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比性实验
这是通过实验对两个不同群体、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进行差异性的比较。这种实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标准;另一个是“实验组”,通过某种实验步骤,以确定实验因素对实验组的影响。
5。析因性实验
这是通过实验探讨影响某一事件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起主要的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类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结果是已知的,而影响或造成这种结果的各种因素,其中特别是主要因素却是未知的、待寻找的。
(三)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
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1。单因素实验
单因素实验是指同一实验中研究者只操纵一个自变量的实验,也叫单一变量实验。由于单因素实验的自变量单一、明确,操纵相对比较容易,实验难度相对较小。
2。多因素实验
多因素实验是指在同一实验中需要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也叫组合变量实验。这类实验要操纵的实验因素较多,实验的过程比较复杂,因变量的观测内容也随之增多,因而在研究整体上难度较大。
(四)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1。前实验
前实验是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是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
2。准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做尽可能控制的实验。
3。真实验
真实验是指严格按照实验法的科学性要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全面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真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五、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含义
所谓效度,就是指实验设计能够回答要研究的问题的程度。实验效度是影响着实验设计、实施、解析、推广、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因素,它是衡量实验成败、优劣的关键性的质量指标。实验效度一般有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两种,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到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外在效度则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推广性。在实验过程中,这两种效度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实验研究效度标示着教育实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普遍性程度。
(二)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或者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成果,而非其他未加控制的因素所致。内在效度表明的是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变量——有效性。实验内在效度高低,取决于对无关变量控制的程度。控制越好,实验的效果越能解释为由实验处理所造成。反之,控制越差,实验结果越无法解释。其结果究竟是由实验处理所产生,还是由其他无关因素所导致的,将难以确定。如果一个实验设计,除了研究者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外,还有其他变量也影响反应变量的变化,使研究者无法正确解释所得的实验结果,则该项实验设计的内在效度就很差。
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偶然事件:在实验进展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因变量的事件的发生。
(2)对象成长: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变化,如成熟、自信心的增强等,从而使实验结果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并非是由实验变量所导致的。
(3)实验时间:由于实验周期较长,除了实验变量之外,一些未经控制的因素会在较长的实验过程中介入,从而引起实验结果的变化。
(4)测量手段和误差:测量手段不统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进行测验时,试题设计不当,评卷者对评分标准掌握的程度、评卷人的心理状态与动机等,都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
(5)测验动机:当实验对象知道自己是在参加实验,是被研究的对象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他对实验变量的刺激就有了一种准备性的动机。另外,进行多次重复性的量度时,受试者也就有了心理的准备,即使对同一个问题,往往第二次的反应与第一次不同,而这种差别不是来自实验变量的刺激,而是由测验动机所引起的。
(6)在实验进展过程中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而其中一个因素起了作用,从而产生了分组的不对等性。
(7)实验的偶然减员:非随机挑选的被试脱离实验,会产生不良影响。
(8)取样:成熟程度交互作用,由于取样不同带来的成熟程度的不一致。
(三)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换言之,就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受试者,或实验情境以外的其他情境,即代表性问题,表示实验结果是否适合于推广应用,能否做到对同类事物现象做解析、预测和控制。一个实验越能实现这个目标,就表示该实验越有良好的外在效度。外在效度分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总体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样本推广到更大的被试群体中去的适用范围;生态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研究者创设的实验情境推广到其他教育情境中去的范围。
如果用于男生实验的结果,不能推论到女生;用于中学生实验的结果,只适用于中学生,而不能推论到小学生,那么,这个实验设计的外在效度(总体效度)就比较低。如果在试验室里实验的结果,不能推论到日常生活情境;在城市实验的结果,不能推论到农村,同样,这个实验设计的外在效度(生态效度)也不高。通常影响外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实验情境的过分人工化,受试对象缺乏代表性,测量工具选择的特殊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