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教师修养心得 > 第四 涵濡浸渍完美人生(第1页)

第四 涵濡浸渍完美人生(第1页)

第四节涵濡浸渍,完美人生

教师修养的提高关键是看教师自己的努力,但是,外部环境——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人际关系对教师修养也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学校的各项制度对教师修养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因为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直接的地方,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如何,制度是否科学规范,人际关系尤其是干群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及效果。为此,和谐的育人环境、完善的法律法规、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不断的进修培训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修养的助推器,这些外部要素的涵濡浸渍,使教师的人生走向完美。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了自己对他人的价值,对社会的作用,我们就会产生自我肯定的情绪,这种自我肯定会使我们有良好的心境。其次,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也会体会别人对自己的意义,从而使我们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坎坷,笑对人生。再次,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化解我们的不良情绪。生活中难免会有忧愁和烦恼,此时或向同事、朋友倾诉,或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愁云顿消,心境开朗。最后,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产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当我们身处困境时,领导、同事的关心与帮助让我们感受人间大爱,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一个好的集体是一个既团结协作又有序竞争的团体,在这样一个团体中,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总之,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教师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教师的人生更加完美。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人际关系范围,基本上包括: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教师与自己家庭成员等关系。

(一)教师与领导——民主与共荣

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关系和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修养的提高。在领导与教师的辩证关系中,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他们之间应是民主协商、荣辱与共的关系。

1。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的尊严和人格。教师尊重领导,领导更应该尊重教师。学校要把教师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而不仅仅是“教学的机器”。当前,不尊重教师人格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处罚和罚款,讽刺和挖苦,对教师漠不关心,甚至予以冷落等,其实质是对教师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民主、平等是现代学校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新型的学校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校领导要做好下列工作:①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建立正确的教师观。即:教师是自尊心相当强烈的群体,他们渴望被尊重;教师们大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承认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别,但多数教师能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教师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学校应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②处理好严格要求教师与尊重教师的辩证关系。学校首先要严格要求教师,这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更是对教师尊重的表现。但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尊重,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③学校领导要发扬民主、平易近人。学校领导要主动接近教师,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在教学中,鼓励教师改革创新;在学校管理中,当意见不一致时,应尽可能商量解决,切忌强行命令;多关心教师疾苦,让教师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无任何后顾之忧地工作。

2。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应是一种默契的朋友关系

学校领导和教师如果只是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那学校工作肯定不会圆满。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建立一种默契的朋友关系,各项工作才能如鱼得水,才能有高效率。关系默契的朋友需要相互信任。学校领导要想得到教师的信任,必须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敬业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学校领导只有在奉献中精益求精,才能成为水平高、能力强的好领导,才能博得教师的信赖。另外,学校领导要时刻向教师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同教师探讨人生和教学,这样才能让教师说真话,真正成为领导的知心朋友。如果校领导时刻高高在上,拒教师千里之外,领导就会成为有眼睛的瞎子,发现不了学校管理中的问题,教学质量也很难提高。所以,学校领导要真心地爱护教师,这种爱会化作巨大的动力,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大胆创新,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3。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应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邓小平讲“领导就是服务”。在学校里,领导应是为教师服务的,也就是说,领导是服务者,教师是被服务者。在学校工作中,领导的价值体现在教学效果上,但教学效果如何,又直接源于教师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和教师的工作目的是相同的,只是二者的职能不同。所以,教师尊重领导,领导更应关心爱护教师。作为服务者的领导,要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使教师身心愉快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提高其教学效果,这也是领导人生价值之所在。

4。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应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1)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勤于钻研业务,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能力。学校领导首先应是业务上、学科上的带头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领导应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者。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会使领导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有助于其处于权威地位和发挥示范作用。相反,外行领导内行,会使教学偏离正确的轨道。

(2)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领导是教师的楷模。他们的热情、正直、诚信、勤奋、奉献感动着教师,激励着教师,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相反,那些权钱交易、品德败坏的领导也导致教师们追逐金钱和权势,从而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指导教师个性健康发展。

首先,培养和强化教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是教师必备的优秀的人格品质,但自信心不是自然就有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慢慢培养的。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自信心就强,教学能力差的,自信一般较差。所以,学校应该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并取得成功,逐步培养和强化教师的教学自信。只有自信,才能自尊和自强。

其次,学校领导应关注教师的人生。一是帮助教师规划人生。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番规划,但由于教师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在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方面难免出现偏颇,这就需要领导们关注教师们的发展,帮助他们规划人生。学校领导往往视野开阔、站得高、看得远,及时纠正教师们在人生中的偏差,使教师们在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进。二是让教师拥有成功的人生。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但成功的人生是由一次次取得优异成绩构成的,所以,学校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使每一位教师时刻体会成功的喜悦。三是要让教师拥有健康人生。教师健康人生包括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学校领导要时刻留心教师的表现、情绪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教师沟通,把不好情绪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关心教师身体,善待教师,因为身体健康是教师实现成功人生和奋斗人生基础。善待教师要有具体措施,留心老师身体健康状况,不要表扬教师带病上课,要保证老师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四是让教师感受到快乐人生。教师是否快乐,一方面和自己的家庭有关,但另一方面更和教学工作及学校的环境也有关。学校有责任为教师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工作。学校领导应和教师们一起寻找快乐,创造快乐的生活。

4。教师要学会和领导沟通

虽然,在领导和教师的关系中,教师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但由于所处地位及工作性质的差异,要想使领导更多地了解教师,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更需要教师学会和领导沟通。教师应该把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利弊等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以便使领导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当然,教师在反映问题时要出于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而不应当为一己私利。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方式方法,领导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格尊严,所以,在与领导沟通时,既不要有畏惧心理,更不能态度粗暴、蛮横无理。更要学会以己度人,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领导该怎么办。教师要相信只要上下同心,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更好,也更有利于教师的进步。

(二)教师与同事——团结与合作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是所有问题的专家,不可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所以,现代教育是团结协作的艺术。团结合作是“1+1>2”,是双赢,是“建立在利益、目标一致基础上的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以及感情上的和谐”[1]。任何一个教师要学会与同事团结合作,这既可给学生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也给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教师的团结合作包括合作基础上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竞争是系统内部的要素为了发展自己而相互争胜。只要存在差异就存在竞争,竞争可以造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更大的差异,从而促进系统的发展。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考试、评优、人才的选拔等都是教师之间的竞争。竞争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但无序竞争又会造成系统的失衡,这就需要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社会越发展,就需要团结合作。竞争与合作是辩证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有合作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很多事例说明了:并非只有“消灭”对手,才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唯一途径。在有些情况下,接受对手的存在并善待竞争对手,也同样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非洲草原上,狮子和羚羊都在不断进化,这和它们在竞争中互相吸取对方的优势有关。试想,如果狮子不存在了,羚羊还能进化吗?同样,合作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与研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团结合作中,通过欣赏他人的优势和特长,可以帮助他人树立自信,你给予他人的帮助,可以使他人少走弯路,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师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审视自己,提高自己。同事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教师摆脱孤独,获得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所以,教师在竞争的基础上,要善于合作,乐于合作。

团结合作需要艺术。教师要真诚待人。教师要常怀一颗赤诚之心,才能使人暖意萦怀,才能传递正能量;教师要有宽容之心。教师要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教师要学会互助。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可以加深彼此的相互理解和感情;教师要常怀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把别人的帮助常挂心怀,这样,教师之间才能不断传递着善。教师要虚心。教师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真心帮助,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教师要维护同事的威信。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但威信的树立是靠大家共同树立教师群体的威信,而不是靠在学生面前贬低他人。在维护别人的威信时无形之中也会提高自己的威信,这也是一种双赢。

1943年10月,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曾形象地比喻说,培养学生好比塑像,“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于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由此可见,协作合群对于塑造人的教师工作是极其重要的。陶行知于1944年拟定的《育才学校创造年计划大纲》中,就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办校方针规定下来。足见他对教师的互助合作精神的重视。同时,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改造社会,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而社会改造“只有团结同志,共同去干,才能发挥宏大久远的效力”。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7~148页。)

(三)教师与学生——平等与尊重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快乐的心情,也会使教师体会职业的幸福。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爱和宽容以外,更需要教师的平等与尊重。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首先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平等心态对待学生。如果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会感到和老师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不可能期望学生会对老师说心里话。其次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平等。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成绩的差异、家庭出身的差异、性格的差异……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格的平等。不论成绩好坏,不管家庭贫富,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他们取得成绩时为他们高兴,他们犯错误时,找他们谈心,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同时,认真听取学生对老师的建议,有错就改,这样就可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也使学生自尊、自立、自强。

最美乡村教师——邓丽:一个人改变一所学校

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鹤峰县中营乡,有所高原小学。2009年8月的一天,大学毕业不久的邓丽来到这里。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犹如一朵雪莲花,她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落后的高原小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我是学校唯一的女教师,也是和学生年龄悬殊最小的老师,孩子们都很欢迎我”。邓丽告诉记者,在她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4岁。

除了是高原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之外,邓丽还为学校带来了其他“第一”:孩子们第一次开口说普通话、第一次上了英语课、第一次站上了舞台、第一次吃上了免费午餐、学校举办了第一个“六一”联欢会、有了第一个澡堂……邓丽的到来,给高原小学带来了新气象。

在学校,邓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

“邓老师上的课我们都很喜欢!”孩子们争着讲他们在课堂上的“英雄事迹”。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课上,邓丽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课下,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乡亲们说,是邓老师把爱和快乐的种子种在了娃儿们的心里,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未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