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教育科学研究法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版 > 第三 教育研究文献综述(第2页)

第三 教育研究文献综述(第2页)

资料来源: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8~71

综述的主体部分也可以采用“纵式”的写法,即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例如,案例5“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一文中探讨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基本历程时按照小班化教学的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综述。

案例5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节选)

一、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酝酿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具体内容略)

二、我国小班化教学的实验研究和推广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具体内容略)

三、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理性反思阶段(21世纪初至今)(具体内容略)

资料来源: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4):103~107

综述的主体部分也可以采用“纵式”和“横式”相结合的写法。例如,案例6“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一文中探讨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基本历程时采用“纵式”的写法,探讨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时采用“横式”的写法。

案例6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节选)

一、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基本历程(纵式写法)

按时间和发展过程论述:酝酿阶段、实验研究和推广阶段、深入发展和理性反思阶段

(具体内容略)

二、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横式写法)

从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意义、理论基础、实施策略三方面进行了综述(具体内容略)

资料来源: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4):103~107

(三)总结

总结是对综述主体内容的概括,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和贡献的基础上,同时指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展望。例如,案例7“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一文的总结部分提出了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存在的三个问题及相关建议。

案例7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总结部分节选)

小班化教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本土化理论研究较少。就小班化教学理论研究而言,我国原创研究较少,介绍国外的较多……应该从我国实际以及具体问题出发,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小班化教学研究才会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第二,高度的理论概括不足。总体来讲,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中,经验介绍居多,理论探讨较少。

第三,结合具体情境的行动研究较少。从我国有关小班化教学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研究是对小班化教学实验的经验总结……事实上,教育问题往往具有情境性,很少存在所谓普适性的理论模式,解决策略与实践模式也因此具有特殊性……我们也应当结合实际,在构建本土小班化教学理论的同时,展开小班化教学的行动研究,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在我国推行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资料来源:杨中枢。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4):103~107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最后一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参考文献中应注明所引用的资料,这不仅是对引用文献作者的尊敬,也为他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文献线索。参考文献的标示常采用文末参考文献的方式,参考文献按顺序编号,并在文中对应部分用上标表示,案例8展示了“移动学习研究综述”一文中的部分参考文献的格式。

案例8移动学习研究综述(参考文献部分节选,序号有改动)

[1][美]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崔光佐,等。移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方向[DBOL]。http:。hebiat。edu。jjzxMETjest12meeting-8。htm。

[3]叶成林。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5)

资料来源: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