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教育科学研究法三要素 > 第三 访谈调查法(第2页)

第三 访谈调查法(第2页)

非结构性访谈也称非标准化访谈、自由式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事先不制订完整的调查问卷和详细的访谈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者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与被访者交谈。这种访谈双方相对自由和随便,访谈较有弹性,能根据访谈者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话题,变换提问方式和顺序,追问重要线索,所以这种访谈收集资料较深入和丰富。通常,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非结构性的“深层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常用的有两种类型:重点访谈和深度访谈。重点访谈是根据事先确定的题目和假设,重点就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重点访谈的关键是课题的选择和题目的拟定。例如,研究者在课堂上对学生行为控制问题,可以把有关事件的录像放映给被访者,让他们谈对事件的评价、感受和意见,从而寻找出最佳行为控制模式。深度访谈又称临床式访谈、个人案史访谈,是为了取得某种特定行为及行为动机的主观资料所做的访谈,经常用于对特殊人群的个案调查中。例如,研究一名学生交友中的性别社会化和性别认同发展问题,通过对其生活史访谈,如他对父母的感情、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深入研究,就可以加深对该同学交友问题研究的深度。

3。半结构性访谈

在教育调查中采用的访谈形式,还有一种是介于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间的半结构性访谈。在半结构性访谈中,有调查表或访谈问卷,它有结构性访谈的严谨和标准化的题目,访谈者虽然对访谈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但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空间。访谈者事先拟订的访谈提纲可以根据访谈的进程随时进行调整。

(二)依调查对象数量划分

1。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指访谈者对每一个被访者逐一进行的单独访谈。其优点是访谈者和被访者直接接触,可以得到真实可靠的材料。这种访谈有利于被访者详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访谈者与被访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被访者更易受到重视,安全感更强,访谈内容更易深入。个别访谈是访谈调查中最常见的形式。

2。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团体访谈或座谈,它是指由一名或数名访谈者亲自召集一些调查对象就访谈者需要调查的内容征求意见的调查方式。集体访谈是教育调查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探讨,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到较广泛和全面的信息。参加座谈会的人员要有代表性,一般不超过10人。主持人一般不参加争论,以免堵塞与会者的思路。另外,还要做好详细的座谈记录。

(三)依人员接触情况划分

1。面对面访谈

面对面访谈也称直接访谈,它是指访谈双方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来获取信息资料的访谈方式。它是访谈调查中一种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这种访谈中,访谈者可以看到被访者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有助于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

2。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也称间接访谈,它不是交谈双方面对面坐在一起直接交流,而是访谈者借助某种工具(电话)向被访者收集有关资料。电话访谈可以减少人员来往的时间和费用,提高访谈的效率。电话访谈与面对面访谈的合作率相差不多,对于学校系统的成员(教师、校长等)通过电话访谈比通过个别访谈更容易成功,据估算,与面对面的访谈相比,电话访谈大约可节约二分之一的费用。电话访谈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不如面对面的访谈那样灵活、有弹性,不易获得更详尽的细节,难以控制访问环境,不能观察被访者的非言语行为等。

3。网络访谈

网络访谈,又称在线访谈或电子访谈,多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在日常网络生活中,网络使用者通过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可实现双方或多方对话。通过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研究者可采取三种方式从被调查对象处获取数据和信息。[6]

(1)即时文本访谈。研究者与访谈对象在即时通信工具的聊天窗口中以文本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访谈双方一问一答的内容都以文本的形式被聊天工具自动记录下来。

(2)语音视频访谈。这种方式是以聊天窗口为基础,辅以可视工具(即摄像头)和语音工具(即听筒和麦克风),实现访谈者(即研究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对话交流。这种语音可视访谈在语音对话和相互可视的同时可辅以文本交流,尤其在表达不清晰时可键入文字以强调说明。

(3)非即时文本调查。这种类似于用电子邮件进行资料收集,可由研究者在即时通信工具的聊天窗口给被调查者留下需要了解的问题,此留言会在被调查对象进入网络聊天工具时自动弹出。被调查对象可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同样以留言的形式答复问题。

网络访谈主要指前两种。网络访谈也属于间接访谈,它甚至比电话访谈更节约费用。另外,网络访谈是用书面语言进行的,这便于资料的收集和日后的分析。但是,网络访谈也有局限性,如无法控制访谈环境,无法观察被访者的非语言行为等。同时,由于网络访谈对被访者是否熟悉电脑操作以及是否有电脑配备、通信和宽带等物质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访谈的对象。

(四)依调查次数划分

1。横向访谈

横向访谈又称一次性访谈,它是指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访谈。这种研究需要抽取一定的样本,被访者有一定的数量,访谈内容是以收集事实性材料为主,研究一次性完成。横向访谈收集内容比较单一,访谈时间短,需要被访者花费的时间较少。横向访谈常用于量的研究。

2。纵向访谈

纵向访谈又称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它是指多次收集固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跟踪访谈,也就是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以上的访谈以收集资料的方式。纵向访谈是一种深度访谈,它可以对问题展开由浅入深的调查,以探讨深层次的问题。纵向访谈常用于个案研究或验证性研究,这种访谈常用于质的研究。按照美国学者塞德曼的观点,深度访谈至少应进行三次以上。[7]

访谈调查法的类型多种多样,一个访谈可能同属于两种类型,比如有时面对面访谈也同时是纵向访谈,或非结构性访谈,集体访谈也同时是结构性访谈,访谈者可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例如,要研究服务员对“优秀服务员”的定义,可以采取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个人访谈与集体访谈等形式,进行直接访谈,多次而深入,先进行无结构访谈,再进行半结构访谈;如果一位重要服务员恰好出差,而又必须在他返回前听他的意见,可进行电话访谈。

四、访谈调查法的实施

访谈是一种互动的社会交往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调查者只有与调查对象建立起基本的信任与一定的感情,并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进行访谈,才能使被访问者积极提供资料。这就要求访谈人员不仅要认真地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还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访谈技巧,有效地控制整个访谈过程。一般来说,访谈调查法的实施大体可分为访谈前的准备、访谈的实施、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等阶段。

(一)访谈前的准备

充分做好访谈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是保证访谈成功的重要前提。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详细的访谈提纲并熟悉访谈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理论假设,准备详细的访谈提纲,并将其具体化为一个个访谈问题。访谈的问题要能涵盖研究主题所涉及的范畴,又要有层次性,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问题编制完成后,最好请有经验的研究者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有条件的话可进行小范围的“预访”。这过程及注意的内容可参照第二节中的“调查问卷的编制”。访谈问卷编制好后,要对其内容充分熟悉,最好能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有利于访谈者掌握访谈的主动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倾听对方谈话、观察对方行为表现、思考对方谈话内容、追问和记录访谈内容上。否则将直接影响访谈者良好形象的建立,影响访谈对象的合作程度。

2。准备访谈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访谈前要对访谈内容所涉及领域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对有关材料做充分的准备,如访谈记录表、各种证明材料、证件、录音机、录音笔、摄像机等。

3。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