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德育与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 第二 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1页)

第二 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第1页)

第二节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

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时要讲究教育性和科学性,必须依据一定的设计原则。

(一)注重教育性的原则

任何一个主题班会,不论采取哪种形式,设计哪些内容,都应该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主题班会的首要原则。任何一个主题班会,都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会做人,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提高、意志品质养成、智力智慧发展,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不能放松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没有教育性,任何主题班会都会失去方向。判断一堂主题班会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注重双向性的原则

双向性的原则就是主题班会应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和双向互动。教师要做总策划者,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主要把握班会的主题和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主题班会的积极参与者。而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必须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主体性发挥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由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注重创新性的原则

这是针对主题班会的形式而言的,要做到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主题班会本身形式要具有多样性,主要有:讨论式班会、报告式班会、演讲式班会、交流式班会、文艺式班会、竞赛式班会、辩论式班会、实践式班会、模拟式班会等。班主任在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时不能总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模式,而要把内容体现于多种形式的活动里,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鉴赏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体现,起到综合教育的作用。一般来说,班会形式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班会的内容及主题的适应性。

(四)注重实践性的原则

实践性的原则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耳、口、手、脑,通过自身的行动在主题班会中自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发展主体的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力量。为了实践,人必须认识自己和认识周围的环境与对象,必须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必须调动内在的和外来的力量实现实践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思考、努力、学习、行动,从而使实践结果不仅是外在对象的改变,同时也有内在身心的变化和发展。实践性原则应用到班会主题设计中,一方面可以在课堂内巧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另一方面是让主题班会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为其营造现实的问题情境。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意志品质。

(五)注重时代性的原则

主题班会开展必须能够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与时代息息相关,因此要选择有时代感的主题。主题班会要善于从时事中抓住有教育意义的题材,从生产、科技发展中抓题材,从身边的新鲜事中抓题材,从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中选择题材,这样能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迫切感、现实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同时,突出主题班会的时代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时代的发展步伐与要求,明确自己的成才方向,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六)注重系统性的原则

系统性的原则包含以下内容:学生的成长是分阶段的,道德、意志品质的养成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还要注意主题班会和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1]。根据系统理论,做到系统性,可发挥主题班会的更大作用。

(七)注重整体性的原则

任何班会应该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变成老师的一言堂,或者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参与。班会毕竟不是联欢晚会,不应该让大多数同学做看热闹的看客。只有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才能使同学们在参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再说,全体学生的整体参与,本身就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形式。

(八)注重针对性的原则

班主任毕竟是成年人,很多时候,老师的想法并不为学生所接受。在设计主题班会的时候,如果不能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那么班会肯定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思维发展特点来设计班会,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比方说对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比较空洞,而如果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父母的教育,就非常有效。比如发动学生查找烈士资料,查找中国抗战的资料,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屈辱史的教育,让孩子们觉得真的应该缅怀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因为参与面广了,而且难度降低了,孩子们接受了教育,并把教育的内容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二、主题班会的组织与实施

主题班会能否对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对每个班集体成员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工作。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确立班会的主题阶段;二是围绕着主题,设计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班会的程序)、时间与地点、任务落实等构思准备阶段;三是组织实施阶段;四是主题班会的总结阶段。

(一)关于主题班会的选题

开好主题班会,首先要确立与策划好主题,选好主题是开好主题班会的前提。主题的策划,具有导向性作用,它将确立班会的发展方向,并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如何进行主题的确立与策划呢?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确立和策划班会的主题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选题鲜明,目的明确,充分体现出所选主题的教育性和针对性。

1。确定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性

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至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主题的确定与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决不能搞形式、走过场。例如,针对学生学习目的模糊或错误,可以组织“为什么而学习”“以优异成绩向学校汇报”等主题班会;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可以组织“人生路怎样走”“生命的意义”“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美好”等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①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如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②端正学习目的、态度与动机的教育,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教育、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教育。③集体主义、劳动教育等,如对学生进行爱集体教育、劳动观念教育、做贡献教育、实践教育等。在确立和策划主题班会时,必须思想明确,知道主要为了解决什么思想问题,应该怎样贯穿教育性,达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主题班会才有实效,才不会流于形式。

[案例7-1]

小学生主题班会

主题辩论会:男的、女的,谁的贡献大?

12月25日在师生充分酝酿、积极准备下,上斜街小学六(2)班举行了主题为“就男女而言,谁的贡献大”的专题辩论会。大会在班干部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评委席上坐着学校的领导、大队辅导员及各位老师,正反方的辩论员分坐在主席台的两侧,观众席上坐满了本班及外班观看的同学。教室的黑板上用彩笔写着辩论的专题。整个会场的气氛是隆重、紧张、兴奋。

以五个男生为代表的正方代表队发言了。只见姜江同学站起,以他平时惯有的不高声调沉着、冷静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