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当下评估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关注什么 > 第二 当代德国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第3页)

第二 当代德国高等教育评估历史与制度(第3页)

●在标准学时之内的学生和全部学院职员的数量之比,以及所有学生和全部学院职员的数量之比;

●期中、期末的考试次数与教授数之比,以及期中、期末的考试次数与所有学院职员的数量之比。

E。教学能力

●依据KapVO的课程-标准-价值(Currivular-Standard-Value),以及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开展的研究课程的情况;

●减少的学生数量。

F。年轻教师

●不同性别的博士学位教师数量;

●不同性别的博士后资格教师数量。

G。毕业生情况

●获得第一学位的毕业生情况;

●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情况。

(三)高等教育评估程序

在德国,一次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评估一般包括内部评估、外部评估、评估结果的执行、后继性评估等四个阶段。[13]

1。内部评估

内部评估是指院系收集材料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诊断。内部评估除为外部评估提供资料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掌握评价,提高大学自我管理能力和教育质量。

内部评估分为两个具体步骤:第一,自评准备阶段。专业评估机构向被评院系介绍评估方法,提供评估指导方针、问卷以及类似于指标的指导性材料,对被评院系给予全面指导和支持,从而保障内部自我评估的有效进行。第二,自我评估阶段。来自被评院系和校内专家组成的自我评估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自我评估。

自评小组的任务包括:制订自评计划;研究从外部评价机构制定的指导方针;考察问卷、指导性指标是否适合本院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开发形成适合院系特点的评估指标;安排时间进行访谈,收集二手资料,撰写自评报告,并提交院长、校长和评估机构。

2。外部评估

外部评估由专业评估机构组织实施。评估人员包括那些与被评院系无人事、具体业务关系,而在相同或临近学科领域享有声望和具有评估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同行专家。该项评估基本包括“准备、同行评议、交流讨论、撰写报告”四个步骤。

(1)准备阶段评估组专家阅读评估机构寄给的院系自评报告,根据评估机构提供的指导性材料,思考在随后的同行评议中需要采取的访谈和方法等。此阶段一般为六周时间。

(2)同行评议评估组专家进驻学校。主要通过访谈、讨论和观察等方式,检查和了解学校相关情况。访谈对象包括五部分人员:大学校长;院系领导、自评小组成员、各部门领导;负责考试、质量管理、教学管理的相关人员;不同年级学生;普通教师、教授。此阶段一般为两天时间。

(3)交流讨论评估组专家交流讨论访谈情况,形成报告的大体框架,提出外部评估的初步结论与建议。评估组专家就初步的评估结论和建议与学校、院系进行讨论,达成共识。被评高校有权对评估结论提出异议。

(4)撰写报告评估组在访谈、讨论、观察,以及对自评报告检验和高校交流的基础上,撰写最终的评估报告。该报告提交州文化教育部(或州高教局)审批,然后以正式方式下发或公布。如果评估机构属于非官方性质,则评估报告不必提交政府部门审批,自行决定向大学及公众公开评估结果的方式和内容。

外部评估的关键在于专家的素质和专家组的人员结构,这是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基础。德国评估机构对评估组专家的遴选非常慎重,在学术水平、评估经验、综合素质、学科领域、地域与被评院系关系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入选标准和条件。例如,下萨克森州自1995年以来,共选拔了大约120名评估专家参加近80所高校的评估。其中80名专家来自其他联邦州,40名来自国外,没有一名专家来自本州大学或相关的行政、研究机构,从而基本排除了个人或社会关系因素对评估结果的非正常影响。

3。评估结果的执行

院系根据外部评估的情况以及评估报告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制订一个具体的院校发展计划和相应的落实措施。在2~3年内,院系对本校执行外部评估的院校发展计划的情况撰写进展报告,并提交学校。

4。后继性评估

本次评估结束后5~8年内进行新一轮的评估。相比之前的评估,后继性评估时间更短、成本更低、外部评估更加简单,着重考察上一次评估所提出的建议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后继性评估结果被用于院系再次的系统评估。

附录: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14]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多样化、国际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其措施包括:引入专业认证机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保留原有学位制度的基础上,引进国际上通行的学士—硕士学位及其课程,对新设立的学位和专业强制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新学位及其课程的质量。经过几年的实践,工程学科成为开设新学位和课程最多的领域,因此专业认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监控乎段,在德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广泛展开。

一、德国专业认证的机构

在德国,专业认证体系由全国性的学科评审委员会、认证机构和高校共同组成。为了统一专业认证标准并保证认证机构自身的质量,1998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与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联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科评审委员会,由学科评审委员会专门负责学士和硕士课程的审批工作和对专业认证机构的资格认可工作。学科评审委员会作为独立的机构,由14名州代表、高校代表、学生代表以及企业家和劳工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主要责任包括:为新学位课程的内容区分制定一个基本的参考框架;制定地区性认证机构申请和运作必须遵守的各方面统一标准;负责认可、协调和监督专业认证机构。学科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整套质量认证程序,通过评审的认证机构可获得学科评审委员会颁发的“资质印章”。目前,德国通过了学科评审委员会的认可开展认证的机构有6家,其中一家权威的认证机构是ASIIN,全称是“工程科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认证机构”,主要负责对德国高校工程学科、信息学科、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各个专业的认证。

ASIIN的前身是工程学科和信息学科认证机构,后来随着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认证机构以及许多经济协会、有关专业社团和职业联合会的加入,认证范围覆盖到全部工程科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ASIIN下设两个认证委员会、12个专业委员会和两个评估小组,已经进入目前唯一存在的工程教育评估国际框架——华盛顿协议组织中,截至2005年12月已经成功认证了553个专业。

二、认证的依据和目的

德国高等教育认证的依据是《高等教育总纲法》的相关规定,和文化部部长会议的相关决议以及学科认证委员会的认证标准。1998年修正过的德国《高等教育总纲法》,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评估做出了具体的界定,从法律上确定了评估和认证的地位;德国文化部部长会议2003年10月10日“关于学士和硕士专业认证的各州共同结构规定”的决议,是德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文件;学科认证委员会制定各个学科和专业的最低质量标准,各个认证机构根据最低质量标准制定自己的评价因子和认证标准,认证的宗旨是提高德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确保德国高校引进的新专业符合跨专业的和本专业特定的质量标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