,说话要慢些,语调要高些,以引起老年大学生的注意并使其得到思考、笔记的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声调高低对关键词和重要技巧的强调作用。此外,还应在语调的抑扬顿挫中,表达出作品的、教师自身的真实情感及对老年大学生的关切、期待与激励之情,如果教师的语言没有真情实感,只在形式上兜圈子,就会降低语言的表达力,甚至引起老年大学生的反感。

(三)板眼分明的节奏

节奏是教学成功的要素,主要包括语言、内容、时间三种。

语言节奏是指语调高低、快慢的变化。例如,讲到重要的地方提高声调放慢速度;讲到快乐的地方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显出激昂的情绪;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低沉。这种语调高低、速度快慢的交叠再伴随着适当的情绪起伏,就形成了一种节奏,会直接影响到老年大学生的情绪和接收信息的效率。

内容节奏是指要讲究内容的布局。开头要醒人耳目,一下子把老年大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引起兴趣和注意;中间论述要善于变化,使老年大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转换;结尾要有余味,激起继续学习新知识的渴望。此外,内容节奏还体现在与所讲教学内容本身的节奏相一致上。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每首歌曲都有自身所要表达的意境、情感并具有不同的节奏感。有些是表达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歌曲,如《美丽的村庄》《玛依拉》等,其节奏是欢快、轻松的;有些是表达美好回忆或激发联想与赞美的、富有浪漫情调的歌曲,如《茉莉花》《红河谷》等,其节奏是抒情优美的;有些是表达热爱祖国美好山河、让人心胸开阔的歌曲,如《大海啊,故乡》《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其节奏是舒展的、激昂的;有些是表达感恩父母、充满眷恋与感激之情的歌曲,如《妈妈的吻》《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其节奏是舒缓、凝重的。教师在教唱这些歌曲的时候,如果能用恰如其分的声调节奏和感情来表达,这样就可使歌曲的内容节奏与教师语言的节奏及感情流露相映生辉,令老年大学生深受感染,从而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意境与节奏,取得良好的学歌效果。

时间节奏是指要合理地分配时间。虽然老年大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较少、时间也比较宽松,但也要注意时间的有效利用,避免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甚至随意浪费教学时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对于所要讲授的每个内容或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大致占多少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以更好地把握有限而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四)快慢适中的语速

语言的速度是指讲话的快慢。其快慢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教学语言是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受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支配,不得有任意性。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语言速度以每分钟200~250字为宜。这一界限内的语速易于老年大学生思考、理解、消化,并能适当地做些笔记,便于课后复习思考。对于老年大学生而言,发送信息的速度太快、频率太高,会使他们的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迭,势必会造成信息的遗漏、积压,而导致信息接收与理解的障碍,也使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感;但如果信息发送得太慢,跟不上老年大学生大脑处理的速度,就会致其精力涣散或产生不耐烦情绪,而且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因此,语言速度过快或过慢对老年大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五)高低适宜的响度

响度是指声音的高低,实际上是强度、长度、高度的总和。在课堂上教师声音的高、低、强、弱,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很大。响度合理是理想教学语言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努力寻求教学语言的合理响度,也就是要使教师语言的音高、音强、音长达到和控制在最适当的程度。声音强度在65~72分贝为适中,这一界限内的语言圆润动听、悦耳柔和,同时也能保证一个中等教室的全体老年大学生都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教师讲的每句话、发出的每个音节,并且耳感舒适。对于那些听力下降较严重的老年大学生,可以调整座位,让他们坐到前排,或者让教师带上扩音器讲课,从而达到教师省力、学生满意的效果。

(六)丰富生动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课堂教学语言对词的基本要求是规范、准确、生动。

一是规范。词汇的规范性首先体现在能正确地使用和讲解专业词汇,其次是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词汇,不用方言讲课,以免出现用词不当、表达不清的状况。

二是准确。用词准确是对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它能够正确地表达教师的意图。要达到词汇的准确性,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特别是掌握多种同义词。因为,同义词的含义大体上相同,但又有微小的区别。只有选用最恰当的词,把那些微小的差别也能表达出来,才能使语言更趋准确。在这一点上,周恩来总理1954年4月28日在日内瓦会议上有个讲话,其中有一段话,为我们提供了—个准确使用同义词的范例。他说:“我们认为美国的这些侵略行为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应该得到尊重,亚洲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应当得到保障,对亚洲各国的内政干涉应该停止,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事基地应该撤除,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走,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应该防止,一切经济封锁和限制应该取消。”在这段话里,周总理分别使用了“制止”“停止”“防止”,“保证”“保障”和“撤除”“撤走”“取消”三组同义词,运用得非常贴切、严密、精炼而准确。[3]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