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教育科学研究法三要素 > 第三 教育测量研究法的实施(第1页)

第三 教育测量研究法的实施(第1页)

第三节教育测量研究法的实施

前面两节内容介绍了教育测量研究法的基础知识,本节将介绍教育测量研究法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测验的编制、测验的选择、测验的使用以及测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等内容。

一、测验的编制[19][20][21]

测验是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为了在教育科研和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测验的功能和作用,必须编制出各种高质量的测验。

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测验,其编制过程与方法是不同的,但由于测验原理大体相同,因此,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也大体一致。

(一)明确测验对象、目标和用途

1。明确测验对象

明确测验对象就是要明确编制的测验是用来测量谁的,即用于何种团体。因此,需要了解被试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民族、文化背景等情况,才有可能编制出合适的测验。

2。明确测验目标

明确测验目标就是要明确编制的测验是用来测量什么的,是能力、人格,还是学业成就。不但要明确测量的目标,还要对测量的目标加以分析,转换成可操作的术语,即将目标具体化。例如,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为了测量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人们广泛的精神症状,包括躯体感觉不适、情绪、情感、思维、意识、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内容编制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因子包括十个。

躯体化:主要反映被试的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的不适,及头痛、背痛、肌肉酸痛及焦虑等其他躯体表现。

强迫症状: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反映临**的强迫症状群。

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

抑郁:主要指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反映与临**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

焦虑:主要指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反映临**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

敌对:主要指恼怒,发脾气和冲动的特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

恐怖:主要反映对孤独和公共场合的惧怕。

偏执:主要指对他人不满和无中生有的程度,反映猜疑和关系妄想。

精神病性:主要反映神经质的强烈程度,其中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

其他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等情况。

3。明确测验用途

明确测验用途就是要明确编制的测验是用来干什么的,是要对被试做描述,还是诊断,是选拔,还是预测。用途不同,编制测验时的取材范围以及项目难度也不同。

(二)编制测验计划

编制测验计划,就是对测验进行总体设计和构思。一是构思测验的内容结构和项目形式;二是构思每一个内容、目标的相对重视程度。例如,成就测验的编制计划通常要制订两个表,一个是双向细目表:其中一维是教学内容,另一维是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另一个是测验试题分类表:其中一维是教学内容,另一维是试题类型。两个表中的分数可以体现对每一个内容、目标的相对重视程度(这在前面已述)。又如,测量心理健康状况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内容结构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十个因子;项目都是选择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最近一个星期或现在的情况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的选项;量表中测量每个因子的项目数量不同(每个项目记分相同),说明了相对重视程度也不同。如表6-8所示。

表6-8SCL—90各因子的项目数及编号

(续表)

(三)编写测验项目

编制好测验计划后,接下来就要编写具体的测验项目。这是测验编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1。搜集测验资料

一个测验的好坏与测验材料的选择适当与否有密切关系,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资料要丰富。搜集的资料应达到如下要求:①全面性。搜集的资料要全面反映测验目标的要求,不可有任何一方面的漏缺;②准确性。搜集的资料要准确地反映测验目标的本质,不要有任何偏差;③真实性。搜集的资料要与被试的实际状况相一致;④次量性。搜集的资料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还要有足够的累积次数[22]。这样测验内容便不致有偏颇,而且能提高行为样本的代表性。

(2)资料要体现公平性。搜集测验资料要考虑对测验对象尽可能的公平。而要保证公平,就要克服测验偏差(test-bias)。测验偏差是指某些被试由于性别、民族、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知识经验、宗教信仰或其他亚群体特征,致使在测验过程中受到冒犯或不公平的惩罚。所谓冒犯,意指测验中出现了性别歧视、对某些特殊种族或宗教群体的忽视、辱骂、讥讽等现象。这种冒犯性测验将导使某一群体的被试在测验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分散注意力,降低测验成绩。例如,据调查,男性大多从事高声望的工作且收入高,而女性大多从事低声望的工作且收入低,为什么?这道题有性别歧视的现象,冒犯了女性被试。所谓不公平的惩罚,意指被试由于某一特定亚群体的特征,致使这一群体的学生没学过、不理解或不熟悉测验的内容和要求,从而降低测验成绩。例如,以中国足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这道题不公平地惩罚了那些不了解足球的被试。[23]

2。选择项目形式

测验的具体编制需要考虑测验项目采用何种形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任何项目都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形式呈现,需要从中选择一种最佳的呈现方式。我国心理学家廖世承、陈鹤琴曾提出五条选择测验项目形式的原则:使受测者容易明了测验做法;受测者在做测验时不会因为项目形式不当而做错;做法简洁、省时;记分省时省力;经济。为此,在选择项目形式时,要考虑以下三点。

(1)测验目的和材料的性质。如果要考查被试对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宜用简答题;要考查被试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宜用选择题;要考查被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宜用论文题。

(2)被试个体或团体的特点。被试个体或团体的特点不同,测验采用的项目形式也不同。比如,对幼儿宜用口头测验,对于文盲或识字不多的被试不宜采用要求读和写的项目;对有语言缺陷的被试要尽量采用操作项目。

(3)各种实际因素。当被试人数过多,测验时间和经费有限时,宜用选择题进行团体纸笔测验;而人数少,时间充裕,又具备需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时,可采用操作测验。

3。编写测验项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