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陶行知:《普及教育》,见《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757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民主教育》,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70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40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陶行知:《我们的信条》,见《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52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6]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43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7]陶行知:《小学理科——致吕镜楼》,见《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114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8]陶行知:《关于科学教育——致庄泽宣》,见《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247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9]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92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0]陶行知:《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13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1]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第15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2]同上书,第4页。
[13]陶行知:《全民教育》,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54~555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4]同上书,第555页。
[15]陶行知:《全民教育》,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54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6]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41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7]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88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8]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27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9]陶行知:《全民教育》,见《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54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0]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见《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陶行知文集》,第749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
[22]陶行知:《小先生》,见《陶行知文集》,第2卷,第638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3]《陶行知文集》,第75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4]《陶行知文集》,第784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5]《陶行知文集》,第75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6]《行知诗歌集》,第407页,上海,三联出版社,1981。
[27]《陶行知文集》,第75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8]同上书,第751页。
[29]《陶行知文集》,第752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30]同上书,第752页。
[31]同上书,第428页。
[32]《陶行知文集》,第784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33]同上书,第753页。
[34]《行知诗歌集》,第12页,上海,三联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