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国际视野课程简介 > 论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第3页)

论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第3页)

表1说明,实验班学习成绩持续提高,最后平均分高出对照班8分。从表2可以看出,语文成绩几乎没有变化,可能是语文能力的增强需要较长时间,但英语与数学的提高比较明显:英语由前测时平均分负13分多,到后测时进步为负8分多;数学由负14分多进步为负5分多。表3的“一本”(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反映出崂山二中学生综合成绩的变化。该校在实施自然分材教学前,每年高考一本(重点大学)上线人数20人左右。从2006年9月开始该校实施自然分材教学,只在高一和高二进行,即当年的高三没有参加(因此2007年一本人数与自然分材教学几乎无关)。从2007年9月开始,高三参与。到今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44人,为2006年的310%,翻了1。5番;为2007年的190%。

(二)师生关系改善,学生尊师好学

问题跟踪客观上提高了师生交往的频率,促使部分教师改变了对弱生的态度。因为大多数教师知道,问题跟踪的效果由学生的学习成绩表征,而学生成绩的提升不仅要学习内容上的点拨而且要感情上的融洽。这使得不少教师逐渐克服了往昔对弱生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的毛病。教师的变化使不少弱生真切体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那些以前因怨师而厌学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厚起来,对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不再打折扣甚至主动申请学习任务。如深圳学府中学数学实验班的部分学生,以前讨厌数学,学习成绩经常不及格。现在他们有的几乎成了数学迷,学习成绩进步明显。

(三)成功把握增大,过度焦虑缓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不少教师的成功把握(在教学质量方面)越来越大。与之相应,过度的焦虑开始下降。以前,尤其是年轻教师对教学质量心中无数,总担心学生成绩上不去,因此采用“宁多勿少”的题海战术。现在各科都采用了新的教学策略,师生对教学效果更有信心。如帮助记忆英语词汇的“情智记忆法”(先分析词汇结构或读音等,发现其中有趣或有规律性的东西后再进行记忆),不仅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增,而且记忆效果成倍提高。深圳市桃源中学英语教师郑苑飞在实验班(用情智记忆法)和对照班(用常规方法)进行词汇记忆效果检查,发现当天记忆50个词汇,第二天检测,结果实验班学生平均默写对45。7个,平均得分94。2分,对照班平均默写对21个,平均得分42分。可见,实验班的效率比对照班高104%。另外,进行问题跟踪,学习的成功指数完全可以控制,教师也就放宽心了。与教师相仿,问题跟踪使学生由以前依赖教师到现在自己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真正学会了学习。因此大多数学生不再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他们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就前进一步,问题越少,水平越高。心中有了谱,惶恐不复存。

(四)合理差距犹存,全体学生发展

学生盯着自己的学习问题,解决了问题再学习新的内容,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大不一样。由于进步速度不同,他们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这是每个学生都获得适当发展后应该存在的合理差距。可见,这比人为的“分层教学”要优越得多。因为,分层教学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优、中、差几个组(或班、校)施教,表面上关注了三个“同质”群体,实际上忽略了不少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个群体中学生的学力仍有高下之分),仍造成部分优生与弱生不能适当地发展。而且,要求给三个层次的学生教不同的内容,教师负担过重,难以持久。此外,分层教学仍然给学生贴上了优劣“标签”,客观上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因而弱生的发展往往不理想。

与之大异,自然分材教学下弱生的发展普遍较快。如深圳市南山小学英语实验教师跟踪15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个学期,在考试难度系数基本相等的情况下,他们的平均成绩提高16分,最高的达23分,最低的9分。

而且,自然分材教学在关注弱生的同时,给优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先行一步,同时要当“师傅”(即导生)。这有利于优生透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发展帮助他人的能力,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以至于更容易脱颖而出(见表4)。

表4深圳市学府中学初中数学自然分材教学实验优生情况变化表

(实验教师向仕龙。实验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实验时间一年;考试时间分别为2005年3月、10月,2006年3月;对照班是变化的,每次对照班都是全年级中除该实验班外成绩最好的班。)

表4说明,前测时实验班的优秀率比对照班低19个百分点,而实验一年后反超出2。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优生帮助弱生,不仅不影响优生的学习,反会使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自然分材教学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传统的因材施教进行了扬弃,营造了以幸福指数、感情调节和师生合作为标志的和谐氛围,建构了由自学、互帮、释疑、练习和反思组成的实践形态,并借助一系列新的教学策略和自学指导书、互帮显示板、信息沟通牌、问题跟踪卷和师徒合作制等辅助手段,初步实现了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的目标,为师生的幸福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9页。

2。此处“问题”的意义有二:一是学习任务,即一个学习任务就是一个问题;二是“错误”,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3。M。Sainsbury(1992),Meaning,unidUandinginthe,AshgatePublishingLimited,p。114;熊川武等著:《理解教育论》,105~12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P。A。Schutz,etal。(2007),Emotioion,Elsevierp。113。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册),349~35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6。熊川武:《论“中学教师零作业批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5)。

7。叶圣陶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见叶圣陶著:《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载《中国语文》1978(2);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在担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期间,反复督促教师改革作业批改方式,他认为“教师本本改,细细批,学生发到手只是看一看得几分,这样就起不了批改的作用。多批改作业当然不坏,但是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不大,而且把教师的很大精力花在批改作业上,无法用更多精力从事备课与进修提高,白白耗费了教师大量宝贵的时光,实在有点得不偿失,或者说是无效劳动。”见段力佩著:《段力佩教育文集》,146~148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日本学者小林利宣在研究作文教学时发现,教师“由于精心批改、写出评语,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学生来说,虽然也根据教师的提示命题作文和自由作文,但往往对教师的确认评价、建议、称赞和鼓励置若罔闻,不加理睬,因而也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8。李宛芳,《初中数学作业评改方式改革尝试》[J]。《龙岩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9。王秀莉,《让学生在互改作业中受益》[J]。《教学与管理》,2003年第10期。

10。见刘丽等:《自然分材教学:让学生从想学到会学》,《南方日报》2006年10月11日。

11。郑苑飞:《让记忆单词变得精彩有趣》,《基础教育》2008年第8期。

12。罗红:《略谈“自然分材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打印稿)。

[1]熊川武,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博学,华东师大博士研究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