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学校管理实话 > 听课手记(第2页)

听课手记(第2页)

3)调动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

4)联系上下文;

5)对比,从区别中体会妙处,如换词;

6)引进多媒体;

7)借用字、词、修辞、标点、写作手法等。

(六)听数学骨干教师引路课后教研结论小结:

主题:如何挖掘和提炼数学中的数学信息

充分利用以下信息:

1。一组精要的数学符号。

2。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

3。一条言简深邃的数学定理。

4。一种精彩绝伦的数学构想。

运用好以下方法:

1。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方法,从中迁移到数学教学中。

2。利用课件、微课(小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呈现数学的形象美。

3。从语言文字中,抓重点字、词、数量关系。

4。让学生从创造中找重要数学信息。

5。从学生的反馈(情感、语言、文图信息)中提炼信息,教师应及时地抓住学生反馈的每一个信息进行提炼。

(七)听《颐和园》《东北大森林》

听这两节课有不同的感触,但总体是“感动”!《颐和园》一课让我心潮澎湃,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东北大森林》一课让我总是在期待,总是惊喜连连。谢谢你们!

《颐和园》老师学习《东北大森林》老师的静待花开,尽可能地做一个懒教师,让学生多绽放精彩,学习她紧紧围绕中心句和中心词,分段学习;《东北大森林》老师学习《颐和园》老师的教学方法,大胆地利用第一阶段的学习,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后面的内容。

两人都要在板书上进行再研究,尽可能体现文本内容、体现思想内涵、体现写作方法、体现学习方法。

(八)听语文课《威尼斯的小艇》

1。一个多学期的收获很大:预习习惯基本养成,效果初显;圈点批注内容丰富,有了较有价值的感悟;教师围绕“关键信息”点拨学生思考、表达的方法渐渐形成。

2。下下周出差回来亲自上一节课《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重点:圈点批注和启发发言。

(九)听语文课《水乡行》

1。课堂上受到的启发:抓关键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感情朗读。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孩子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和教师的出色朗读示范有分不开的关系。也正应了那句话:老师倡导什么,在哪里下的功夫深,老师的优势在哪里,学生的生长点就在哪里。不是都说:谁教的学生像谁吗?

2。“感觉学生回答问题总不是我想要的!”——老师如是说: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做充分的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预设的答案切不可唯一,并且最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要逐渐修炼自己尽可能地走进学生心灵,全身心地理解学生,领会学生所想,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挖掘、等待着从学生的嘴巴里抠出预设的那“一个”“答案”(水乡的路,水云铺)。“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云,这样的云映衬着这样的水,这简直是”——(生:水云合一)(师:水云一线)。哪个更精彩?哪个更有意境?哪个更是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有时候并不比成人设想的那个逊色。

3。这节课还让我思考:教师的追问应落脚在哪里?现在青年教师非常喜欢在预设问题上进行无休止的追问,整个课堂几乎形成了教师问一个问题,学生答一个问题,再问一个问题,再答一个问题的格局。一节课下来,教师提问的问题听课教师都记不全。但是反观这些问题,有价值的极少,围绕教学目标的极少,甚至有思考价值的也极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