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教育法规与教师道德的心得体会 > 二教育者的法律素养及提高途径(第2页)

二教育者的法律素养及提高途径(第2页)

中小学校要不断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来规范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行为。首先要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完善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要规定学校工作内容,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二是要规定教育教学活动的运行程序,明确应该做的工作“怎么做”;三是建设评价制度,明确如何对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四是建立奖惩制度,依据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施相应的奖惩,体现“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不一样”的激励功能。常见的规章制度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各部门工作规范、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奖惩制度、校内纠纷调解制度和申诉制度等。

4。建立检查评估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校法制教育管理水平、教师的法律素养等方面制定明确的评估目标体系。应通过法律知识考试等方式,对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法律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检查;把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校长、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考核。

5。强化教育监督机制

一是要探索建立由政府、社会、社区人士和家长等组成的“学校管理委员会”等合作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监督校长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校长负责,党支部、教师代表大会参与决策、有效监督的内部民主决策与监督机制;三是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学生既是教育对象,也是实施依法治教的监督者和保障者,通过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监督和督促教育者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此外,要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实现教育督导工作经常化。

6。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江泽民同志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同样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提升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促进教育者法律素养的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道德法规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7。增强心理调节能力

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发生违法行为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心理状况有关。他们日常工作压力大,过高的社会期望与相对较低的收入反差很大,久而久之会形成孤独、抑郁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如果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时间得不到疏导,势必诱发一些不可理解的行为,触犯法律,侵犯学生的权益。因此,社会和学校要关注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状况,加强人文关怀,逐渐淡化将学生升学率与职称评定、工资福利挂钩的现象,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

8。坚决处理违法行为

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管理,依法处理侵犯学校利益、侵害学生权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维护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合法权益,对诸如干扰校长行使管理职权、聘任教师程序不公正、教师不能有效参加学校的管理与监督、教师的申诉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等问题要坚决处理。

[1]徐敏:《依法治教的理论与实践》,86页,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徐敏:《依法治教的理论与实践》,87页,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曾天山:《科教兴国与依法治教》,86页,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4]根据新华网2005年10月19日相关报道整理。

[5]根据中央电视台2009年10月27日《焦点访谈》《威县大学生就业“被捐款”》报道整理。

[6]根据《新京报》2008年10月27日第A15版相关报道整理。

[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19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8]根据《大河报》2007年4月13日A11版相关新闻整理。

[9]根据《西安晚报》2009年9月18日第09版相关报道整理。

[10]根据《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日第3版相关报道整理。

[11]尹后庆:《落实教育公共服务关键在校长》,载《中国教育报》,2009-10-19。

[12]《批评是孩子成长必需的营养》,载《解放日报》,2009-08-25。

[13]《批评是孩子成长必需的营养》,载《解放日报》,2009-08-25。

[14]近年来,教师正当权益受损、甚至人身受到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也应予以高度关注。教师也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5]刘旺洪:《法律意识论》,49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6]许璋,曾惠成:《提高教育者法律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载《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0)。

[17]刘旺洪:《法律意识论》,49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8]张涛:《论教师教育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载《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8)。

[19]曾天山:《科教兴国与依法治教》,150页,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